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89|回复: 0

[综艺大观] 停自行车、换乘公交更方便,50个重点地铁站提升接驳环境

[复制链接]
  • 打卡等级:已臻大成
  • 打卡总天数:411
发表于 2023-8-21 11:0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查看更多内容,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地铁站口腾空架栈桥,疏散大客流,拓宽人行步道;借用周边单位空间,增设非机动车停放区……今年以来,本市持续改善轨道交通站点接驳环境。记者从市交通委获悉,截至6月底,全市累计修复轨道站点接驳步行道18010平方米,修复站前广场30902平方米,新增非机动车停放面积87901平方米,拆除护栏6476延米,清理废旧自行车834辆,复合利用绿化空间6308平方米,完善地铁接驳设施,提升乘客出行环境。

1.webp

地铁10号线西钓鱼台站C口外增设一处架空栈桥,实现上下行客流分离,周边非机动车停车区扩容,加强轨道交通接驳能力。邓伟摄
地铁西钓鱼台站外,曾经电动车无序停放、人车混行的场景不见了,乘客走出车站几步路,就可通过一座新建的栈桥,快速前往周边医院和单位。“这座车站周边有多家大医院,还有政务大厅,高峰时段不仅人流量大,非机动车数量也非常可观,车站前本就不宽的接驳步道通行压力很大。”甘家口街道城市管理办公室副主任李响介绍。

为了解决地铁站外的秩序问题,在多部门协作下,一座栈桥利用路边绿化空间建起,桥下规划非机动车停放区,新增40个非机动车车位,地铁站门口的人行步道也拓宽了一米。今天下午2点记者在现场看到,身着深蓝色制服的巡查人员,正在码放停车区内的电动自行车。

为了提升轨道站点接驳环境,海淀区成立专班,创新推出“一巡多能”管理模式,统筹路侧停车管理员、网格巡查员、文明引导员、志愿者等800余人力量,在早晚高峰时段加强站点值守,全天开展巡查,维护地铁站口出行、停车环境。

站外空间有限,非机动车停放困难,这样的共性问题在莲花桥站有了新的解题方案。

2.webp

地铁10号线莲花桥站B口外,京都信苑饭店将5个停车位改造为人行步道并设置非机动车停放区,早晚高峰安排专人引导,方便地铁和非机动车接驳。邓伟摄
西三环旁、地铁莲花桥站B口外,新增了一处约80平方米的非机动车停放区,数十辆电动自行车在此有序停放。“依托‘街镇吹哨,部门报到’机制,我们协调地铁站外的京都信苑饭店,将饭店院内5个机动车车位取消,改造为人行步道并施划非机动车停放区,解决了地铁站口非机动车停车困难、秩序混乱的问题。”海淀区羊坊店街道城管科副科长牛振鑫介绍。

轨道交通站点接驳优化,是构建以轨道为骨干的“多网融合”综合交通体系的重要环节。在轨道交通站点接驳优化提升工作中,各区凝聚合力、共建共治,围绕50个重点轨道站点因地制宜、精准施策,提升接驳服务水平。
针对不同站点的客流特点,交通部门推出个性化接驳方案。其中,在魏公村、西北旺、学院桥等地铁站,通过增设“地铁魏公村站”“学院桥”等公交站位,实现50米范围内的便捷公交接驳。在运营调度上,根据早晚高峰和平峰时段的客流差异,对专17路、专29路等6条线路采取区间车折返运营模式,灵活匹配乘客出行需求。
此外,新开C124路(地铁朱辛庄站环线,线长9.1公里)、专160路(全长约3公里,服务嘉会湖站周边小区)、专30路(方便东窑村、金盏地区接驳东坝北站)等线路,进一步织密了轨道站点与周边社区、园区的连接网络。
来源:北京日报客户端
记者:孙宏阳,邓伟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文字版|手机版|小黑屋|RSS|举报不良信息|精睿论坛 ( 鄂ICP备07005250号-1 )|网站地图

GMT+8, 2025-9-12 08:51 , Processed in 0.132728 second(s), 5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