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查看更多内容,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樊振东采访回应饭圈干扰!一度让他无助崩溃,只想立刻逃离现场 今天,凤凰卫视在微博上发布了对樊振东的专访,随后樊振东转发并再次强调对饭圈行为的抵制。而就在不久前,孙颖莎的教练邱贻可也在微博上公开回应了这些年所遭受的网络暴力。这些事件再次将体育饭圈化这一备受争议的话题推到了公众面前。
樊振东一直以来都是抵制饭圈化的坚定发声者。早在2022年他便明确表达,希望球迷把对运动员的欣赏聚焦在赛场上,不要将饭圈陋习带入竞技体育,不要对他的工作生活造成干扰,也不要与其他球员的粉丝争吵。今年生日当天,他又转发此前针对饭圈的声明,呼吁球迷远离饭圈戾气。在此次凤凰卫视的专访中,樊振东透露,自东京奥运会后他就深受饭圈困扰,机场、基地门口被怼脸拍照、尾随跟踪都是常态。2023年,更有女粉丝通过不法手段获取他的酒店房卡并进入房间,这一事件给他带来了严重的心理阴影,成为颠覆他想象的“困扰起点”。
在被粉丝闯入自己的酒店房间之后,樊振东选择了报警。也许有人还会说:至于这么大反应吗,不就是找你要个合照签名?很可惜,事实并非如此,回顾历史,狂热粉丝的过激行为带来的悲剧并不少见。比如,著名乐队披头士的主唱约翰・列侬,就是被狂热粉丝枪杀的。这些极端案例足以说明,当粉丝突破理性与道德的界限时,他们什么事都能做得出来,很可能对偶像的人身安全都造成威胁。
运动员作为公众人物,适当的关注无可厚非,但饭圈化带来的过度、甚至是侵犯隐私式的关注,已经严重影响到了他们的正常生活与竞技状态。许多运动员在接受采访时表示,饭圈的过度关注和无端攻击让他们倍感压力,在训练时难以集中精力,在比赛时也会受到这些负面情绪的影响,导致发挥失常。
樊振东在专访中坦言自己身心俱疲,饭圈的无端攻击和干扰让他在精神上不堪重负。这种因饭圈化导致的对运动员的伤害并非个例。就在樊振东饱受困扰的同时,邱贻可教练也站出来,对长期以来遭受的网暴进行了回应。在发布的微博中他详细列举了自2022年2月成为孙颖莎主管教练以来,孙颖莎所取得的优异成绩,强调自己作为教练一直都尽心尽力完成本职工作,自己和家人不该被长期的不实言论与辱骂性语言包围。
体育饭圈化现象的出现并非偶然,这和当初刘国梁推动的一系列提升乒乓球及国乒影响力的举措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刘国梁当选中国乒协主席后,提出“三次创业”的理念,创立 WTT 世界乒联赛事体系,推动中国乒乓球全面市场化与国际化。这些举措在提升乒乓球运动热度、吸引更多观众的同时,也不可避免地让饭圈文化有了可乘之机。在资本与流量的裹挟下,部分粉丝将娱乐圈的追星模式照搬到体育领域,为体育饭圈化埋下隐患。
在比赛中,部分粉丝赢了就拉踩对手,输了就辱骂裁判,在微博上玩控评、互撕、口水战,严重破坏了竞技体育的纯粹性;在日常生活中,运动员被过度窥探隐私,从训练日常到私人生活,无一不被暴露在公众视野之下,干扰他们正常的生活节奏。
如今,体育饭圈化已经到了不得不重视的地步。若时光倒流,刘国梁面对如今体育饭圈化带来的种种乱象,是否还会坚定地推行当初那些提升影响力的举措,恐怕也会陷入沉思。
在羽毛球、跳水等项目中,类似的 “饭圈” 乱象也时有发生。前两个月的全国跳水冠军赛,全红婵因伤退赛之后,很多她的“粉丝”却来到陈芋汐的社交媒体下面,对其进行各种恶毒的污蔑和攻击,有的将陈芋汐的夺冠视为“趁虚而入”,把双人赛的胜利解读为“捡漏”,“炸鱼冠军”“保送金牌”“裁判黑幕”等荒诞言论也纷至沓来。最终逼得陈芋汐泪洒赛场。
明明是相亲相爱的两个队友,却在粉丝的眼里成了你死我活的仇人,甚至于全红婵成了白雪公主,陈芋汐是无时无刻不想把她害死的“后妈”。去年的奥运会乒乓球女单决赛,明明是两位中国选手之间的比赛,观众非但一边倒的支持孙颖莎,甚至还对陈梦破口大骂。而今年孙颖莎与王曼昱的世乒赛比赛中,也出现了类似现象。
想一想,就算运动员们头脑清醒,但这些所谓的粉丝,毕竟是前面是有“xx的粉丝”这个标签的,时间长了,难免会在队友之间形成芥蒂,最后真的出现矛盾。更神奇的是,这些所谓的粉丝是360°无死角的招黑,他们不光骂爱豆的队友,连教练、领导都不放过。就像在职场一样,他们在帮自己的爱豆得罪身边所有的人。如果真处于这样的职场环境下,请问你们的爱豆能有什么好处呢?身边所有的人都讨厌TA,岂不是事与愿违?
分析饭圈化的起因,社交媒体平台绝对扮演了重要角色。平台的算法推荐机制倾向于推送热门话题和争议性内容,这使得一些不良的饭圈言论和行为得到了更多的曝光机会。一些平台为了增加用户粘性,甚至专门开设了运动员超话、粉丝应援等功能,进一步助长了饭圈文化在体育领域的发展。此外,平台对不良信息的监管不力,导致大量侮辱、诽谤运动员的言论在网络上肆意传播,而未能得到及时有效的处理。
另外,在利益的驱使下,一些商家和媒体为了追求流量和商业利益,通过炒作运动员的绯闻、制造话题冲突等方式,吸引粉丝的关注,从而获取广告收入和商业合作机会。
要彻底解决体育饭圈化问题,需要多方面的共同努力。首先,体育管理部门应发挥主导作用,制定并完善相关的规章制度,对体育赛事现场秩序和运动员权益保护进行明确规定。对于在赛事现场出现的 “饭圈” 乱象,如侮辱、诋毁运动员等行为,应给予严厉的处罚,包括罚款、禁止入场等措施。
运动员自身也应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保持清醒的头脑,明确自己的职业使命是在赛场上拼搏,为国家和集体赢得荣誉。他们应减少与粉丝的过度互动,避免陷入饭圈的纷争之中,将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投入到训练和比赛中。
媒体和平台则要承担起社会责任,加强对体育内容的审核和监管。媒体在报道体育赛事和运动员时,应注重客观、公正,避免过度娱乐化和商业化的报道方式。平台要优化算法推荐机制,减少不良饭圈内容的推送,同时加强对违规账号和言论的打击力度,及时清理侮辱、诽谤运动员的信息,营造一个清朗的网络环境。
粉丝作为体育饭圈化的直接参与者,更应深刻反思自己的行为。要明白真正的热爱是支持运动员在赛场上的拼搏,而不是无孔不入的窥伺他们的私生活。粉丝应尊重所有运动员的努力和付出,而不是视自己爱豆之外的其他运动员为仇人。他们应该明白的是,缺少了队友的共同拼搏,和教练的精心培养,他们的粉丝可能一无是处。
体育本应是展现人类拼搏精神、挑战极限的舞台,是传递团结、友谊、公平竞争等美好价值观的载体。绝不能让饭圈化的不良风气继续侵蚀这片净土,而应让体育回归其本质,让运动员能够在一个纯粹、健康的环境中追逐梦想,让观众能够真正欣赏到体育的魅力所在。
(文/Drea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