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50|回复: 2

[科技新闻] 国产 7nm 芯片突破

[复制链接]
  • 打卡等级:已臻大成
  • 打卡总天数:411
发表于 2025-7-14 15:1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查看更多内容,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引子:
在当今数字化浪潮奔涌的时代,芯片技术宛如工业皇冠上的明珠,引领着全球科技竞争的走向。
1.webp

其中,7nm 芯片工艺更是站在技术前沿的高地,成为各国科技实力角逐的关键赛道。中国国产 7nm 芯片,正怀揣着突破与创新的雄心,在这条赛道上奋力奔跑。它承载着无数科研人员的智慧与汗水,寄托着国家科技自立自强的殷切期望,在全球芯片产业的版图上,即将书写下浓墨重彩的崭新一笔。
2.webp

一、7nm 芯片技术解析
- FinFET 技术 :FinFET(鳍式场效应晶体管)是 7nm 工艺中的关键技术之一。在 7nm CMOS 工艺中,全耗尽型 FinFET 具有更多优势,如更高的跨导、更小的 DIBL(漏致势垒降低)效应和体效应等,从而实现对短沟道效应的更强控制,在降低功耗的同时提升器件性能
3.webp

4.webp

- 光刻与自对准图案化 :由于 EUV(极紫外光刻)技术在 7nm 工艺中引入时间较晚,7nm 工艺采用多种光刻创新技术来应对更小的加工尺寸。例如,LELE(线 / 空分割技术)通过分割掩模和交替曝光来实现更小的间距;而基于间距的图案化技术,如 SADP(自对准双重图案化)和 SAQP(自对准四重图案化),利用保形间距层和相关工艺控制,实现更精确的图案形成,对鳍、MEOL(中段)以及BEOL(后段)中更下层的加工至关重要。
5.webp

6.webp

7.webp



- HKMG技术 :7nm 工艺中采用 HKMG 技术,以实现更高的Cox,降低漏电流和功耗,同时无需多晶硅耗尽,还能通过调整金属栅极堆叠的成分和High K 介质的偶极子来实现精准的阈值电压调整,减少工艺变化。
8.webp

- SS应变硅技术 :应变硅技术在 7nm 工艺中也有重要应用。通过在硅衬底上外延生长 SiGe 或 SiC 等应变材料,可以对沟道产生应力,从而改变硅的能带结构,提高载流子迁移率,进而提升器件性能。例如,在 NMOS 源漏区域嵌入 SiC 应变材料,拉伸硅晶格,提高μe可产生拉应力;在 PMOS 源漏区域嵌入 SiGe 应变材料,压缩硅晶格,可产生压应力,分别降低electron和hole的电导有效质量,提高晶体管的开关速度。
9.webp

10.webp

二、国产 7nm 芯片最新进展
华为麒麟 9010 芯片采用国产 7nm 制程工艺,虽与基于TSMC  5nm 制程的麒麟 9000 制程工艺不同,但从日本半导体研究公司的拆解分析来看,二者性能非常接近。这充分彰显了中国在芯片设计和制造领域,即便面临外部压力,也能通过自主研发和技术创新,实现性能上的突破与提升,缩小与国际先进水平的差距。
三、TSMC、Intel、Samsung 最新工艺动态
11.webp

- TSMC :TSMC在 7nm 工艺上已取得巨大成功,其 7nm 工艺节点的芯片出货量在 2020 年就已达到 100 万片晶圆。目前台积电正在大力推进更先进的工艺研发,其 3nm 工艺已于 2022 年实现量产,并计划在 2025 年进一步提升产能。
- Intel :Intel 的 7nm 工艺( Intel 4)已取得重要进展。2023 年,Intel 推出了基于 Intel 4 工艺制造的 Meteor Lake 处理器。该工艺是 Intel 首次使用 EUV 光刻技术的制造工艺,与 Intel 7 相比,其高性能逻辑库面积缩放是 Intel 7 的两倍。此外,Intel 还计划在 2025 年推出更先进的工艺节点,如 Intel 20A 和 Intel 18A,这些工艺将采用 RibbonFET 和 PowerVia 等新技术,进一步提升芯片性能和能效。
12.webp

13.webp

- Samsung :Samsung在 7nm 工艺上也取得了显著进展。其 7nm 工艺采用了 EUV 光刻技术,并已实现量产。此外,三星还在不断推进更先进的工艺研发,计划在 2025 年推出更先进的 3nm 和 2nm 工艺。
14.webp

四、7nm 工艺的质量管理
- 过程控制 :在 7nm 芯片制造过程中,需要对各个环节进行严格的过程控制。例如,在光刻过程中,需要精确控制光刻胶的Coating thickness, exposure dose, Time等参数,以确保图案的准确转移。During Etch,需要精确控制Etch rate、etch depth等参数,以确保图案的精确形成。
- 缺陷检测与分析 :采用先进的缺陷检测技术,如光学检测、电子束检测等,对芯片制造过程中的缺陷进行实时检测和分析。通过缺陷检测,可以及时发现工艺中的问题,并采取相应的解决措施,以提高芯片的良品率。
- 可靠性测试 :对 7nm 芯片进行严格的可靠性测试,如HTOL、HTS、TCT等,以确保芯片在各种环境下的可靠性。通过可靠性测试,可以发现芯片在设计和制造过程中存在的潜在问题,并采取相应的改进措施,以提高芯片的可靠性。
- Fab 的最佳实践 :在 7nm 工艺的 Fab中,最佳实践包括采用先进的设备和工艺技术,如 EUV 光刻机、高精度刻蚀机等,以提高工艺精度和稳定性。同时,建立完善的质量管理体系,从原材料的采购到芯片的封装测试,对每个环节进行严格的质量控制,确保产品的质量和可靠性。此外,加强与供应商和客户的合作,共同攻克技术难题,提高产品质量和市场竞争力。
15.webp



五、产业现状与挑战
- 产业规模差距 :目前美国在全球半导体市场占据主导地位。2023 年全球半导体销售额达 6014 亿美元,美国公司占据约 47% 的市场份额,而中国企业份额仅为 5% 左右。
- 先进制程落后 :TSMC和三星等亚洲企业已实现 3 纳米甚至更先进制程的量产,相比之下,中国大陆最领先的代工厂SMIC仅能提供 7nm(N+1)良率基本达到TSMC 的水平95%。
- 设备供应受限 :荷兰 ASML 是全球唯一的 EUV 光刻机供应商,其产品几乎垄断了 7 nm及以下先进制程所需的光源供应。受出口管制影响,中国企业很难获得这些关键设备,严重制约了先进制程的发展。
六、国产芯片的发展机遇
- 技术突破与创新 :除了传统硅基芯片技术的不断进步,中国在碳基芯片领域的研究也取得了显著成果。截至 2022 年底,中国与碳基芯片相关的石墨烯专利技术申请量约占全球的 80%,这为未来芯片技术的弯道超车提供了可能。
- 政策支持与产业协同 :中国政策层面大力扶持芯片产业发展,出台了一系列优惠政策,包括资金支持、税收优惠等,鼓励企业加大研发投入,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同时,国内芯片产业链上下游企业也在不断加强协同合作,形成产业联盟,共同攻克关键核心技术难题,推动产业整体发展。
- 市场需求驱动 :随着我国在 5G 通信、AI、IOT等新兴领域的快速发展,对高性能芯片的需求日益增长,为国产芯片提供了广阔的市场空间。
国内部分使用 7nm 工艺的芯片设计公司统计如下:
16.webp

七、Taylor Talkings:国产芯片的崛起之路
国产 7nm 芯片的突破,恰似在科技长河中激起的一朵璀璨浪花,闪耀着中国科技自立自强的光芒。从技术层面看,华为麒麟 9010 芯片与台积电 5nm 芯片性能的接近,证明了中国在芯片设计和制造上的巨大潜力。我们在 FinFET 技术、光刻与自对准图案化技术、HKMG 技术以及 SS(应变硅)技术等方面的深入研究和应用,为国产芯片的性能提升奠定了坚实基础。
然而,我们也要清醒地认识到,与国际巨头 TSMC、Intel 和 Samsung 相比,我们在产业规模、先进制程和设备供应等方面仍存在明显差距。全球半导体市场中美国公司占据 47% 的份额,而中国企业仅占 5%,先进制程的落后和设备供应的受限,都是我们必须面对的现实挑战。
17.webp

但机遇也如影随形。中国在碳基芯片领域的技术积累,为未来的弯道超车埋下希望火种;政策的有力扶持和产业的协同共进,为国产芯片的研发注入强大动力;5G 通信、AI 和 IOT 等新兴领域的蓬勃发展,为国产芯片提供了广阔的市场舞台。
18.webp

19.webp


展望未来,国产芯片的崛起之路虽充满艰辛,但前景可期。在科技竞争日益激烈的全球舞台上,我们相信,凭借持续的技术创新、产业协同和政策支持,中国国产芯片将逐步缩小与国际先进水平的差距,实现从跟跑到并跑,再到领跑的跨越,为全球科技发展贡献更多的中国力量,书写属于自己的辉煌篇章。
20.webp
  • 打卡等级:已臻大成
  • 打卡总天数:410
发表于 2025-7-14 17:36 | 显示全部楼层
上次去电脑城装机,老板说现在国产7nm芯片散热比老款强多了,我那台装了麒麟9010的笔记本连续开十小时游戏都不烫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打卡等级:已臻大成
  • 打卡总天数:411
发表于 2025-7-14 17:44 | 显示全部楼层
光有芯片技术,光刻机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文字版|手机版|小黑屋|RSS|举报不良信息|精睿论坛 ( 鄂ICP备07005250号-1 )|网站地图

GMT+8, 2025-7-17 01:37 , Processed in 0.160655 second(s), 6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