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ID120826
注册时间2008-10-2
最后登录1970-1-1
在线时间 小时
听众
收听
性别保密
阅读权限65
|
马上注册,查看更多内容,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虽然在QS 2025世界大学排名中,澳洲高校整体名次略有下滑,但申请热度依然居高不下。
尤其是随着挪威公主宣布将入读悉尼大学,更是为这所名校带来了一波“王室流量”。
图源:挪威王室官网
但是在2025秋季入学前夕,澳洲留学圈又炸锅了。
悉尼大学大批撤回offer,不是因为申请人成绩不达标,也不是因为申请人的不良行为,这次撤回的原因实在是让人倍感无奈。
悉尼大学撤销offer
已经不是第一次了
2025年入学季还没有正式开启,澳洲留学圈就已经掀起轩然大波。
近日,社交平台上多位博主称,原本已经获得悉尼大学2025年S2(第二学期)录取的学生,陆续被撤销offer。
这一下,不仅打乱了很多学生的留学计划,也让一度被当作保底的澳洲名校,变得不再稳妥。
根据社交媒体上的反馈,这波撤销主要针对两类情况,一是没有按时接受或交押金的有条件录取,被整批取消;二是拿到无条件录取但没完成确认流程的,也被处理掉了。
图源:小红书
很多人根本没有收到明确的提醒或最后期限通知,最后在毫无预警的情况下被取消了offer。
这已经不是悉大第一次这样做了。今年1月,悉尼大学就以政府限制国际生人数为由,撤过一波第一学期的录取。
很多人以为只要语言成绩没出问题、材料齐全、交了钱就万事大吉,结果还是在临门一脚被取消offer,实在是让人气愤又无奈。
而且悉尼大学这次的态度非常强硬,甚至在录取信里写了“霸王条款”。
不仅要在截止时间前完成确认,没写截止日期的建议10个工作日内搞定;学校保留“因名额满或政策要求,随时撤销录取”的权利。
也就是说,即便申请人拿到的是offer,也不代表百分百保险。
图源:网络
其实不止悉尼大学,整个澳洲的大学现在都在收紧政策。
比如新南威尔士大学在2月份宣布:因2025年国际生名额接近饱和,所有课程的申请已正式截止,仅极少数优先人群可能获得补录机会。
图源:新南威尔士大学
去年墨尔本大学的牙科外科学位课程的录取人数超出了最大招生容量,强制部分学生延期一年入学。
图源:网络
澳洲大学近年在QS世界排名中表现亮眼,9所高校挤进前100,吸引了大量留学生申请。
很多中国家庭也因此把澳洲八大视为高性价比首选,申请人数激增。
但也正在此时,澳洲政府出于对本地资源和移民政策的考量,开始收紧国际生配额。
高校面对爆棚的申请压力,只能靠撤销录取或延期入学等方式及时止损。
原本以为这只是偶发事件,没想到在澳洲高校一次又一次上演,最后受到伤害的还是无辜的留学生。
澳洲限额27万留学生
申请人数不降反升
造成这一系列变化的主要原因,其实是澳大利亚联邦政府于近一年内持续推进的留学生限额政策。
早在2024年8月,澳洲教育部长提出在2025学年将国际学生总规模控制在27万人之内,并以此缓解住房紧张、教育资源紧缺等问题。
图源:National Planning Level
虽然这一法案未能在议会通过,但政府最终绕过立法程序,通过“第111号部长指令”对高校实施行政性干预,开始变相配额管控。
国际学界对此持有批评的态度,有学者认为这一政策是将移民议题教育化,实际上是对名校留学门槛的抬高,让国际学生成为最大的受害者。
尽管反对的声音很多,但政策推进并没有受到阻碍。
2025年5月,教育部长杰森·克莱尔正式向议会提交立法草案,将“27万国际学生总量控制”纳入法案,并明确规定,任何一所高校的国际学生比例不得超过在校生总数的40%。
图源:澳洲金融评论报
根据澳大利亚教育部数据,截至2024年秋季,国际学生数量已经突破57万人,远远超出政府的目标。
因此,政府计划2025年的全国招生总量将比2023年减少5.3万人,并为各高校设置具体的招生人数上限指标。
新南威尔士大学2025年配额只有9,500人,比2024年的17,359人锐减7,859人,缩水幅度高达45%,成为此次调整中受影响最严重的高校之一。
悉尼大学2025年配额为11,900人,比2024年减少5,347人,尽管如此,依然是全澳配额最多的高校。
墨尔本大学2025年配额为9,300人,比2024年减少2,566人;莫纳什大学从12,573人下调至10,000人,削减2,573人。
图源:澳大利亚政府
名校招生名额普遍缩减,但不同院校的招生上限变化差异较大,尤其是部分位于偏远地区的高校招生配额增加更多。
比如,查尔斯特大学申请人数增长达517%,阳光海岸大学增长了108%。不难看出,澳洲政府试图通过打压名校招生,将资源倾斜给普通高校的方式来推进教育资源的分配。
这种做法引发很多专家学者的质疑,相关专家警告,某些学校留学生扎堆,对国家和本地生的教育质量都没好处。
要知道,国际教育是澳洲第三大出口产业,每年创收超过400亿澳元,长期依赖国际学生维持学术研究、基础设施建设和学科运作。
今年4月,自由党领袖彼得·达顿发布最新一轮竞选承诺削减8万留学生名额,设置新的留学生人数上限24万,同时将澳洲八大名校的留学签证申请费上涨近两倍。
可见,无论是执政党还是在野党,限制澳洲高校国际生招生的决心从来没有改变,控制留学生数量已经为政治共识。
保底校掀桌
澳洲留学神话终结
对于众多计划赴澳读书的中国学生和家庭而言,申请过程的高确定性曾是选择澳洲留学的一大优势,但是现在也正在瓦解。
不只是美国,就连澳洲签证的不确定性也在飙升。
根据澳洲官方数据,2025年1-2月学生签证申请量同比锐减,低于2024、2023甚至2019年同期,几乎腰斩。
这不是因为需求下降,而是因为各高校受到政策影响,不敢轻易发放录取确认函CoE。
没有CoE,学生就无法开始签证流程,而澳洲各校因为配额收紧,撤offer的情况越来越常见。
签证费用也在不断上涨。工党政府去年已经将学生签证申请费由710澳元提升至1600澳元,而联盟党提议将澳洲八大签证申请费进一步上调至5,000澳元,其他学校也升至2,500澳元。
如果这一政策落地,那么对追求性价比的留学家庭又是一大负担。
限额实行后,澳洲名校的竞争越来越大,语言门槛和申请门槛也同步提高。自2025年秋季起,澳洲多所大学上调了国际生语言成绩要求。
本科阶段从原来的雅思总分5.5分提升至6.0分,研究生则上调至6.5分,且语言成绩的有效期从两年缩短至一年。
悉尼大学还宣布将不再接受中国[color=var(--weui-LINK)]4+0中外合作办学项目的内部语言证明,申请者必须提供雅思、托福等标准化英语考试成绩。
图源:悉尼大学
联盟党提议通过“快速审查”临时毕业生签证Temporary Graduate Visa,打击那些借读书留在澳洲劳动力市场然后申请永居的人。
工党早前也收紧这项签证政策,包括缩短毕业后滞留年限、将申请年龄上限从50岁降至35岁、提高英语门槛等,已经让不少潜在申请人被挡在门外。
种种新政策叠加之下,澳洲留学从曾经的成本较低、成功率高、移民便利,变成配额有限,门槛太高、变数增加的选择。
从目前情况来看,澳洲高校已经不是英美留学的保底,随手一申就上岸的可能性越来越低。
未来赴澳留学的家庭并不好过,根据留学政策来合理规划升学路径,将风险控制在可承受范围,已经成为赴澳留学家庭必须面对的新现实。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