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117|回复: 3

[科技新闻] 大厂 AI 军备赛,谁能笑到最后?

[复制链接]
  • 打卡等级:已臻大成
  • 打卡总天数:411
发表于 2025-6-29 16:0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查看更多内容,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1.webp


要说 2025 年科技圈最热的瓜,非“AI”莫属。
从国际巨头到本土大佬,几乎全世界都在围着“AI”这块香饽饽打转。
特别是国内,腾讯、快手、阿里、字节跳动等互联网大厂,仿佛集体按下了加速键,一头扎进了 AI 的战场。
这波 AI 浪潮不仅牵动了科技圈的神经,也让我们这些吃瓜群众忍不住感叹:这简直是新时代的淘金热啊!
2.webp

那么,问题来了,大厂们究竟为啥对 AI 这么上头?
归根结底,还是因为互联网红利这口锅,就快熬干了。
短视频、电商、外卖这些熟悉的老赛道,早就卷得不行,甚至有点卷不动了。
就拿快手来说,2025 年 Q1 的电商 GMV 增幅虽然还有 15.4%,但和前几年的爆发式增长相比,就显得后劲不足。
再加上全球经济放缓的现实压力,传统模式越来越难以支撑巨头们的“野心”。
3.webp

于是 ,AI 就成了那根“救命稻草”,且不仅仅是“救命稻草”,更是巨大的风口。
大模型、大算力、AIGC 听起来很烧脑,但说白了就是帮企业更聪明、更高效地赚钱。
4.webp

生产效率提高了,变现方式多样了,这赛道自然格外迷人。
更何况,像 DeepSeek 这样的后起之秀,用硬核技术和强劲的模型能力,在 2024 年一举掀翻了原有规则,让大家猛然惊觉:搞不好 AI,这饭碗都难保。
5.webp

于是,各家大厂迅速从“试试水”切换到“ALL IN”模式。
毕竟,这已经不是谁跑得快的问题了,而是跑慢了,可能连赛道都没了。
以阿里巴巴为例,从 2023 年发布通义千问,到 2025 年更新至 Qwen3 系列,阿里的 AI 之路可谓步步为营。
6.webp

研发投入方面,今年 Q1 光是砸在 AI 上的钱就高达 149.3 亿元,占总营收的 6.3%。
不仅如此,阿里还盯上了 C 端流量,试图通过 AI 助手和夸克浏览器这些“超级应用”构建自己的“护城河”。
7.webp

阿里集团 CEO 吴泳铭也曾立下军令状,称未来三年 AI 和云计算的投入将超过 3800 亿,明摆着不搞出大动静不罢休。
再看腾讯,依旧是“产品之王”的范儿。
从 2024 年的混元大模型到 2025 年上线的 AI 助手“元宝”,腾讯的打法更偏向于“技术+场景”的深度绑定。
8.webp

今年 Q1,腾讯的研发费用高达189.1亿元,占总营收的10.5%。
腾讯总裁刘炽平甚至放话,未来 AI 的资本支出占比将达到收入的“低两位数百分比”,直言不讳地告诉大家:钱都准备好了,就看 AI 能卷出多大成果。
百度作为老牌技术派,自然也不甘示弱。
早在 2023 年,百度就启动了文心大模型,今年又带来了多模态能力更强的文心 4.5 和推理模型文心 X1。
9.webp

百度的投入同样可观,今年 Q1 研发费用为 45 亿元,占总营收的 7.2%。
更重要的是,百度的 AI 应用已经深入到金融、教育和医疗等各个行业,展现出技术赋能的巨大潜力。
相比之下,字节跳动则显得更为激进。
2024 年高调发布豆包大模型后,字节迅速将 AI 渗透到内容创作、社交互动和工具应用等多个场景。
10.webp

今年甚至开启了“抢人”模式,据传,一位从阿里跳槽到字节的工程师,直接签下了八位数的年薪。
这种大手笔操作不仅在业界掀起了不小的波澜,也让大家看到了字节在人才和技术双重布局上的决心。
再说快手和美团这些“赛道玩家”,也没闲着。
快手升级了自研大模型可灵 AI 2.1,用于短视频生成和电商场景优化,而美团则把 AI 应用在物流调度和无代码工具开发上。
11.webp

美团 CEO 王兴甚至表示,自家 AI 能力已经接近 Chat GPT-4 的水平,老狐表示期待值拉满了。
不过,真金白银砸下去,能不能砸出回报,还真不好说。
目前看来,C 端的 AI 产品似乎没那么“香”,既没爆款,用户活跃度和付费意愿也差点意思。
B 端虽说行业需求旺盛,但盈利模式还需时间验证。
12.webp

还是以快手为例,可灵 AI 确实在广告和内容生成上赚了点钱,但今年 Q1 才贡献了 1.5 亿营收,和大厂们动辄上百亿的投入相比,还差得太远。
更大的问题是,这场 AI 军备赛把门槛拉得太高了。
训练一个大模型,光是算力和技术储备就能压垮一批普通公司,更别提资金了。
结果呢?创业公司直接被“劝退”,连门都进不去。
13.webp

而所谓的“大模型六小虎”这种小玩家,也不得不放弃基础模型的研发,转而在细分赛道拼命求生。
归根结底,AI 这波浪潮已经深刻改写了国内互联网行业的游戏规则。
对大厂来说,这不仅是一场技术硬实力的较量,更是一场关于未来话语权的豪赌。
从当前态势来看,阿里、腾讯、字节、百度这些巨头,通过技术、流量和资本的组合拳,基本圈好了自己的“AI 护城河”。
而市场的格局,也在悄然向“头部稳固、垂类突围”的方向发展。
14.webp

未来,大厂们的 AI 布局究竟是“烧钱换增长”,还是“真金白银的回报”,还有待观察。
但有一点可以肯定:AI 已经不是单纯的技术名词,而是互联网下半场的主旋律。
谁能在这场竞赛中占上风,谁就能在新一轮的科技浪潮中站 C 位。
  • 打卡等级:炉火纯青
  • 打卡总天数:85
发表于 2025-6-29 17:33 | 显示全部楼层
版区有您更精彩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打卡等级:炉火纯青
  • 打卡总天数:85
发表于 2025-6-29 17:34 | 显示全部楼层
版区有您更精彩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打卡等级:炉火纯青
  • 打卡总天数:75
发表于 2025-6-29 20:01 | 显示全部楼层
精品文章,优秀!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文字版|手机版|小黑屋|RSS|举报不良信息|精睿论坛 ( 鄂ICP备07005250号-1 )|网站地图

GMT+8, 2025-7-6 10:51 , Processed in 0.163832 second(s), 5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