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39|回复: 0

[心情点滴] 不拍合照、不参加毕业典礼,为什么会有大学生拒绝毕业仪式感

[复制链接]
  • 打卡等级:已臻大成
  • 打卡总天数:411
发表于 2025-6-4 14:4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查看更多内容,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本文编辑:小陈
毕业季的校园总是热闹的。有人顶着烈日辗转于各个角落合影,生怕遗漏任何值得纪念的风景;也有人匆匆收拾行囊,连一张集体合照都未曾留下。
在今年的毕业季,社交媒体上有不少毕业生发帖,说自己“不想去拍毕业照了”。这代大学生,似乎越来越不“合群”。有人视拍毕业照为不可或缺的仪式,有人则觉得这只是流于形式的一个流程;有人害怕定格的笑容太过僵硬,有人则想用这种方式对抗即将消散的“学生”身份。
毕业照,一定要拍吗?毕业典礼去不去?我们邀请了五位“00后”毕业生,来分享他们的看法。

@小林|23届毕业生,已拍毕业照:毕业典礼是优绩者的狂欢,与我无关
如果有机会选择是否参加毕业典礼和拍摄毕业照,我相信我们班百分之六十以上的人都会选择不参加。
毕业典礼在我看来只是优绩者的狂欢、成功叙事的霸凌。成绩优异的学生在讲台上激情地讲述自己奋斗的四年、卓越的成就、对母校的感恩等等。班级上早已拿到顶尖高校offer的同学们相互合影,和自己的老师“互诉衷肠”,朋友圈都是自己对母校的不舍。而作为大部分普通大学生之一的我还迷茫于就业和升学中,毕业典礼对我而言不过是一个形式,一个过场,毕业也只是给我碌碌无为的大学四年画上一个句号。
毕业典礼我只主动和最要好的室友合影了,班级和院里的合影我虽然照了,但并没有要纸质版,电子版照片我只打开过一次。现在毕业三年了,我已经忘记这个合影放在哪里了。
我的大学班有一些小圈子。成绩排名靠前的同学无需相互竞争保研,他们反而需要“团结”在一起互通消息,我是属于保研边缘的,我们这些中等偏上的同学之间竞争最激烈——我大三上那年把我身边的“竞争对手”的成绩排名都研究了一遍,算了自己下次考试得考多少分才能超过他们。最后的结果是我以一名之差保研失败,GAP了一年,选择了去留学。
毕业之后,我并不留恋校园,很多人会以自己的母校自豪,但我在外并不愿意提及自己的母校,即便它是985。那里承载了太多我难堪痛苦的回忆,没什么情谊的同学、区别对待的辅导员、毫无意义的课程、基本不教学只让学生上台讲PPT的老师、比高三还痛苦的卷绩点、卷实习……尽管我现在慢慢放下了那段回忆,也找到了自己理想的工作,但我觉得这和母校对我的“培养”关系不大,我只是在那儿上了四年学。
1.webp

 

@负二蘑菇|25届毕业生,未拍毕业照:我厌倦“毕业”这种集体叙事,刻意赖床错过毕业合照
提到毕业典礼,我脑海中浮现的词语是:无聊、空洞。
其实毕业典礼对我来说没有什么意义,从功利的角度看,只要毕业答辩通过,学分修满,都能够拿到毕业证和学位证;从纪念的角度来说,我觉得我不需要一场宏大叙事的典礼来告别我的学生时代,它很难让我感到感动,也很难在我记忆里留下什么。
我想学校每年大张旗鼓地举办这么盛大的仪式,是希望给大家的学生时代画上一个正式而圆满的句号,但如今大家对这种集体叙事也感到厌倦了,听完校长、优秀学生代表、优秀学生家长代表、优秀校友代表等等轮番换汤不换药的人生哲理、热血鸡汤的灌输之后,自己并不会从中真正吸收到什么养分。走出人潮拥挤的大礼堂,面对刺眼的阳光,实实在在的是摆在眼前的,要自己去面对的前途,以及种种压力,此时心里会产生一个巨大的疑问,礼堂里那些冠冕堂皇的话和仪式对我而言有什么意义?
我读研究生两年,有一半时间在校外实习,班里同学见面的机会少之又少,社交圈也局限于课题组的同学们。对于学校,我没什么感情。
我记得毕业那天,一大早先开毕业典礼,结束后拍毕业合照。我找借口赖床,特意错过专业合照的时间再赶到学校。我没有参与学校组织的集体活动,只和大学里玩得好的朋友们一起拍了几组照片、吃了个晚饭。
但,我还是会感谢学校——那天晚上,我们聚会到了很晚。北方的初夏,晚风还透着凉意,虽然我们学校发的学士服质量很差,设计也不好看,但在从学校到家的一路上,多亏了学士服给我保暖。
那晚我与好朋友们作别,骑着电瓶车驰骋在晚风里,学士服的劣质布料沙沙作响,我把学生时代甩在身后,奔向未知的未来。
2.webp


@发发|22届毕业生,已拍毕业照:毕业典礼像过年看春晚,不参加总觉得少了点什么
无论是中小学,还是本科、研究生的毕业典礼,对我而言都是在人生的某个阶段结束之后,画一个逗号。虽然毕业典礼可能比较无聊,但就像是过年看春晚一样,不参加总觉得少了点什么。
我理想中的毕业典礼应该是:庆祝学子完成阶段性学业,激励他们面向未来,以及为过去的生活画上一个有仪式感的句点。然而现实中,大多数毕业典礼都只能说是一场精心设计的流水线表演。
我感觉,现在大部分学校的毕业典礼都很无聊:千篇一律的致辞、模板化的感言。在这样形式化的典礼中,我反而觉得那些微小的人际联结让我很触动。我和室友们关系很好,一起在校园中拍了很多照片留念。我现在再翻起那些照片,都能感觉到那天的快乐。
其实我和班级里大部分同学关系都算不上熟络,收到电子版毕业照后也没有去额外打印纸质版留念,但拍毕业照这个环节我是愿意参与的,出于仪式感,还是会拍一张毕业照。即使毕业照本身很无聊,我甚至连某些合照同学的名字都叫不全,它依然像一块界碑,标记着人生道路的重要转折。
3.webp


@面包熊|25届毕业生,未拍毕业照:竞争之下,草木皆兵,没有朋友
我们学校的毕业照和答辩安排在了同一天。
记得前一天晚上我为了准备毕业答辩熬了个大夜,第二天五点就爬起来卷头发、化妆、穿上搭配好的衣服,赶去拍毕业照。
我们班级被安排在早上6:30拍毕业照。拍完合照后,就要立刻冲向教室,准备开始毕业答辩。
学校规定,答辩结束后不能直接离开,必须等到下午六点所有人都完成答辩后才能“集体解散”。我答辩完下台后,坐在教室里刷了一整天手机,看着电量从100降到15,窗外阳光从刺眼到昏黄,等到终于被“释放”时,我已经精疲力尽,只想赶紧回宿舍躺下。
想起拍毕业照前,我爸妈特意叮嘱我:“一定要把照片留好,以后拿出来看,都是回忆。”在爸妈的描述里,大学是人生最美好的时光:骑着自行车穿梭校园,弹吉他唱歌,周末和三五好友去书店、咖啡馆,彻夜长谈……但对我来说,这些场景近乎奢侈。
大学期间,为了节省上下课路上的时间,我买了一辆电动车,每天往返于教室、图书馆和实习公司。我的社交圈很小,除了室友,就是小组作业的队友。不是我不想交朋友,而是我们每个人都没有了解彼此的想法。绩点、排名、保研名额、工作offer……每个人都在暗自比较,草木皆兵。偶尔有同班同学发微信过来关心近况,字里行间也是在打探情报。和同学交往中,我的“社交电量”很容易被耗尽,每一句话在说出口之前都要在脑子里反复推敲。在优绩主义的竞争中,每个人都是泥菩萨过河,没有多余的精力去交友、向他人散发善意。
毕业照拍完当天就出了电子版,链接发在班级群里,但我不想点开。
4.webp


@天星|24届毕业生,已拍毕业照:那些搞怪的姿势,是时光长河中永不褪色的印记
我们班确实有同学没有参加毕业典礼,也没有拍毕业照,但我个人还是非常期待这个仪式的。
回忆起拍毕业照的那天,我记得天气很好,我穿上一早就熨好的学士服,和小伙伴一起拍完集体照后,还用手机拍了很多照片留念,图书馆前的台阶、教学楼旁的樱花树、食堂门口的长椅——这些寻常的角落因为有了镜头的定格而变得格外珍贵。
我和大学最喜欢的老师、辅导员、舍友们都拍了合照。让我印象最深的是,我们班有位同学大一转了专业,搬到了另外一个校区,但那天她专门坐车跨过大半个城市回来找我们拍合照。
对我来说,拍毕业照是一件非常有意义的事情。在这个即将告别学生身份的时刻,我比任何时候都更珍视这些影像的意义。想到未来漫长的职业生涯即将展开,这些照片就成了青春最后的见证。
虽然已经毕业一年,进入了职场,但我还记得那天——厚重的学士服被汗水浸湿,虽然对未来仍充满不确定,但在镜头定格的每一个瞬间,我都真实地感受着生命的热度。那些灿烂的笑容、搞怪的姿势、含泪的拥抱,都成为了时光长河中永不褪色的印记。
5.webp


结语:
无论是热烈拥抱还是安静离场,都是对生命阶段最诚实的回应。或许十年后再回望,我们会发现:真正留在记忆深处的,未必是典礼上的掌声与鲜花,而是某个未被记录的瞬间。
毕业照只是一张纸,而青春是流动的河。当社会还在争论“毕业照是否必要”“这代大学生没有集体感”时,年轻人早已用行动给出答案:别用社会模版解释青春,我们始终拥有选择告别方式的自由。
版权声明:本文系腾讯新闻教育频道独家稿件,未经授权禁止媒体转载。欢迎个人转发分享。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文字版|手机版|小黑屋|RSS|举报不良信息|精睿论坛 ( 鄂ICP备07005250号-1 )|网站地图

GMT+8, 2025-8-30 05:22 , Processed in 0.157596 second(s), 5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