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62|回复: 1

[心情点滴] 被「完美主义」杀死的CMU学霸,藏着教育最残酷的真相

[复制链接]
  • 打卡等级:已臻大成
  • 打卡总天数:411
发表于 2025-6-28 09:0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查看更多内容,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名校的光环人人都想拥有,但是名校高压炉般的学习压力又有多少孩子能够扛得住呢?
凌晨三点的卡耐基梅隆大学图书馆依然灯火通明,键盘敲击声与翻书声交织成密不透风的网。就在这样的深夜里,一个曾被视作 “人生赢家” 的身影,永远地定格在了寂静中。

这名成功叩开梦校大门、就读心仪专业的学生,选择用最决绝的方式,结束了自己年轻的生命。

这起悲剧再次引发我们深思:精英教育在成就荣耀的同时,也是否在压垮一些年轻的生命?我们真的了解那些完美的孩子吗?当他们陷入情绪的低谷时,我们又该如何及时察觉他们无声的崩溃?

1.webp


精英名校又一个悲剧
CMU学霸孤独离世
2019年的秋季,波尔如愿进入卡耐基梅隆大学,选择了最热门,也是竞争最激烈、学业压力最大的电气工程专业。

在卡耐基梅隆大学的前两年,他一如既往地优秀,每门课都拿到A,获得多项荣誉,还成为了助教。他是老师眼中的尖子生、同学口中的学霸。

但从第三年开始,一切都发生了变化。他的GPA从完美的4.0断崖式下跌至1.8,最终被学校处以留校察看处分。

到第六学期,他干脆不再上课,将自己封闭在校外的公寓里。朋友的消息他不再回复,教授的邮件他也一概不理。

直到今天,我们才知道在他“消失”的背后,是长时间情绪问题和心理压抑。但无论是亲人还是学校,都没有察觉他的求救信号。

2.webp


图源:@PittsburghPG

他的父母只是注意到他沉默寡言、体重增加,却未曾想到儿子可能陷入了难以自拔的情绪问题。

学校方面在察觉到他行为异常后,也没有提供任何心理干预,反而直接寄出了冷冰冰的停学通知。

为了隐瞒真实情况,波尔谎称一切顺利,还能如期毕业。即便父母因毕业时间存疑,他也只是搪塞说是学校系统出错。

不过在CMU任教的波尔父亲还是主动联系了儿子的学业顾问,他直接告诉顾问,儿子最近看起来状态不对,他担心儿子的情绪健康问题。

3.webp


图源:@PittsburghPG

但是顾问以[color=var(--weui-LINK)]FERPA《家庭教育权利和隐私法案》为由,表示不能透露任何与学生学业成绩相关的信息,甚至从未提及他的儿子已被停学。

直到2023年5月13日,在原定毕业的那天,波尔选择了自杀。

事后,父母回头翻阅邮件记录才发现,原来学校多次发出停学通知,波尔早就已经没有去上学。

波尔一直向他们隐瞒了真实状况,而自己深爱的孩子,在孤独和痛苦中沉默挣扎了这么久,自己却没听见他的求救。

4.webp


精英文化的反噬
优秀的枷锁
波尔离世后,他的父母痛指卡耐基梅隆大学在学生心理健康方面的支持远远不足。

尽管大多数大学都设有心理咨询中心,但在卡耐基梅隆这样竞争激烈的顶尖名校,这些机构形同虚设。

在一个学生的GPA连续暴跌、频繁缺课、课程停修甚至彻底失联之后,学校的反应却只是发出停学通知。

没有线下联系、没有干预评估、甚至没有联系家长及时沟通。

大学固然是学术的殿堂,但当学术被过度强调的同时学生的情感也会被过度忽视,教育也失去了原本应有的温度和责任。

另一点备受质疑的是FERPA《家庭教育权利和隐私法案》,这一法案本意是保护成年学生的隐私。

5.webp


图源:维基百科

在实际操作中,反而成为高校回避责任的工具,即使学生已经明显失联、情绪低落、学业中断,校方也以此为由,拒绝向家长透露任何关键信息。

波尔的离世和这项法案脱不开关系,在波尔父亲主动表达对儿子状态的担忧时,如果当时能够更坦诚地沟通,哪怕只是一句警示,也许家人就能及时伸出援手,避免悲剧发生。

波尔的悲剧也撕开了名校生表面光鲜下的阴影,所谓的精英文化背后其实潜藏着一种深层的压迫。

卡耐基梅隆大学是出了名的学术竞争激烈,学习压力大的名校,所有学生都在这样的学术高压锅中内卷。

6.webp


图源:小红书

而且这些精英名校生大多自尊心较强,心理问题常常被看作是失败者或者软弱者才会遇到的事。

正是如此,名校生的心理问题往往难以发觉,一旦发现就已经是悲剧收场。

对于波尔这样近乎完美的学生来说,承认自己需要帮助本身就很困难,所以他们宁可独自崩溃,也不愿在他人面前展现脆弱。

这种心理状态,心理学称为maladaptive perfectionism[color=var(--weui-LINK)]不良完美主义

像波尔这样的名校生,从小优秀,对自己要求非常高,对完美有着超乎常人的执念,他们不接受失败,不敢承认软弱。

7.webp



在卡耐基梅隆大学这样的精英大学中,这种文化不断侵蚀着一个个尚未成熟的心灵。

波尔不是突然崩溃,而是长期活在一个名为“优秀”的精神枷锁里,直到再也撑不下去。

8.webp


成绩断崖式下滑
别忽视孩子的求救
在波尔的悲剧中,最令人心碎的细节之一,莫过于他从GPA满分4.0跌至1.8的转变。

这不仅仅是一次成绩的下滑,更是一个年轻人心理状态从正常到反常的剧变。

一直以来,很多家长、老师认为孩子成绩下降,是因为他们学习不认真、考试粗心大意造成的。

但越来越多的研究显示,成绩滑坡并不只是由学习方法或努力程度决定,更可能是心理健康亮起红灯的早期信号。

一项针对2001至2009年间高中生的研究发现,GPA的变化和抑郁症状密切相关。

研究者重点考察了学生是否经历过两种类型的抑郁症状:一是至少连续两周感到悲伤,二是对日常活动失去兴趣。

9.webp


图源:ideas.repec.org

结果发现,即使学生的日常行为看似正常,长期处于低落情绪中的学生,他们的GPA也会显著下降,平均下滑幅度达到0.1分。

这种由情绪低落引发的成绩波动,甚至超过了自杀意念或自残计划等更严重心理症状对GPA的影响。

这说明了,哪怕没有激烈的情绪行为表现,长期的、被压抑的抑郁情绪本身就足以对孩子的学习能力、专注力与学业结果造成较大的破坏性影响。

研究还发现,持续的悲伤情绪会明显降低学生获得A级成绩的可能性,同时获得C级或以下成绩的可能性提高了15%以上。

无论是匹配样本分析,还是采用[color=var(--weui-LINK)]工具变量模型,研究结果均表现出一致性,这都进一步支持了一个重要结论:抑郁情绪对学业成绩具有因果性负面影响。

10.webp



当我们看到孩子成绩起伏波动时,不能只盯着分数本身,更不能简单归因于不用功。造成成绩下滑背后的心理状态,可能是真正的根源。

成绩变化,可能是孩子发出的无声求救。每一次成绩的下滑的背后,可能是孩子在默默挣扎。

尤其是在这个心理问题日益高发的时代,青少年的情绪波动比过去更复杂、更隐蔽。

他们的困惑和痛苦,常常不会直接表达,而是通过学习状态变差、成绩下滑、突然沉默这样的方式表现出来。

如果我们仍然只盯着分数评判一个孩子的价值,只靠努力不够解释一切问题,就会错过最宝贵的干预时机。

帮助一个孩子走出阴影,可能不会立刻换来高分或荣誉,但它能换来真正的成长和生命的延续。

我们需要做的是在成绩之外,看到那个正在沉默中挣扎的孩子,然后告诉他们:你可以不完美,也值得被接住。
  • 打卡等级:已臻大成
  • 打卡总天数:411
发表于 2025-6-28 09:24 | 显示全部楼层
名校光环下心理关怀缺失,成绩下滑或是求救信号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文字版|手机版|小黑屋|RSS|举报不良信息|精睿论坛 ( 鄂ICP备07005250号-1 )|网站地图

GMT+8, 2025-8-30 05:29 , Processed in 0.191987 second(s), 5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