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66|回复: 20

[心情点滴] “教师缩编潮”来了?

[复制链接]
  • 打卡等级:已臻大成
  • 打卡总天数:411
发表于 2025-7-3 17:3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查看更多内容,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今天,#鄂州要求编外教师进1个退1个# #鄂州锁死教师编制# 登上微博热搜,引发网友关注。
1.webp


据中国新闻周刊报道,湖北鄂州市为应对生源减少导致的小学教师过剩,将中小学教师编制总量锁死在8850名,在不同区县、初中小学之间调配师资,并逐步缩减编外教师的名额。招聘编内教师时要求各区执行“进一退一”原则,即招聘1名编内教师,必须减聘1名编外教师。
实际上,近年来,关于“教师缩编”的讨论与关注从未停止。“编制冻结”、“暂停招聘”、“教师退出机制”等关键词频现,正在悄然瓦解教师职业曾经固若金汤的 “铁饭碗” 形象。
多地“亮剑”:缩编、停招、分流

作为全国综合改革试点城市,鄂州不仅锁死编制总量,还通过跨区域编制调配、大幅缩减编外教师规模等组合拳,试图重新平衡教育资源。数据显示,自2023年起,鄂州教师招聘量较往年锐减30%,累计减聘编外教师1074人,规模缩减45.4%。
而在此之前,2025年3月,江西省万年县一纸公告,在教师圈内激起千层浪——当地宣布暂停招聘英语教师。无独有偶,南昌进贤县自2024年起便因 “编制限制” 全面停招。
此外,多地启动教师分流、退出机制:湖南衡阳将100名教师定向选调至其他事业单位;黑龙江鹤岗分流206名教职工至研培机构与社区教育中心;贵阳更是推出 “末位淘汰” 机制,明确规定连续三次考核不达标者将被解聘。据不完全统计,全国已有超10个省市探索建立“教师退出机制”,转岗、待岗、解聘等举措不再停留于纸面,成为高悬在教师头顶的 “达摩克利斯之剑”。
招聘数据的断崖式下跌更令人触目惊心。以江西为例,2021年全省教师招聘人数突破1.3万,而到2025年,这一数字骤降至2146人,五年间降幅高达84%。这种趋势并非江西独有,在全国范围内,多地教师招聘规模均呈现显著收缩态势。
动因:人口与财政的双重压力

教师缩编潮的根源,直指人口结构的深刻变迁。自2016年迎来生育高峰1786万人后,我国新生儿数量持续暴跌,2023年更是跌到902万,拦腰减半。这一人口变化正逐步传导至教育系统。据教育部日前发布的《2024年全国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2024年,全国小学招生1616.63万人,比上年减少261.25万人。
生源的持续减少,直接引发学校关停潮。2023年,全国幼儿园数量锐减 1.48万所,安徽临泉县一年内关停50所幼儿园;小学阶段同样未能幸免,四川达州、福建泉州等地纷纷出现民办学校注销、校区撤并现象。学生数量减少、学校规模收缩,教师岗位需求自然大幅下降。
此外,地方财政压力是推动教师缩编的另一重要推手。在许多市县,教师编制占事业编制总量近半,成为财政支出的 “大头”。以鄂州为例,教师编制占当地事业编制的48%,而2023年当地一般公共预算收入仅90.2亿元,支出却高达165.59亿元,财政收支缺口巨大。在“教育投入只增不减”的政策要求下,2023年全市教育支出为24.6亿元,同比增长20.7%。在“过紧日子”与“教育投入只增不减”的双重压力下,控制教师编制规模,成为地方政府缓解财政压力的无奈之举。
破局:变革中的教育生态重构

面对缩编潮带来的冲击,各地积极探索应对之策,创新编制管理模式,试图在变局中激活新的发展动能。
山东德州市德城区推出 “三步优化法”,通过跨校编制调剂、空编优先补充、岗位置换等举措,让有限的编制资源 “活起来”;云南牟定县建立教师轮岗交流机制,促进城乡教师柔性流动,有效缓解结构性短缺问题。此外,部分地区还在探索 “备案制”、“员额制” 等弹性用人机制,试图打破传统编制管理的僵化格局。
厦门在教师 “去编化” 改革中走在前列。自2023年起,当地公办中小学新聘教师实行 “参聘制”,即参照事业单位聘用制人员管理(合同制)。参聘人员的工资福利、社会保险、职业年金、住房公积金、住房补贴、住房货币化补贴等方面均参照事业单位在编人员管理,按照事业单位在编人员同等标准执行。虽然取消编制,但提供具有吸引力的薪酬待遇,并配套安家补贴、购房优惠等政策,使得教师岗位依然保持强大吸引力。这种以优厚待遇弥补编制缺失的创新模式,为其他地区的改革提供了有益借鉴。
针对面临转岗、待岗的教师群体,各地都在积极探索和拓展其职业发展的新路径。通过开展针对性培训,帮助教师提升跨学科教学能力、掌握新兴教育技术,以顺利实现转岗;同时鼓励教师向职业教育、特殊教育、在线教育等相关及新兴教育领域转型。
教师缩编潮是人口、财政与教育供需结构调整多重因素交织下的必然结果,虽带来诸多挑战,但也为教育领域的改革与创新提供了契机。在这场变革中,如何平衡财政压力与教育质量提升、保障教师权益与优化队伍结构,成为摆在各地政府与教育部门面前的重要课题。
面对变局,对于政府和教育管理部门而言,如何打破编制刚性约束,建立动态平衡地跨区域师资共享机制,如何保障编外教师的同工同酬及转岗教师的职业转型过渡,则考验着政策制定者的执政智慧和管理能力。  
对于师范院校来说,则需要通过专业调整、课程改革等系统性改革,革新教师培养范式,培养能够适应新挑战,综合素质和专业素养更高的高水平教师队伍。
“随着人口下降带来的链式效应,教师必然出现跨学科、跨学段,甚至跨领域的转型。而现有的教师素养可能达不到要求或不适应。因此,师范大学需考量和改革课程体系设置和人才培养模式,培养教师跨学段、跨学科任教的能力。”东北师范大学副校长邬志辉在接受中国教育在线采访时这样说。
真正的“铁饭碗”,从来不是一成不变的岗位,而是与时俱进的能力。
对于广大教师和师范生而言,唯有葆有教育的初心和热情,主动适应教育变革趋势,不断提升专业素养和能力,终身学习与成长,方能在新时代的教育浪潮中站稳脚跟。
对于当前的教师编制改革

你怎么看?

你们当地有哪些改革举措?

留言区里聊一聊吧~

本文版权为中国教育在线所有,转载请注明转载自:中国教育在线
作者:黄卓
参考资料:
教育部及相关省市教育部门公布的数据、中国新闻周刊、界面新闻、澎湃新闻等媒体公开报道。
  • 打卡等级:已臻大成
  • 打卡总天数:411
发表于 2025-7-3 17:42 | 显示全部楼层
关闭一部分学校,改成技校,教师分流转岗,这才是明治之举!!!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打卡等级:已臻大成
  • 打卡总天数:411
发表于 2025-7-3 17:49 | 显示全部楼层
来你吗,一个班七八十人,大班额现象太普遍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打卡等级:已臻大成
  • 打卡总天数:411
发表于 2025-7-3 18:22 | 显示全部楼层
教师退出编制才公平,合同制。同工同酬。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打卡等级:已臻大成
  • 打卡总天数:411
发表于 2025-7-3 18:25 | 显示全部楼层
政府机构应该提高效率,精兵简政!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打卡等级:已臻大成
  • 打卡总天数:411
发表于 2025-7-3 18:50 | 显示全部楼层
应该是公务员缩编,教师缩编的话衰国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打卡等级:已臻大成
  • 打卡总天数:411
发表于 2025-7-3 18:59 | 显示全部楼层
在目前发达的办公、交通条件下,难道就是教师过剩吗?公务员为什么就不能减编,不能解聘,不能分流呢?一个教师的财政支出会比一个公务员的财政支出高吗?教师没奖金,住房公积金比公务员低许多,为了减少财政支出,不要只针对教师,应该从上至村级单位,通过合并、减员统筹谋划!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打卡等级:已臻大成
  • 打卡总天数:411
发表于 2025-7-3 19:02 | 显示全部楼层
编制是权力的化身,谁有权力谁定编制数,不符需求自然规律。教书育人不是种萝卜韭菜,精心育人民族之大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打卡等级:已臻大成
  • 打卡总天数:411
发表于 2025-7-3 19:08 | 显示全部楼层
怎么不打工的基本人,也搞个事业编呀?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打卡等级:已臻大成
  • 打卡总天数:411
发表于 2025-7-3 19:35 | 显示全部楼层
打破全统格局同样缩小公务员给政府减少财政支出县乡公务员吃闲饭的人太多了给当地政府造成经济压为最应该裁减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文字版|手机版|小黑屋|RSS|举报不良信息|精睿论坛 ( 鄂ICP备07005250号-1 )|网站地图

GMT+8, 2025-7-6 12:47 , Processed in 0.194515 second(s), 5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