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查看更多内容,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眼下正值全国各地中考大战,转轨国际教育备受关注,也万分纠结。近年来,国际教育风云变幻,曾经风光无限的“洋高考 ”赛道如今已陷入红海血战。从2017年中国出生人口断崖式下跌,到2024年国际化学校在校生总数首现负增长,国际学校们正经历从“资本狂飙 ”到“生死洗牌 ”的剧烈转型。2025年或将迎来关键拐点——当头部学校通过加码奖学金、扩招精英生源构建护城河时,某些三梯队学校的考试人数却骤降 90%,这样的断崖式下跌或使三梯队学校面临批量倒闭的风险。
01 美英留学“黄金时代 ”的褪色与国际化学校的“生源寒冬 ”
中国学生留学的主要国家为美、英、澳、加,尤其是英美两国,稳居中国学 生留学的榜首。然而,随着全球教育格局的变化,英美两国的留学形势也发生了 一些显著的变化,这些变化不仅影响着中国学生的留学选择,也折射出中国国际教育的发展趋势,可以作为观察中国国际教育的风向标。
根据美国移民局发布的签证数据,在美国读高中的中国学生人数呈现出明显 的下降趋势。从2019年的3.4万人,降至 2022年的1.2万人,2023年虽小幅回升至1.3万人,但与五年前相比,降幅仍超过 61%。与此同时,2023 至 2024学年, 赴美留学的中国大陆本科生数量减少了13% ,研究生数量减少了 2.6% ,非学位学生数量更是锐减了31%。这一系列数据表明,中国赴美留学人数已降至10年前的水平,低龄留学的降幅尤为显著,五年间跌幅超过 61%。上述的一系列数据显示,中国赴美留学正经历着历史性的拐点,黄金时代已然成为过去。
英国高等教育统计局(HESA)发布的《2023/24 学年英国大学入学数据》显示,23/24 学年赴英国的国际生总数为732,285人,其中超过16万中国学生选择英国作为留学目的地,中国大陆学生达149,885人。然而,与去年相比,中国大陆地区的学生人数减少了4,375人,中国香港地区减少了655人,总计减少了约 5,000名中国学生,波动较为明显。在最近的英国大使馆文化教育处年度会议中,英国大使馆也承认中国学生签证数量下降了 6%。这一趋势表明,英国留学市场虽然仍具吸引力,但却已经有了转头向下之势。
再来说说以留学为出口的国际化教育行业吧。2024年,国际化学校的在校生 总数近年来首次出现下降,尤其是幼儿和小学阶段的学生数量下降明显。北京力迈国际学校校长田杰对记者提及,“往年小学一年级能招满7—8个班,现在大概缩水了一半。 ”由于中产阶层的家庭对未来的不确定性增加,而英、美等主流留学国家的学费一路涨高,在此形势下,将孩子转至公立校的家庭开始增多。在北京一所K-12学校高中部副校长的马东(化名)印象里,“新冠疫情之后,每年都 有4—5名学生转到公立学校。 ”这种情况在其他国际化学校同样普遍存在。
02 存量博弈下的国际化教育:“能去 ”与“不能去 ”之间的生死时速
种种迹象表明,当下中国的国际化教育行业以及出国留学的学生 人数,似乎均已接近历史顶峰。如果考虑到国内近年来生育率的断崖式下跌,未来维持现有学生数量的可能性微乎其微。行业所在的市场份额难以继续大幅扩张, 没有了增量,也就意味着,国际化教育市场已经完全进入存量博弈的时代,竞争将变得异常激烈。
通常而言,一个行业在经过了一系列残酷的“市场厮杀”,进入到存量博弈时代以后,往往会呈现出“强者恒强”的局面,后来者很难赶上或超越“头部玩家”。在这种情势下,资源和机会大多会被头部机构占据,中后部的生存空间将被极大压缩,生存与发展会变得异常艰难。
在过去十多年中,国际化教育行业经历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尽管学校质量参差不齐,但大多数学校都能在市场中分得一杯羹,维持基本的运营。然而,随着 行业进入存量竞争阶段,淘汰和出清的速度将进一步加快。上海某顶级国际学校的校长直言:“未来五年的主题都是活下来就行。 ”甚至不无夸张地表示:“三梯队学校明年就会破产。 ”这样的观点看似夸张,但也并非空穴来风。据某教育视频号博主提供的数据,刚刚过去的首场秋招中,上海头部国际学校光华剑桥的实际考试人数相较于去年几乎减半;热门的赫贤学校和圣华紫竹学校考试人数锐减 40%左右;整个上海地区,首场考试人数超过500人的仅有领科学 校,但相较于去年也减少了60多组。除了领科、光剑、启迪等头部学校外,实际 考试人数过百的学校仅包括赫贤上实、圣华、英澳美等,其余学校大多在 20-40组之间,某老牌学校甚至仅有7组,相较去年下降了 90.70% 。
在某教育视频号博主最新发布的视频中,他提供了一张不完全统计的上海几个热门国际化学校第二场秋招的数据。数据显示,相较于往年万众争抢,录取 率近于 10:1 的上海热门国际化学校,现在的招生已经有了明显向下的势头。
该教育博主对接下来国际化学校招生状况的预判是:“一梯队降门槛,二梯队无门槛,三梯队没学生,将成为未来三年国际高中的主旋律。”上海是中国国际教育的高地,可以向全国“吸血 ”,其热门学校尚且如此。其他地方的国际化学校,情势可想而知。
上海某知名教育博主说:“ 国际教育高速发展的黄金时代已经远去,竞争存 量的时代正在到来。在我们的生态价值观里,国际高中只分‘能去 ’的和‘不能 去 ’的学校。 ”过去,国际化学校倒闭的原因多为背后集团公司的资金链断裂或未能拿到教育牌照,而因经营不善倒闭的情况并不多见。然而,从 2025年起,因 经营不善导致的倒闭案例可能将显著增加。换言之,国际教育行业正遭遇严峻挑战,2025年或将成为行业洗牌的关键拐点。如何成为“能去 ”的学校,接下来恐将成为国际化学校校长及背后老板们无法回避的核心议题。
作者丨袁逢,毕业于上海大学文学院,博士学位,国际学校资深教育工作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