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77|回复: 0

[心情点滴] 谁在打擦边球炒作“屏蔽生”

[复制链接]
  • 打卡等级:已臻大成
  • 打卡总天数:411
发表于 2025-5-28 11:1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查看更多内容,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近日,全国各地高考分数陆续揭晓。打开年轻人常用的社交媒体,不难看到许多考生发帖晒出成绩、分享出成绩后的个人感受。与之相伴,围绕高考成绩“屏蔽生”的讨论频繁出现。
  所谓“屏蔽生”,指的是具体成绩被查分系统屏蔽、不予显示的考生。教育部曾发布通知,要求转变简单以高考成绩评价学生、以录取分数线评价高校的做法,严禁宣传炒作“高考状元”“高考升学率”“高分考生”等概念。为避免高分考生的分数、名次被炒作,查分系统一般对省内前几十名的考生设置了屏蔽。
  考生取得出色的成绩,拥有优先选择学校、专业的权利,他们出于激动的心情,将相关信息分享给学校、老师或亲友,人们不应苛责。然而,一些学校或机构主动挖掘“屏蔽生”的身份、背景、学习经历、成长故事等信息,想方设法打“擦边球”进行宣传,甚至用各种表情符号等“黑话”来代指“屏蔽生”,就值得重视和思考了。
  过度炒作高分考生,违背了招生考试改革分类考试、综合评价、多元录取的初衷。一方面,高考虽然对于一个年轻人的前途很重要,但终究只是其学习能力的阶段性检验。考生取得好成绩固然可喜可贺,但在其未来学习、事业发展的道路上,还要经历很多挑战、接受很多考验,“一考定终身”并不符合社会现实。铺天盖地的炒作,可能会给高分考生带来错误暗示。另一方面,无论是去研究型大学、应用型大学还是职业院校,在不同层次学校学习的年轻人都值得鼓励。未来,他们不管是奔赴现代制造业,磨砺职业技能,还是紧跟社会发展潮流,在创业风口为梦想搏击,都还有很多让人生出彩的机会。将目光聚焦于少数高分考生,既不符合人才培养大局,也可能助长“内卷化”的错误观念,让年轻人成长的视野受到局限。
  扭转“简单以高考成绩评价学生”的观念,推行更加均衡、多元的教育评价,还要持之以恒、久久为功。作为阶段性的务实手段,屏蔽高分考生成绩有助于给一度甚嚣尘上的“状元热”泼一泼冷水、刹一刹车。在未来,社会各界也要想方设法通过潜移默化的引导与实际制度安排,进一步破除高分崇拜,为每一个努力拼搏的年轻人加油喝彩。
来源:中国青年报客户端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文字版|手机版|小黑屋|RSS|举报不良信息|精睿论坛 ( 鄂ICP备07005250号-1 )|网站地图

GMT+8, 2025-8-30 06:54 , Processed in 0.131225 second(s), 5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