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72|回复: 2

[心情点滴] 香港变海淀?内地家庭“学区房大战”砸钱千亿只为入学资格

[复制链接]
  • 打卡等级:已臻大成
  • 打卡总天数:411
发表于 2025-7-18 17:5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查看更多内容,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1.png

▲立即预约

2.webp

为了孩子能上好学校而买房,这在内地早就是父母心照不宣的操作。但这股教育热,如今也烧到了香港。越来越多的新港人家庭,一拿到身份就开始琢磨孩子怎么读名校,甚至有人还没搬过去,就已经在研究住在哪。根据统计,2024年内地新港人家庭在香港买了将近一万套房子,总金额逼近1000亿港币,平均每套房1100万港币左右,占全年成交量的四分之一。为了一个学位,涌入香港的内地家长真的是花钱不眨眼。
*本文转载自公众号:EduBay(ID:School-insight),作者:Yanic


3.webp

图源:香港01



01
香港没有学区房,但有“校网”






很多内地家长刚来香港时,都会有个惯性思维:是不是买了房,孩子就能读附近名校?其实不是这样的。

香港的教育体系和内地完全不同,这里没有“买房划片”这种说法,而是采用一种叫“校网”的分区制度来安排学生入学。

简单来说,小学按照全港36个编号校网来分,中学则按18个行政区来划分学区。孩子能不能进好学校,关键看你住在哪个“校网”里,而不是有没有买房。

在众多校网中,有四个区域特别受欢迎,被家长称为“香港四大名校网”,分别是中西区的11校网、湾仔区的12校网、九龙东的34校网、还有九龙城区核心区域的41校网。

这些地方不仅房价高,教育资源也密度极高,是很多名校的聚集地,升学路线清晰、升中对口稳定,被视为香港教育的“黄金地段”。

举个例子,11校网覆盖了中环、山顶、坚尼地城这些高端地段,里面有圣士提反女子中学附属小学、英华女校、嘉诺撒圣心等一线名校。

其中圣士提反女小最出名的一点就是大约85%的毕业生能直升到它自己的中学,基本跳过了升学竞争这道难关。


4.webp



12校网则对有女儿的家庭特别友好。

湾仔、铜锣湾、跑马地一带女校资源超级丰富,比如玛利曼小学、圣保禄天主教小学这些热门女校,升中路径也很稳定,不少都能直升优质中学。


5.webp



34校网被称为全九龙名校女校最强校网,区内有协恩中学附属小学、圣罗撒学校,前者和协恩中学更是100%收取协恩中学附属小学学生。


6.webp



41校网是公认的全九龙最强校网,区内男校有喇沙小学,每年家长都趋之若鹜。而且区内还有多间直资/私人名校小学,包括拔萃女小学、拔萃男书院附属小学等。


7.webp



那为什么这几个校网会这么抢手?这是因为在香港住在哪,就影响孩子能不能进好学校。

虽然香港政府允许“租售同权”,租房也可以获得入学资格,但热门校网区域的租盘非常紧张,价格高、竞争大,有时候连一个真实有效的地址都不容易拿到。

虽然香港没有明面上的“学区房”,但围绕校网地址展开的暗战,早已全面打响。

想要拿下一个好校网的入学资格,无论是租还是买,都离不开提前布局和做好功课。


02
香港择校机制,盘根错节






说到底,家长们拼命选校网、买房、租房,目的就是希望孩子能一路读到好中学、进好大学。

但要做到这一点,第一步就是搞懂香港的小学和中学派位机制。这套制度看起来公平,但实际操作中处处是博弈。

小学入学,也就是小一派位分为两个阶段:

第一阶段是自行分配学位,占总学额的一半。在这个阶段,父母可以自由申请任何一所官立或资助小学,不受地区限制。


8.webp

图源:喇沙小学


分配依据主要看三点:一是是否有兄弟姐妹在校就读,二是父母是否在校任职,三是计分办法中如宗教信仰、校友身份等。这一阶段拼的是背景和积分,而不是考试成绩。

剩下50%的学位将进入第二阶段,也就是统一派位,依据学生的居住地址对应的校网来进行分配。

90%的学位限定在本校网内派位,只有10%学位全港自由选择,因此校网好坏就决定了第二阶段的学校质量。

比如你住在34校网,系统就只会给你该校网内的学校选择机会,这也是为什么家长愿意砸钱买房的主要原因。


9.webp



进入中学阶段,同样是两阶段机制:

第一阶段为中学自行分配学位,学生可选择两所中学递交申请,学校根据面试评估,自主决定是否录取;

第二阶段为统一派位,90%的学位依照校网进行分配,10%可全港自由选择。

但无论是小学升中学,还是中学升大学,核心都绕不开一个关键词,Band制。

所谓的Band制,是由香港教育局对小六学生考试成绩全港分组评估方法延伸出来,前33%的学生被划入Band 1,中间33%为Band 2,最后为Band 3。


10.webp

图源:维基百科


虽然教育局并不会直接标注每名学生的Band组别,但学校会根据以往录取学生的情况,形成Band 1中学、Band 2学校的社会共识

进入Band 1学校,就代表你身边的同学大多成绩优异,家庭教育氛围浓厚,升学概率更高。

有数据显示,香港大学每年录取的本地生中,有90%以上来自Band 1中学,这意味着进对学校就等于拿到了升大学的通行证。

所以,家长真正焦虑的,不是升哪个学校,而是能不能让孩子进入Band 1群体。而这背后是起点选择是:


从哪所小学开始的?
哪个校网派来的?
小学是否对口Band 1中学?


这些问题,最终都会反馈到一个决定上,如何为孩子选对起点,争取在升学博弈中抢占先机。


03
买房、租房、国际校?
内地家长的三种路径规划建议




面对如此复杂的制度体系,内地家长最常问的还是:我要不要买学区房?是不是现在去香港租房就能搞定?

其实,不同家庭有不同的打算,没有唯一的标准答案,但可以根据家庭情况分为三种路径规划思路:


1. 学位优先型家庭:考虑买房,扎根热门校网


这类家庭大多计划长期在香港生活,教育目标明确,对香港官津教育制度认可,愿意投资在固定资产上。

建议选择中西区、九龙塘、湾仔等教育资源最密集的四大校网,购入小户型物业,一方面锁定入学地址,另一方面也兼顾资产保值增值。

但需要注意的是,港岛房价高,持有成本大,入手还需要综合评估财务能力。


11.webp

图源:金融八卦女频道


2. 灵活机动型家庭:租房,用好租售同权政策


如果家庭未来3–5年计划还没有完全确定,不妨采用租房方式。热门校网区域内,租约+税单+水电单同样可以获得派位资格。

建议大家至少提前一年搬到目标校网,稳定租住,准备好全套真实资料,这样安全系数高,也更容易申请上心仪的学校。

但租房也有坑,热门校网的租盘竞争非常激烈,租金也不便宜。

市场上有些“假地址”“短租冲学位”的操作,风险非常高,一旦被查,很可能连带取消学位资格。

前段时间,就有内地家长因因房屋中介误导而买错房子,导致三名子女的名校梦破碎。


12.webp



3. 国际路线家庭:避开校网机制,转轨国际学校


如果孩子未来会走国际路线、预算充足,可以考虑直接申请香港的国际学校或直资学校,如英基、哈罗香港、弘立、汉基等。

这类学校不受校网与政府派位制度限制,注重英语能力与面试表现,课程体系更贴近英美大学路径,适合有海外升学打算的家庭。缺点是学费昂贵,面试筛选严格。

总之,香港教育制度虽然公开透明、规则清晰,但正因如此才需要家长尽早介入、提前规划。

从身份获取、校网选择,到居住策略、学校申请,每一步都影响着孩子未来五到十年的教育轨迹。

香港的教育战场没有硝烟,却处处充满着信息差的较量。只有打好每一步基础,才能为孩子搭好人生最稳的教育跳板。


来源丨EduBay
欢迎添加思思老师微信,加入顶思国际教育群↓↓↓

WeChat ID:13269806138


顶思资源库
  • 打卡等级:已臻大成
  • 打卡总天数:411
发表于 2025-7-18 19:52 | 显示全部楼层
香港校网咋查最靠谱?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打卡等级:自成一派
  • 打卡总天数:135
发表于 2025-8-1 15:58 | 显示全部楼层
果断回帖,如果沉了就是我弄沉的很有成就感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文字版|手机版|小黑屋|RSS|举报不良信息|精睿论坛 ( 鄂ICP备07005250号-1 )|网站地图

GMT+8, 2025-8-30 04:12 , Processed in 0.239898 second(s), 5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