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126|回复: 20

[心情点滴] 炸锅!当年被16所美国名校全拒去了谷歌的华裔男孩,成绩单曝光…

[复制链接]
  • 打卡等级:已臻大成
  • 打卡总天数:411
发表于 2025-8-7 08:0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查看更多内容,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两年前被16名校全拒却被谷歌聘华裔男孩高中成绩单曝光,炸锅了!
两年前,拥有优秀学术背景的华裔男生Stanley Zhong被美国名校16连拒的新闻刷爆了华人圈。
Zhong高中毕业于加州著名公立高中Gunn High School GPA高达3.97(加权4.42),SAT考了1590满分1600分)
除了优秀的学术成绩,是电子签名平台Rabbit-Sign的创始人,在高中阶段多次参加全美编程大赛,取得不俗的成绩。
1.webp

(中学比赛经历图片截选自Stanley Zhong LinkedIn
同时,在高中毕业时还拿到了Google L4的软件工程师offer。这个级别的录取,不乏硕士、博士学历的毕业生。
这样的背景,无论怎么看,都是爬藤的潜力选手。然而,2023年的大学申请季却出人意料
在他申请的18所大学中,不仅申请的藤校全拒,UC BerkeleyUCLA 在内的几所州内名校拒绝了他,甚至连加州理工州立大学圣路易斯奥比斯波分校这样平均GPA都低于他的学校也没给Offer

整个申请季,Zhong拿到了德州大学奥斯汀分校和马里兰大学录取。
最终Zhong接受谷歌的全职offer,从18岁起正式步入硅谷职场。
这件事当时在华人社区引发了极大愤慨。
一个拥有如此耀眼履历的华裔学生,却在大学申请中几乎被全军覆没,让许多人感到难以接受。
亚裔在大学录取中是否真的被系统性压制,这个老问题再次被推上风口浪尖。Zhong的父亲也没有沉默,正式发起诉讼,希望讨回公道。
然而,一年多过去,舆论的热度逐渐冷却。就在大家的关注度逐渐被转移时近日Zhong的高中成绩单被法院作为证据公开,再一次在华人圈炸开了锅
不过,这一次的讨论方向,却悄然发生了变化。
2.webp


3.webp

水课?文科生课?
法院作为证据呈现的Stanley Zhong高中成绩单如下:
4.webp

图片源自gov.uscourts.nynd.147379.1.0_1.pdf
整体看上,确实是一份不错的成绩单。但当华人家长们拿放大镜审视他的选课和得分后,发现
1.Zhong选的课刚刚贴着毕业最低要求飞过,都是基础level,没有high level或者honor的课,外语甚至是中文,而且只学了两年,特地把微积分,概率放到最后,都来不及出分;
2. Zhong只有5AP课程,物理只学了一年数学只学了代数2计算机只学了一年,完全不像一个对stem感兴趣的学生,想申请热门的uc cs的确困难
总的来说,单从这份成绩单上看,并不容易看出他是一位在STEM领域表现突出、对计算机等理工科充满兴趣,并愿意挑战高难度课程的学生。
在华人论坛上,网友们也对Zhong高中成绩颇有微词:
5.webp

6.webp

7.webp

8.webp

9.webp


这样一份STEM课程并不出彩的成绩单去申请那些计算机专业大牛高校,被拒也就说得通了。
不过,也有家长认为,仅从选课去看一个学生的STEM水平并不充分:一个高中生能被谷歌L4岗位聘用,且从事至今,足以证明他的计算机实操水平。
10.webp


更多家长比较客观,他们承认,Zhong的成绩单若放在加州华人这个内卷最激烈的圈子里,或许算不上最顶尖,但也稳居中上,已属不易。
但真正令人愤懑的是,这样的成绩,若换作其他族裔,早已被名校争相录取。
唯有黄皮肤、亚裔身份,才让他在申请之路上屡屡碰壁、惨遭冷遇。这不是能力的问题,而是制度本身的不公。
作为华裔,大家支持他父亲的做法,这样的不公诉诸教育部、提交法院,为华裔孩子获得公平录取尽一份力。
11.webp

12.webp

13.webp


14.webp

华裔学生求学公平之路,任重道远、道阻且
此事过去已有近两年,目前Zhong仍在谷歌工作
15.webp


而且在今年年初,他收到了自己作为谷歌雇员2024年全年的表现评估。
评级和经理评估都表明,他完全达到了谷歌职位对他的要求,并表现出强有力的上升趋势。
在媒体采访中,Zhong提及到目前为止,自己在谷歌的体验非常棒,每个人都给予他极大的支持。
他将在谷歌工作的经历作为自己的gap year,之后再决定是前往德州大学奥斯汀分校读书,还是继续留在谷歌。
16.webp


不过谈起当年的申请结果,Zhong还是无法理解。他认为自己超出了许多大学的录取标准,比如伊利诺伊大学。

父亲对儿子的申请结果也无法释怀。
儿子没能麻省理工学院、斯坦福大学、加州理工学院等顶尖院校早有心理准备,但他没想到的是,许多录取难度相对较低的公立大学也将儿子拒之门外。
基于这样的不解和不公,Zhong的父亲2024年正式起诉加州大学系统,指控其招生中存在“系统性种族歧视”。
这是最高法院废除平权法案后,首例亚裔家庭发起的集体诉讼。
诉状中写道:加州大学拒绝Stanley的同时,Google却向他提供了一个通常要求博士学位的职位。虽然大学无法预见这一点,但他提交给加州大学的技术成就,与他在Google获得职位时提交的材料基本一致。这一现象并非个例,而是亚裔学生普遍面临的招生歧视。
目前,Zhong除了起诉加州大学系统,还对华盛顿大学(University of Washington)提起了类似诉讼,并计划对密歇根大学(University of Michigan)采取法律行动,案件正在法院处理中。
他们还要求美国联邦教育部介入调查,并向这些大学索赔,要求陪审团审理案件。
Zhong的父亲表示,他们想要结果是仅仅宣布违宪是不够的,关键是如何执行法律让学校承担责任。
17.webp

图源pexels
面对Zhong的诉讼,目前被起诉的大学几乎没有任何回复
州大学发言人只是发布了一份官方声明,称1996年加州禁止录取考虑种族因素后,加州大学已调整招生方式,以确保符合法律要求。加州大学的录取程序经得起考验,坚持扩大所有符合资格学生的入学机会。
华盛顿大学发言人则表示,学校仍在审查诉讼内容,但坚称其录取过程公正,并补充道自己的招生名额有限,因此无法录取所有优秀的申请者,
美国教育部目前也尚未对此事做出回应。
华裔孩子追求申请公平的诉讼之路任重道远。
18.webp

卷到极致,终将遭遇反噬
这场诉讼的最终结果尚未揭晓,一切仍待时间给出答案。
但在读完关于Stanley Zhong的录取结果和高中成绩单的报道后,我的第一反应是:这个孩子,真的已经做得非常了不起。
他不仅在一所竞争极其激烈、压力山大的高中坚持了下来,还拿到了不俗的成绩。
在遭遇大学申请接连受挫、眼睁睁看着梦校大门关闭的同时,他仍然选择勇敢面对媒体、推进诉讼、踏实工作,并努力过好自己的生活。
这份心理韧性,令人敬佩。
Zhong毕业于加州湾区名校Gunn High School,这所学校在全州两千多所公立高中中排名第四,是许多华人家长心中的神校
19.webp


它不仅仅因学术优异而出名,更因为过于卷而被冠以自杀高中的称号。2006年至2016年的十年间,该校的学生自杀率是全美平均水平的四到五倍。
2009年,短短七个月内连续有四名学生自杀,震惊全美。
此后几年间,这一悲剧依然没有终止,2009年至2015年间,又有至少五名学生选择结束生命。
尤其令人痛心的是,2015年连续自杀的三名学生,全部是华裔。
20.webp

(该高中部分自杀华裔学生统计结果)
学校曾对其他学生进行心理干预,结果显示:有52人因强烈的自杀意念而被紧急送医。
就在去年,这所学校的一位华裔女生再次在铁轨旁结束了自己的生命,调查报告指出——学业压力过重是主要原因。
21.webp


在这样的校园环境下长大,本身就像是在高压锅中煎熬。而Zhong不仅熬了过来,还拥有自己的创业项目、被Google聘为工程师,还敢为公平发声。
无论大学录取的风雨如何评价他,他的坚强与坚持,都值得敬意。
但是,真的是这所中学如此“恐怖”吗?
几个月前,Reddit还有家长询问,正在犹豫要不要让自己的孩子去这所中学就读,担心孩子扛不住。
22.webp


神奇的是,从校友们的回复来看,这所学校的氛围并不如外界传扬的那么骇人。这里老师负责、课程有难有易、学生有卷有“躺”、你可以选择拼、也可以选择“佛”。
23.webp

24.webp

25.webp


这些曾就读的学生表示,一切都取决于你如何去选择和安排自己的课业。与其问在这样一所学校就读的压力大不大,不如问自己家庭内部、父母是否给了孩子很多压力
Gunn High School就是许多好学校的一个缩影。
这样的顶尖高中,资源从不缺,机会也不缺,学生能修大学课程、参与科研、参加奥赛、搞创业,凡是你想得到的项目几乎都能找到平台。但正因为平台太优越,一旦学生开始盲目内卷。
尤其是华裔家长强推高难度AP、逼着孩子填满每个暑假、参加名师辅导和竞赛,压力就像滚雪球一样越滚越大。
在这样的环境下,真正压垮孩子的往往不是课程本身,而是那种“必须成功、绝不能掉队”的期待
而这种期待正是Jennifer Wallace在其著作Never Enough所说的“有毒成就文化”(toxic achievement culture

这种文化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默认成功=价值”的观念
孩子们被教导,他们的成绩、奖项和大学录取决定他们的价值。
但是作者提醒我们,人的价值不是用GPA或简历来衡量的。当孩子们相信他们必须通过成就赢得爱和认可时他们永远不会觉得他们足够了。
26.webp

图源pixabay
在书,作为家长我们潜移默化中对这种观念根深蒂固。比如,作者采访一对父母,问他们为什么要卷他们说,因为其他父母卷啊。
再比如,孩子考试成绩不好,父母会习惯性地说“我不是盯着成绩哈,我是觉得你没有发挥自己的潜质,你能做得更好”。
把这种惯性思维当作理所当然、而非孩子可能潜在的负担。
压力让孩子变成完美主义者
完美主义听起来像件好事但它实际上是压力和倦怠的快速通道。孩子们正在吸收一个信息任何不完美的事情都是失败。

如果孩子们无法理解人生充满了错误、弯路和第二次机会,那他们更容易将会自己的错误和搞砸视作世界末日。
较文化造成孩子的焦虑和低自尊。
因为社交媒体和竞争激烈的学校环境他们不断拿自己和别人比较。
作者指出,今天的年轻人不仅仅是与他们的同学竞争,他们还在与精选、过滤的其他人生活版本竞争。
结果就是孩子们产生了更多的焦虑和低自尊,他们很难有自我感觉良好的时刻。
在书中作者写过一个案例,有一个高中的孩子每天半夜做完功课睡觉,天不亮起来跑步,因为她是校队的。她跑步的时候因为很困,常常闭着眼睛。你问她能否放弃一些课外活动,多睡一会儿。孩子的回答是:不行啊,别的学生都是这样,大家都是如此。
家长期望、学生之间不断的比较以及孩子们深信他们的价值与他们的成就有关正是这些形成了有毒成就文化,最终导致焦虑、抑郁甚至自残的高发率。
27.webp

图源pixabay
想让孩子不受影响、置身事外很难,但是家长在平衡其中依然巨大的影响力。
比如,我们谈论成功与失败的方式,我们传递的你值得被爱的前提条件,都会影响孩子怎么看待自己。

自省我们是否在用爱裹着控制?是否将不够优秀的孩子看作有问题再比如,作者提及的,家长应该帮助孩子找回一种更根本的心理需求——意义感mattering)。
每一个孩子都渴望被看到、被需要、被接纳。他们需要知道:他们的存在本身就有价值,而不是必须依靠某种结果才能换得认同。
终其一生,孩子所应奔赴的不应该标准答案铺设的轨道,而是一条自我认可的人生之路
编辑:萝拉排版:汤包
参考资料:EXCLUSIVE: Expert explains possible reasons why Bay Area HS grad Google hire was denied by colleges
  • 打卡等级:已臻大成
  • 打卡总天数:411
发表于 2025-8-7 08:26 | 显示全部楼层
哦,完美的开始为歧视找到答案了,难道还有人会认为这是一碗粉两碗粉的问题吗?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打卡等级:已臻大成
  • 打卡总天数:411
发表于 2025-8-7 08:36 | 显示全部楼层
这跟肤色无关,一所大学不录可能有问题,这么多大学不录那可能就是他自己有问题了,谷歌录他很大程度是他老爹就在谷歌任职。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打卡等级:已臻大成
  • 打卡总天数:411
发表于 2025-8-7 08:54 | 显示全部楼层
我家小朋友在谷歌工作4年多了!非常不错的公司哦!福利多多哈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打卡等级:已臻大成
  • 打卡总天数:411
发表于 2025-8-7 09:16 | 显示全部楼层
等你牛逼了。他们跪求你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打卡等级:已臻大成
  • 打卡总天数:411
发表于 2025-8-7 09:19 | 显示全部楼层
这个我们这里大学不喜欢非洲裔,印巴裔,差不多,不去了呗,回中国高考,再看看啥水平!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打卡等级:已臻大成
  • 打卡总天数:411
发表于 2025-8-7 09:21 | 显示全部楼层
优秀的中国人很多都跑到美国去了,后代叫华裔,和中国有关系吗?想学的好为美国做贡献,可是在别人看来,他们终究是黄皮肤,人家看不起他们,怪谁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打卡等级:已臻大成
  • 打卡总天数:411
发表于 2025-8-7 09:22 | 显示全部楼层
核心课程真的选的不多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打卡等级:已臻大成
  • 打卡总天数:411
发表于 2025-8-7 09:30 | 显示全部楼层
跟我们有毛关系。美国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打卡等级:已臻大成
  • 打卡总天数:411
发表于 2025-8-7 09:31 | 显示全部楼层
应该不会是种族问题。我家老二大学只申请了伯克利和纽约音乐学院,他的目标就这两,两个都录取了。这个学生虽然成绩不差,也有专长,但是他应该没有参加太多的社会工作,美国很多大学录取学生都会比较看中学生在高中时期参加过哪些社会活动或组织,以衡量他是否能够融入学校的教育理念。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文字版|手机版|小黑屋|RSS|举报不良信息|精睿论坛 ( 鄂ICP备07005250号-1 )|网站地图

GMT+8, 2025-8-30 03:00 , Processed in 0.511505 second(s), 6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