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136|回复: 1

[汽车资讯] 雷军反思:我们不能再把自己当成“一年级新生”

[复制链接]
  • 打卡等级:已臻大成
  • 打卡总天数:411
发表于 2025-6-27 14:2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查看更多内容,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1.webp

图源:视觉中国

文丨雅萱  
编辑丨叶锦言
出品丨深网·腾讯新闻小满工作室
“前期我们的压力还是挺大的,因为大家对小米YU7的期望值很高,没想到两分钟大定19.6万,锁单12.2万。”小米创始人雷军在6月26日一个小范围沟通会上表示。
小米YU7的锁单量超出雷军预期的原因之一是,YU7的价格,标准版起售价25.35万元,比2025款特斯拉Model Y的后轮驱动首发版(官方指导价26.35万元)便宜了1万元。YU7的Pro版起售价27.99万元,比2025款特斯拉Model Y长续航全轮驱动首发版(官方指导价30.35万元)便宜2.36万元。
20万元-30万元,是消费者关注度最高,也是新能源汽车品牌竞争最激烈的价格带。在这个价格段内,聚集着Model Y、智界R7、乐道L60、理想L6,极氪7X、阿维塔07、全新智己LS6和即将上市的理想纯电SUV理想i6等多款车型。
对于行业竞争,雷军表示,中国企业在中低端市场具有明显优势,但真正的挑战在于向高端市场突破。
发布会后,雷军就近期小米一些有争议的问题进行了回应,以下是线下交流实录,在不改变原意的情况下有删节:
问:今年车企价格战仍在持续,您如何看这种竞争?
雷军:小米积极响应国家主管部门关于“反内卷”的号召,小米在供应链管理方面严格落实60天内付款的要求,切实保障供应商权益。“反内卷”的关键在于三个方面:一是坚持科技创新,加大研发投入;二是严控产品质量,提升用户信赖;三是坚定高端引领,敢于跟全球顶级车企亮剑。只要开始追赶,我们就走在赢的路上。
同时,在市场竞争中,小米汽车坚持不打价格战,而要通过提升产品品质和技术含量向高端市场迈进,以更高的标准要求自身发展,坚决贯彻落实主管部门的政策导向。
中国企业在中低端市场具有明显优势,但真正的难点在于怎么向高端挺进,怎么能够跟世界级的车企同场竞技。我们进入汽车这个市场的时候,就定了对标保时捷和特斯拉的高目标。
虽然小米汽车是“六边形战士”,但在某些关键维度上仍有提升空间。比如,机械素质、高端化,做出媲美保时捷、法拉利那种豪华感和舒适感。我相信在未来几年,中国汽车工业还会进一步往前挺进。
问:小米做手机时,为“发烧而生”的口号很知名,但小米手机后来也遭遇了销量下滑的境况,小米汽车如何避免这种状况?
雷军:小米刚进入汽车行业1年零3个月,能否持续做好,我不敢百分百保证。但小米创业15年了,在每个方位都在补短板。过去五六年,小米能力的提升是肉眼可见的。小米10周年时,小米进行半年的反思,提出从机会驱动转能力驱动,全方位重视能力建设。第一个任务就是先投1000亿在研发上,效果立竿见影。
有个别同行误解小米是靠营销赢的,但在产品研发、质量、设计等每个维度,小米都是领先的。我每天也在反思小米还有很多不足,我觉得最重要的是,要把小米能力建设放在首位。
小米之所以能在4个月内交付了25万辆车,是因为小米有制造管理能力,毕竟我们在制造业里面干了这么多年。
问:小米汽车的热度越高,遇到一点负面就会被无限放大,您怎么看这个问题,有哪些反思?
雷军:小米所面临的舆论环境是,哪家企业有流量哪家企业就备受关注,这是自媒体和流量时代带来的现实挑战。面对这样的形势,小米要做好两件事:一是谨言慎行,每一句话都要准确、稳妥,同时把产品和核心技术做好,因为任何小问题都可能被放大,必须以更高的标准要求自己;二是要坚持走科技创新、高端化引领的发展路径,在关键技术领域做到真正领先,取得行业公认的成绩。
回顾进入汽车行业这4年,特别是产品发布以来的103天,感触很深。之前我在内部的一次讲话被泄露出去,引发了不小争议。小米去年卖了13万辆车,仅相当于比亚迪一周的销量,小米在造车领域还只是“一年级新生”。我原本以为大家能对小米造车多一些理解和包容,没想到外界对小米汽车的期待很高。
这件事之后,我也在反思,我们不能再把自己当成新手,而是要以重点车企的标准来要求自己。过去小米汽车自我定位不够高,现在我们要转变心态,高标准、严要求,才能赢得更多认可。
问:小米YU7上市会不会影响SU7的销量?
雷军:我们在内部也曾担心,YU7发布后会影响SU7的销量,但我个人比较有信心。因为喜欢轿车和喜欢SUV的用户群体虽有重合,但本质上是两类人:有人更看重驾驶感受和操控性,自然偏爱轿车;也有人更在意空间,倾向于SUV。SU7和YU7都有各自的忠实用户。
以这个月为例,YU7发布初期,我们对SU7新增订单的预估比较保守,只预计了1万台左右,但实际上我们已经连续三次上调预测,最终调整到了13,000到14,000台之间。这种增长势头是非常惊人的,我对SU7表现还是很有信心的。
问:小米自研芯片何时能用到小米汽车上?
雷军:做芯片是一个周期很长的事情,通常需要三到四年。说实话,在研发玄戒O1时,我们完全没想到它的表现会这么出色,所以我们也没敢规划太多的备货量,原本只计划用在四款产品上。我特别要感谢朱丹(小米副总裁以及玄戒芯片的负责人)带领的芯片团队,为小米立下了汗马功劳。我自己也在用搭载玄戒O1的手机,体验非常好。
第一代玄戒O1主要是为了验证技术,所以我们几款搭载该芯片的手机和平板备货都比较少,也引发了一些误解,有人说“卖不动”,这是误解。下一步我们会自研四合一的预控制器,目的是掌握核心技术,为后续小米自研芯片上车做好准备。
  • 打卡等级:已臻大成
  • 打卡总天数:475
发表于 2025-6-27 15:00 | 显示全部楼层
感谢分享!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文字版|手机版|小黑屋|RSS|举报不良信息|精睿论坛 ( 鄂ICP备07005250号-1 )|网站地图

GMT+8, 2025-7-19 10:10 , Processed in 0.142023 second(s), 5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