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51|回复: 0

[心情点滴] 杭州中考出分了,一眼望去全是满分!看得我心好慌…

[复制链接]
  • 打卡等级:已臻大成
  • 打卡总天数:411
发表于 2025-7-2 10:2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查看更多内容,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昨天咱们杭州中考出分了,刚好有个老同学家的小姑娘今年中考,之前我一直听说这个女生成绩不错,就去问候了一下!
没想到老同学却连连唉声叹气,告诉我他女儿考了627分。
呃~中考满分650分,627分很高了啊。
但是老同学告诉我形势不一样了。往年这个分数确实是能稳进我们这儿最好的高中的,但今年就有点难说了,高分的考生太多太多了,她们班上630+的都有一大堆。
于是我默默打开本地新闻看了看,果然,放眼望去,科学满分(160)、社会满分(100)的比比皆是。
1.webp


2.webp



我的内心连连惊叹:太疯狂了!太疯狂了!
虽说从网上的一些分析来看,今年中考普通分高的原因一方面是打分比较宽松、一方面是考题比较基础,但最关键的原因还是在于,现在的学生都太卷太卷了~ 咬死每一分不放手,才会有一大波的高分段考生
3.webp


其实从前两年开始就一直在说,近两年的中考竞争异常激烈,出现了“一分一操场”的现象。对于本身成绩就在上游的孩子来说可能并不是坏事,只要更加细致认真就可以拿高分了;但对于学酥(外表看起来像学霸,但实际学习能力较弱,介于学霸和学渣之间的一类学生)和学渣来说,日子肯定是更难过了。
于是也有越来越多的爸妈开始给孩子考虑放弃考普通高中,走职业教育的路子,他们觉得回归实际,对于“静不下心来读书”的娃来说,或许是一条回报率比较高的选择。
我们号的妈妈可能还有五六年才会面对中考,但一定要对这些大环境的变化和相关的政策信息有敏感度。
所以今天想跟大家分享一个三联周刊去湖南长沙的一所职高实地采访拍摄的纪录片《我的人生,职高开局》(想看的可以搜索b站的“三联生活实验室”)
4.png


上职高,是人生中“最坏的选择”吗?
这所职高,从去年开始,竟出现学生通宵排队报名的盛况。今时今日的职高和职高学生,或许和你记忆中的并不一样了。
5.webp


当然,并不是说职高在未来就会比普高更值得选择,但拓展眼界对打破信息茧房是很有帮助的。
就算不在考虑范围内,我们也能从中看出一些新苗头。
6.webp


现实中确实会有学霸对学习感兴趣,但对于很多普娃来说,埋头在题山题海里是件非常痛苦的事情。
所以一群孩子们说在学校特别的快乐时,给到我们的冲击还是非常大的!
由于不用和普高生在同一条赛道上竞争,这些职高里的学生们的课余生活显然要丰富很多。
他们在学习之余,还可以在校园里认领自己要照顾的树。
7.webp


虽说这里的学生也会有升学和来自家庭的压力,但他们有一定的宽松度去排遣压力。
比如学校里有心理老师,老师带着学生把压力写进剧本里,自编、自导、自演成心理剧,在直视这些情绪后,压力也就得到相应的释放了。
8.webp


偶尔,校园还会去办歌手比赛,校长也会上台一展歌喉。
同学间的关系也会因为频繁的校园活动而更紧密一些。
9.webp


在过去总有人把考上职高视为“人生最坏的选择”,但在现在,社会上的职业细分越来越丰富,一些技术型职业比白领更抢手、薪资更高,职高已经不再是最差选项了。
如今很多人已经开始明白,人生选择,放在长远的人生道路上来看,不存在哪个更好哪个更差,因为人的一生要过得幸福与否,最相关的还是自身的思想和喜爱。
高分进入高中、再顺利进入好大学,确实是传统来说的好路子;可如果硬是要卷并不适合自己的赛道,成为衬托尖子生的那个“分母”,那就是另一个答案了。
叔本华在《人生的智慧》中讲了一个很简单的道理,“健康的乞丐比生病的国王更幸运。”
孩子能在安全的环境里待着,还没有泯灭学习的热忱,这对一些家庭来说,就是幸运。
10.png


当然,只是“感受到快乐”是远远不够的,学不到独立生存的本事也是一场空,未来有没有前途才是大家最关心的点。
三联对路人的采访也说明,大众一直以来对职高是有成见,就是怕出来就毁了。
有的觉得他们“打架特别厉害”;有的觉得他们是“比较有个性的小太妹”;有的觉得他们都是混日子的。
11.webp


只有一位退休医生给职高挽了挽尊,她提到了德国的职业教育,
“所有的人都能上高中,完了以后,所有的人都可以进大学。然后根据你的特长选择搞科研或者搞职业。”
12.webp


虽然咱们国家还没走到德国那步,但说职高都是混日子,肯定是有失偏颇的。
真实拍摄下的职高要比大多数人想象中的阳光很多。
首先来说,有部分学生并不是分数不够才来到的这里。有位艺术生就是因为家里条件不行,走“普高-大学”这条路线的话,家庭负担不起,所以才到这儿。
他内心是有想法和追求的。
13.webp


其次,在读的学生中,想考本科的人数也不在少数。
14.webp


有人经过一次中考分流的打击,已经清醒的看出了社会的机制,
“我初中没有努力学习,所以没有考上普通高中。如果我还不努力的话,那我又会被高考筛选出来了。”
能有这份认知,发挥的主观能动性也会多一些。
15.webp


最后,还有他们的优势所在。
职高的文化课和专业课是齐头并进的,采访中提到了一位学会计的学生,进入大学后,发现课程已经学过一遍了。
这就比普高上来的学生上手快很多。
16.webp


还有一个很客观的情况是,职高的升学率并不低,不是一出来就会变成“社会人”。
17.webp


其实,这些年来我们国家在政策上一直在调整,这条路径是在逐渐完善的。
2024年出台的《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里对职业教育的描述占了很大篇幅。其中有一个很大变动是,把之前的就业为导向改为以升学与就业并重为导向。
拿水产养殖专业来说,校长举了个例子,
“中职只会告诉你怎么样这些水产生物,高职告诉你怎么把它利益最大化,本科会教你培育新的物种。”
跟本科教育相比,它更重视实操。这点对找工作来说肯定是个优势。
18.png


纪录片看到最后,我特别想说一个我现实中认识的朋友,这个姑娘就是在职业高中里学的园林景观设计,再通过专升本拿到了大学本科文凭,毕业两年后进入了一个大型建筑集团,工作第三年就做到了这家集团的中层管理,手下带着十来个组员。
按说她的学历在这样一个单位肯定是垫底的,但她身上有两个很突出的特点,也是她受领导器重最主要的原因:
一个就是很能扛事儿,另外一个就是很会解决问题。
她和我说,她很感谢在职业学校的这段经历,当时在学校的时候并不觉得有啥,进了大学才发现,周遭的同学实操能力都比她差了好大一截!所以大家真的对职业教育误解太深了。
职业教育其实就是和学术教育错开竞争赛道,这些职高的学生能提前3年学一门走学术教育的孩子不愿学的技术,反而更能赢得竞争优势。
说到底,人生哪有绝对“好”与“坏”的选择,当一个人选择热爱的事业,能自食其力,并且充满成就感,这就是最适合自己的选择。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文字版|手机版|小黑屋|RSS|举报不良信息|精睿论坛 ( 鄂ICP备07005250号-1 )|网站地图

GMT+8, 2025-7-6 13:11 , Processed in 0.141551 second(s), 6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