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92|回复: 1

[心情点滴] 一个家90%以上的内耗都和“有话不直说”有关,很多父母正在毁掉孩子却不自知

[复制链接]
  • 打卡等级:已臻大成
  • 打卡总天数:411
发表于 2025-8-1 23:5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查看更多内容,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1.webp



作者:香克斯
家,本应是温暖的港湾,是我们疲惫时最想依靠的地方。
然而,现实中很多家庭却充满了内耗,而这其中90%以上的内耗都和“有话不直说”有关。
更让人痛心的是,很多父母正在用这种方式毁掉孩子,却还不自知。
2.webp


“有话不直说”在家中的表现及危害

在家庭里,“有话不直说”的情况屡见不鲜。
比如孩子考试没考好,妈妈明明心里很着急,想让孩子下次努力,却不直接说,而是阴阳怪气地说:“哟,考这么点分,你可真厉害啊!”
孩子听了,不仅感受不到妈妈的关心,还会觉得妈妈在挖苦自己,心里很委屈。
再比如爸爸工作一天很累了,回到家看到孩子在看电视,本想说“爸爸今天很累,你先把电视关了,咱们聊聊天”,却只是黑着脸不说话。
孩子不知道爸爸为什么生气,心里会很紧张,家庭氛围也变得压抑起来。
这种“有话不直说”,会让家庭成员之间产生误解和矛盾。
美国著名心理学家马歇尔·卢森堡在《非暴力沟通》中提到,这种隐晦的表达容易引发对方的防御心理,导致沟通不畅。
长期处于这样的家庭环境中,孩子会变得敏感、自卑,甚至产生叛逆心理。
据调查显示,在经常“有话不直说”的家庭中,孩子出现心理问题的概率比正常家庭高出40%。
3.webp



4.webp


“有话不直说”对孩子的负面影响

孩子的心智还不成熟,他们很难理解父母隐晦的表达背后真正的含义。
父母“有话不直说”,孩子会觉得自己不被理解、不被信任。久而久之,孩子也会变得不敢表达自己的真实想法,有什么事都憋在心里。
而且,这种家庭沟通方式,会影响孩子的人际交往能力。
孩子在家庭中学到的沟通模式会带到学校和社会中,他们也会像父母一样有话不直说,从而导致和同学、朋友之间的关系出现问题。
5.webp


打破“有话不直说”的方法论

首先,直接表达感受和需求。
当父母有情绪或需求时,要直接说出来。
比如妈妈看到孩子没考好,可以说:“宝贝,这次考试成绩不太理想,妈妈有点着急,因为妈妈希望你能学得更好。咱们一起分析一下原因,下次努力好不好?”
这样孩子能清楚地知道妈妈的感受和期望,也更愿意配合。
6.webp



其次,倾听孩子的想法。
在和孩子交流时,要认真倾听他们的想法。
当孩子表达自己的观点时,不要打断他们,用眼神和点头等方式给予回应。
等孩子说完后,再发表自己的意见。比如孩子说自己不想上补习班,父母可以先问:“能和我说说为什么不想上补习班吗?”
了解孩子的想法后,再和孩子一起探讨解决方案。
最后,营造开放的沟通氛围。
父母要鼓励孩子表达自己的真实想法,让孩子知道在家里可以畅所欲言。
可以定期开家庭会议,每个人都可以在会议上分享自己的感受和想法,讨论家庭中的问题。
在这个过程中,要尊重每个人的意见,不要批评指责。
家庭是孩子成长的第一课堂,良好的沟通是家庭和谐的基石。
父母要打破“有话不直说”的习惯,用直接、真诚的方式和孩子交流。只有这样,才能减少家庭内耗,让孩子在温暖、健康的家庭环境中茁壮成长。
希望每一个家庭都能充满爱和理解,每一个孩子都能拥有美好的未来。

作者简介:香克斯,富书专栏作者,一个人‬要想成功,不被阻挠,不被诱惑,这就是屏蔽力,文章首发头条号:精读妈,富书重磅推出第4本新书,本文版权归富书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侵权必究
注:本文章图片来源精读妈豆包AI,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 打卡等级:已臻大成
  • 打卡总天数:411
发表于 2025-8-2 08:59 | 显示全部楼层
为什么开头不用空格?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文字版|手机版|小黑屋|RSS|举报不良信息|精睿论坛 ( 鄂ICP备07005250号-1 )|网站地图

GMT+8, 2025-8-30 04:18 , Processed in 0.170135 second(s), 5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