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189|回复: 20

[心情点滴] 北上广的中产家庭,都不愿在孩子的教育上多花钱了

[复制链接]
  • 打卡等级:已臻大成
  • 打卡总天数:411
发表于 2025-6-29 08:0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查看更多内容,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本文授权转自:三个妈妈六个娃(ID: pkumum ),作者:吉米的妈妈


1.webp



马上就快放暑假了,但今年的暑假前奏和每年似乎不太一样。


我现在还记得,几年前的这个时候,身边的妈妈们早早就给孩子安排了暑假的课程表、各种兴趣班、出国研学的计划表。


2.webp



但今年,暑假已经近在眼前了,我的身边依然静悄悄。


前几天,和一位邻居妈妈聊天,她家孩子四年级,我问她现在给孩子上什么兴趣班?她说除了一个英语课,一个大语文课,其他的都砍了。


我挺意外的,因为我记得两年前,她还是一位非常热血的鸡娃妈妈。不论是学科类还是素质类的课外班都给孩子报了好几个。我很好奇,不过是两年的光景,她怎么就来了个大逆转?


3.webp



她说,主要是因为,孩子精力顾不上,而且看了这两年的本科就业率,就对学历祛魅了。现在想想,不如把钱存起来,留着以后给孩子保底。


有这种想法的老母亲可能不只她一个。


我看了小某书上的一些帖子,北上广的很多中产家庭,这两年都在调整教育支出。以前打算买学区房的,现在不买了。


4.webp



以前打算送孩子出国的,现在不出了。


5.webp



以前打算让孩子上国际学校的,现在改上普高了。


6.webp



以前给孩子疯狂报班的,现在只留几个刚需的了。


7.webp



其实大家这么做的原因很简单,随着学历贬值,消费降级,大家开始重新考虑教育投入的性价比。


有人专门算过一笔账,假如有300万存款,与其花在孩子的学习上,或者将来送他出国。还不如留着给他买个房,或者以后补贴他的生活。


毕竟将来毕业以后,每个月拿着几千块的工资,这辈子可能都挣不到300万。


听起来,好像是这么个理儿。其实,我也很想问问各位姐妹,如果你有300万,你是用来供他读书,还是留着以后给他买房或者保底?


8.webp



灵魂拷问:如果你有300万,是花在教育上,还是直接留给孩子?


对于这个问题,不同人可能有不同的答案。我看了一些网友们的回答,大致可以分为三派。


一派人认为应该把钱留下来给孩子将来用。


理由很简单,现在无论是在国内上大学,还是出国留学,投入和产出比都不高了。


9.webp



即使孩子考上大学,将来也未必能找到好工作。如果出国的话,孩子万一将来想留在国外,父母又不能跟过去,以后老了,连个照应都没有。


所以,这钱不如留着给他作为备用金,将来即使暂时找不到工作,或者面临裁员、失业,都不用太慌张,这钱可以给孩子带来一定的安全感和底气。


即使没有这些糟糕的情况出现,孩子在长大后也可以根据情况来选择如何支配这笔资金,可以用来买房、投资、进修等,能让孩子有更大的选择空间。


10.webp



而另一派人认为,这笔钱还是更应该投资孩子的教育。


虽然,孩子上大学,出国留学不一定就能让他找到月薪几万的工作。


但是,这些学习经历,可以让孩子见更大的世界,遇见水平更高的人,拓展自己的视野,丰富自己的人生阅历,这些才是孩子真正的软实力,让孩子有能力面对人生的起伏和风雨。


11.webp



如果把钱留给孩子,他没有驾驭金钱的能力,也可能很快败光或者缺乏奋斗的动力。


当然,还有一部分是折中派,觉得还是要根据孩子的具体情况来,如果孩子是学习那块料,就把这笔钱投在教育上,如果孩子学习不咋地,就把这笔钱留着给他保底。


12.webp



总之,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个属于自己的答案。


不能说谁对谁错,只能说每个人都会根据自己的经历、认知、家庭情况来做出不同的决策。如果你问我的话,我也有自己的答案。


13.webp



关于这个问题,我的答案是......


在回答这个问题之前,其实我很想和姐妹们探讨一下。在大家看来,教育是投资还是消费?


如果是投资的话,我们就要去衡量孩子从幼儿园到大学,甚至更高学历的培养成本,和未来可能获得的经济回报。


如果是消费的话,就不能太在意投入产出比,而是要更看重它带给我们的感受、视野的拓展以及能力的提升


如果是搁以前,我会觉得教育更像是一种投资,因为回报率高。在我们那个时代,只要能考上大学,即使是不那么有名的大学,毕业以后也能找到一份大差不差的工作。


14.webp



“知识改变命运”在当年绝对不是一句空话,很多人的确靠上学逆天改命,甚至跨越阶层。


但是,现在时代不同了,随着学历的贬值,教育的投资回报率在不断下降。所以,时至今日,我觉得教育已经不再是投资,更多时候是一种消费。


就像我这些年在小张身上花出去的那些钱,如果真要计算回报率的话,那必定是血亏的。从他出生到现在,我给他报过很多兴趣班。大部分都是肉包子打狗,有去无回。就因为小张说,他喜欢滑雪时那种自由的感觉。


15.png




所以,我每年冬天都会心甘情愿给滑雪场送钱。银子花出去能有啥回报?


指望他能成为奥运冠军给我脸上增光,还是指望他以后靠这个吃饭?


恐怕都不能。


如果从金钱角度来讲,这笔投入的确不太划算。


但我觉得,有些成长是不能用ROI计算的,就像你无法用尺子量月光。你去看演唱会,去美美美,去游山玩水。也没有任何金钱回报,但你依然觉得值得


16.webp



因为这些事情要么愉悦了身心,要么开阔了视野,要么丰富了的人生。这些隐形回报的价值,其实很难用金钱来衡量。


如果将来,小张和吉米有能力、有意愿,想在学习这条路走得更远。我也会选择支持他们。


17.webp



因为我相信,凡所经过,必留痕迹。那些走过的、路过的、看过的,必然会留在生命里。带给孩子不同的视野、不同的格局、不同的思维。


所以,我觉得在教育上的投入,不能把“有形的回报”看得太重。人这一生,房子、车子、票子很重要。但是不同的体验、经历、见识也同样重要。


金钱投资的是孩子的现在,而教育投资的是孩子的未来。一些看得见摸得着的东西更实惠。但是它们的价值和升值是可预见的。一些看不见摸不着的东西看起来很虚。但是也带给我我们更大的可能性和更广阔的天地。


教育是播种,不是交易;是培育,不是买卖。


如果只是单纯地把钱留给孩子,万一TA每天就躺在家里打游戏,浑浑噩噩不可终日。


其实,这样的人生也挺没意思的。


所以,与其给孩子留钱,不如让他有个好身体,有自食其力的能力。


18.webp



当然,我不是劝大家花钱砸教育,更不鼓励透支家庭为孩子花钱。还是要根据孩子的兴趣、天赋以及家庭的实际情况,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只是说,我们或许可以不把教育的价值看得太功利。


最后,还是要说,我们每个人心里都有一杆秤。做什么值得,什么不值得?可能大家想得都不一样。也欢迎大家留言,来说说你们对这件事情的看法。


三个妈妈六个娃(ID:pkumum),三个北大妈妈,三个职业女性。六个萌娃四男两女,每家两只。每天原创分享科学育儿知识、素质教育心得、品质生活理念。探讨亲子关系、家庭关系。吐槽家长里短、社会百态。
  • 打卡等级:已臻大成
  • 打卡总天数:411
发表于 2025-6-29 12:13 | 显示全部楼层
孩子自己有意愿,主动想要学习,投资教育就是值得的。没必要为了家长自己的期待去投资孩子的教育。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打卡等级:已臻大成
  • 打卡总天数:411
 楼主| 发表于 2025-6-29 14:51 | 显示全部楼层
是读书的料不需要300万,不是读书的料300万也不够,还有985/211也是专业第一,踩不中行业趋势的风口再好的大学出来也难赚钱这点很重要很重要。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打卡等级:已臻大成
  • 打卡总天数:411
发表于 2025-6-29 15:01 | 显示全部楼层
世上钱世上用,当孩子演奏几种乐器、迷恋崇拜世界顶级演奏家时,觉得雅致;当孩子在阳光下湿透衣裳挥拍击球时,感受激情;再多的钱也不能鲜活到这个味道……人生是一场经历,仅仅谈吃住、安全感、有没有用,那是最初级阶段。当然,经济紧张到需要反复计算,那就无需投入,输不起就不要赌了。简单点,玩得起就玩;玩不起就谈吃喝生存。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打卡等级:已臻大成
  • 打卡总天数:411
发表于 2025-6-29 15:44 | 显示全部楼层
花钱买的学区房,已掉价300万,四星普高不一定能考上,真不是滋味。补习班半天两节课,收500元真心上不起。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打卡等级:已臻大成
  • 打卡总天数:411
发表于 2025-6-29 15:45 | 显示全部楼层
大宝德国水硕,学习上总花费超三百个二宝九月份一年级,菜小躺平三百个省下来等二宝成人了按月补贴给她生活费。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打卡等级:已臻大成
  • 打卡总天数:411
发表于 2025-6-29 16:10 | 显示全部楼层
肯定留300万啊,作点低风险的理财,比如债券基金,一年弄个5%的收入没问题吧?一年15万,已经超越大部分中国打工人的收入水平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打卡等级:已臻大成
  • 打卡总天数:411
 楼主| 发表于 2025-6-29 16:31 | 显示全部楼层
1、从教育本身而言,毕业证不等于学历。2、从大学的层次而言,同一个专业,不同的大学师资不一样,学生的智力水平、基础知识、学习能力,理解能力也不一样。3、就就学生的个体情况而言,每个学生的天赋(智商和兴趣)也不一样。就拿九年义务教育来说,同一个班级同一个老师,每个学生对同一个知识点的理解和掌握能力不同。问题的关键在于,我们大部分人,对“教育”的理解产生了严重的偏差。家长们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比别的孩子成绩好,各方面更优秀,但偏偏忽视每个个体的差异性。另一个现实情况是,在任何国家,无论教育资源多么充足,但优质教育资源只占一小部分,这种小部分优质资源只有少部分有天赋并且持续努力的孩子才有机会享受。可惜的是,大部分家长,只希望自己的孩子能有享受优质教育资源的机会,缺不肯承认自己孩子的平庸天赋。从古至今,无论有没有所谓的商业化市场化的教育培训机构或补习班,大部分人都希望通过努力读书改变命运。否则就不会有“凿壁偷光”和“头悬梁锥刺股”的励志故事,更不会有范进中举式的历史悲剧。那些平庸且鸡贼又抱有侥幸心理的家长们,总是把自己孩子的平庸,要么归结于学校和老师的不尽职不尽责归,要么结于“教育的过分内卷”,要么归结于补习机构的“制造焦虑”…总之,既想自己的孩子天赋异禀出类拔萃,又想让自己一毛不拔让孩子轻轻松松不费吹灰之力遥遥领先。否则就怪客观环境原因导致自己的钱白花了孩子被废了。无论是读书、生活、还是工作,每个人的天赋、努力、运气,各占一部分决定性因素。如果孩子有天赋,家长引导的好,并且家长有能力承担教育支出,可以让孩子去接受校外辅导;如果孩子天赋一般,家长又没有足够的能力承担额外的补习费用,那就让孩子轻轻松松过个快乐的童年。所以,利弊权衡和选择在于自身,不要找一堆破理由,把原因归结于外界因素。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打卡等级:已臻大成
  • 打卡总天数:411
发表于 2025-6-29 17:08 | 显示全部楼层
教育的意义是为社会培养有用的人,而家庭对于子女的意义比受教育更重要。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打卡等级:已臻大成
  • 打卡总天数:411
发表于 2025-6-29 17:09 | 显示全部楼层
说是这么说,教育上的投资还是永远不可能少的,只能说是量力而行吧。不过好处是等现在的小孩子长大了,人口也少多了没那么卷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文字版|手机版|小黑屋|RSS|举报不良信息|精睿论坛 ( 鄂ICP备07005250号-1 )|网站地图

GMT+8, 2025-8-30 04:20 , Processed in 0.253295 second(s), 5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