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51|回复: 15

[科学观察] 日本房地产泡沫破裂的启示

[复制链接]
  • 打卡等级:已臻大成
  • 打卡总天数:411
发表于 2025-7-3 16:5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查看更多内容,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日本失去的三十年,经济、地产都经历了非常深度的调整,日本经济的泡沫破裂,给日本社会带来非常大的影响。低欲望社会、年轻人不结婚不买房、深度老龄化这些社会现象日本都走在了前面。日本社会的发展,对于中国发展有较大的启示。
1.webp


一、泡沫破裂前
1985年《广场协议》签署后,日元兑美元汇率在三年内从240:1飙升至120:1,日本出口导向型经济遭遇重创。为对冲日元升值压力,日本央行自1986年起连续五次下调基准利率至2.5%的超低水平,释放的流动性并未如预期流入实体经济,而是涌入资产市场。
银行体系率先突破监管底线。1980-1989年间,日本银行业不动产贷款占比从5.8%跃升至11.5%,金融机构甚至创设"住专"这类专门从事地产抵押贷款的非银机构。企业部门以土地为抵押进行循环融资,1989年日本企业总负债中抵押贷款占比达35%,六大城市商业地价年均涨幅超20%,东京银座地价峰值时达到每平米3000万日元。居民部门杠杆率从1985年的55%激增至1990年的70%,房价收入比突破10倍。
1989年末日本股市总市值占全球41%,但制造业企业利润增速连续三年为负。当东京地价总值足以买下整个美国时,泡沫已经到达了顶点,彼时的日本社会,人人沉浸在股票会不断上涨,房子会不断升值的喜悦之中。
二、泡沫破裂
1989年5月日本央行开启加息周期,在15个月内将基准利率从2.5%提升至6%,同时大藏省出台《土地融资限令》,要求金融机构将地产贷款增速控制在总贷款增速以下。这些政策本身具有合理性,但其执行时点与市场情绪形成致命错配,加上过快过急的政策使得泡沫被瞬间刺破。
地价下跌引发多重恶性循环:土地抵押品价值缩水导致企业再融资能力枯竭,1991年企业破产数同比增长45%;银行不良债权规模呈指数级扩张,1997年日本银行业整体不良率突破8%;居民资产负债表迅速恶化,消费增速从1990年的5.2%断崖式跌至1993年的-1.3%。
值得关注的是泡沫破裂后的政策应对悖论。1991-1993年日本政府累计推出63万亿日元经济刺激计划,但资金大量流向"僵尸企业"形成资源错配。1992年开征地价税进一步加剧抛售压力,这种政策迟滞与操作失误导致日本错过了最佳出清时机。
三、房地产困局
日本房地产市场调整呈现三阶段特征:1991-1995年暴跌期,全国地价指数年均跌幅超10%;1996-2005年阴跌期,年均跌幅收窄至3%-5%;2006年至今分化期,核心城市地价反弹与地方城市持续萎缩并存。
东京都市圈展现出惊人的修复能力。2023年东京23区新建公寓均价达1.28亿日元,较泡沫前峰值高出25%,核心地段港区高端公寓单价突破200万日元/㎡。这种复苏动能源于三大支撑:一是人口持续净流入,东京都人口占全国比例从1990年的8.2%升至2023年的11.3%;二是海外资本涌入,2024年外资占东京商业地产交易额的37%;三是租赁需求刚性,东京公寓租金收益率稳定在4%-5%区间。
反观地方城市,北海道空置住宅以"0元转让"形式抛售仍无人问津,2023年日本空置房数量达900万户,占比13.8%。这种撕裂折射出日本经济的深层矛盾:少子老龄化导致地方需求塌陷,而东京圈却面临严重的住房短缺。
2.webp


图1:日本房价修复情况

四、启示录:泡沫治理与长效机制构建
日本案例为资产泡沫治理提供镜鉴:在货币政策层面,需建立宏观审慎管理框架,日本央行在泡沫期忽视信贷流向监测的教训值得警惕;在金融监管层面,应动态校准抵押品估值模型,日本银行体系采用历史成本法计量土地资产显著低估风险敞口;在税收政策层面,2023年日本对非自住房产征收1.4%的调节税,较泡沫期的地价税更具弹性;在危机应对层面,需平衡市场出清与道德风险,日本长期拖延金融机构破产处置导致不良债权累积。
当前日本房地产市场呈现"K型复苏"特征:核心城市在全球化资本加持下屡创新高,而地方城市仍在经历"0元屋"困局。这种分化本质是经济结构转型的投影——当制造业向海外转移,服务业向都市圈集聚,房地产市场的结构性调整将成为长期命题。对于政策制定者而言,避免"大水漫灌"式刺激,构建租购并举的住房体系,或许比单纯追求房价企稳更具战略价值。
对普通人而言,可以看到房地产修复情况一线城市已经突破泡沫前的高点,而二线城市出现分化,人口不断涌入大城市,进一步维持住一线城市房地产价格。整体对我们有一定借鉴意义,但不能照搬。
  • 打卡等级:已臻大成
  • 打卡总天数:411
发表于 2025-7-3 17:29 | 显示全部楼层
国外是不是有个人破产法?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打卡等级:已臻大成
  • 打卡总天数:411
发表于 2025-7-3 18:03 | 显示全部楼层
泡沫不可怕,不愿面对真实数据,刺破泡沫才可怕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打卡等级:已臻大成
  • 打卡总天数:411
发表于 2025-7-3 22:28 | 显示全部楼层
日本能走出泡沫二三十年,靠的是轻工业,汽车家电,我们是永远走不出泡沫了,因为各类平台吸血,钱高度集中在这些平台手里,实体店全废了,中产全返贫,房地产已经失去支撑,所以,中国的未来比日本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打卡等级:已臻大成
  • 打卡总天数:411
发表于 2025-7-3 23:52 | 显示全部楼层
一直都说跟日本不一样,确实不一样,比日本惨烈。。。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打卡等级:已臻大成
  • 打卡总天数:411
发表于 2025-7-4 00:20 | 显示全部楼层
理论深刻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打卡等级:已臻大成
  • 打卡总天数:411
发表于 2025-7-4 01:46 | 显示全部楼层
来生还做中国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打卡等级:已臻大成
  • 打卡总天数:411
发表于 2025-7-4 06:11 | 显示全部楼层
被房地产业拖垮的躯体,需要一段时间休养,社会整体面的表现是心有余,而力不足!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打卡等级:已臻大成
  • 打卡总天数:411
发表于 2025-7-4 06:50 | 显示全部楼层
我们大而美法案一直在执行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打卡等级:已臻大成
  • 打卡总天数:411
发表于 2025-7-4 06:54 | 显示全部楼层
历史告诉人们:历史总是重演。人们并不会吸取教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文字版|手机版|小黑屋|RSS|举报不良信息|精睿论坛 ( 鄂ICP备07005250号-1 )|网站地图

GMT+8, 2025-7-5 13:47 , Processed in 0.220718 second(s), 5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