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95|回复: 0

[心情点滴] “恭喜你,虽然这个没有用处”:你考过哪些“无用”的证书?

[复制链接]
  • 打卡等级:已臻大成
  • 打卡总天数:411
发表于 2025-8-3 18:0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查看更多内容,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最近,全国社会工作者职业资格考试(以下简称社工考试)的成绩出来了,我去年已将初级证书收入囊中,今年再次有幸,一次性考过了含金量更高的中级,成就感爆棚。
同事们纷纷表示惊讶和艳羡,毕竟在我工作的几十人小圈子里,我是唯一接连考下社工初中级证书、入职刚满两年的社区新员工。周遭人来向我“取经”,讨要通关法宝、备考策略、答题秘籍,似乎我不是考了个证,而是实现了阶层跨越,必定“来日之路光明灿烂”。
同时,还有其他行业的朋友,在看到我发的庆贺朋友圈后,也拥上来询问一些“门外汉”问题:
“考了证是不是就能去社区工作?”
“有证是不是能每月申请补贴?”
“这证能不能买?”
“证能挂靠不?”
……
职场江湖上不是盛传“证书无用”论吗?怎么突然对我的这张纸这么感兴趣?还是说,各大社工培训机构言过其实的“五险一金,双休,朝九晚五,离家近,新型铁饭碗”广告突然被轻信了?
面对五花八门的讨教,我沉思许久——或许,随着大环境的日益严苛,令许多人也开始反思:无用的到底是证书,还是别的什么特质。
其实,“证书无用”问题的存在,并非出自考证之后,而应是之前——在不明确自身所需的情况下,盲目跟从潮流风气,花钱费精力报班报考,能考尽考,除了给自己立下“拼搏奋斗”的虚名外,最后只手握一堆对现状毫无改善作用的废纸。
我们反对的从来不是货真价实的钢印证书,而是名目繁多的证书背后,个人的毫无主见和缺乏规划。
比如作为社区工作者,这个社工证书对我们来说算是入门硬件,领导不会怪你没考过,但没过的话,每年都必须报考,直到通关为止。有了这张纸,你才算是合格的员工。当然,没证的不会被开除,但有证的会给加工资的正反馈激励,以此勉励后来者继续往前冲。
像这样为了实际利益而考证,是大多数等待上岸人的最大动力和目标。还有一类,则是为了纯粹的情怀。
前几天,我的心理学成人本科毕业证也到手了,秉承“凡事多记录,生活更美好”的处事原则,我照样秀到了朋友圈,给自己来了份毕业快乐的仪式感。在大批点赞祝贺的留言中,有一条评论扎眼地冒出来:“恭喜你,虽然这个没有用处”,还配了个捂脸笑的表情。
确实,以大多世俗的眼光来看,成考认同度比不上全日制,但通过认真自学所掌握的相关教材知识,并不一定比在校生的成绩差。我是先有了成为心理学本科生的兴趣和实力,然后才顺道去考了个证。成考者缺少的只是在大学校园里的日常生活,并非专业课程。在社会这所包罗万象的学校里,除了书本上的理论外,我学到的心理学知识,或许更加幽微深邃。
作家刘亮程在回答“对没受过高等教育是否遗憾”这个问题时,谈道:“你在大学念书那几年我在乡下放牛,我一样在学习。只不过你们跟着教授导师学,我跟着一群牲口学。你们所有的人学一种课本,我一个人学一种课本。你们毕业了,我也学会了一些东西,只是没有人给我发毕业证而已。”
学习,是精神世界的乌托邦坚持;考证,是应对现实社会的必要手段。两者完全可以圆满兼容,没必要非此即彼,捧一踩一。
我想,正确的考证意向无非两种:要么结合自己的职业规划去考——不感兴趣但有用;要么听从心之所向——即便无用也愿意。有用无用的标准从来不是由那一纸证书来界定,而是其所承载的不断适应外界及内心变动的学习能力。
我有一个惯于“顺其自然”的同事,工作兢兢业业但没什么上进心,职高毕业参加工作多年后,才在领导的催促下去提升学历为大专。不久后,单位全面优化,剔除大专以下人员,这位同事凭借“大专在读”躲过一劫。再后来,她在我们所有人热情备考社工的带动下也一并报名,顺利考过初级。恰逢此时,上级要求全员转岗为社区正式员工,且有社工证书者优先,否则调岗降级,她再一次卡点过关,直呼万幸。
这些无法预料的时刻,都在层层加码证书的含金量,让人不敢小觑。
官方数据显示,历年报考社工的人数从2020年的近60万,到2023年突破100万,2024年增至188.9万,直到今年的223.6万,每年的统计数据后都会加上一句“创历史新高”,社工考试整体通过率在20%左右小幅波动。几年前还默默无闻的社工证书,一跃成为敲门砖中的香饽饽,呈现出爆发式的增长势头,社工或社区工作者也日渐成为许多拥有考公考编执念人的第二志愿。
社工考试成绩公布之后,几家欢喜几家愁,办公室里,没考过的同事已经预约了明年再战的拼车队伍,如我一般考过的人,在预见越来越浩荡的报考大军时,也庆幸能提早出列。
时代车轮滚滚向前,我们都如随之翻涌的微茫尘埃,可做的无非是用能证明自身实力的一张张证书编织成一股股结实的粗绳,将自己牢牢绑定在最近的那根车辙上,避免被抖落遗弃。
(作者为四川社区工作者)

(南方周末App“hi,南周”栏目期待您的来稿。投稿邮箱:nfzmreaders@163.com)

鲛墨
责编 温翠玲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文字版|手机版|小黑屋|RSS|举报不良信息|精睿论坛 ( 鄂ICP备07005250号-1 )|网站地图

GMT+8, 2025-8-30 03:00 , Processed in 0.290261 second(s), 5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