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89|回复: 0

[心情点滴] 院士专访 I 东方理工的“院士吸引力”:为何学术大牛纷纷选择这所新大学?

[复制链接]
  • 打卡等级:已臻大成
  • 打卡总天数:411
发表于 2025-6-25 17:0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查看更多内容,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1.webp
2.webp

科学无国界,但科学家有祖国。


20世纪50年代,华罗庚在归国邮轮上写下“梁园虽好,非久居之乡”时,中国科技正经历着从零到一的艰难突破。


以103计算机、原子弹、“东方红一号”卫星为代表的里程碑,不仅改写了国家命运,更铸就了“两弹一星”精神这一永恒的精神坐标,鼓舞着数代人投身于攀登科学高峰、建设祖国的洪流。


历史总是惊人地相似。如今,在长三角创新高地,一个引人瞩目的现象正在发生:


陈掌星、孙学良、金大勇等16位院士集体加盟东方理工大学——


这所筹建五年的新型研究型大学,已正式签约100位全职教学科研型教师,其中53人具有全球TOP200院校任职经历,国家级人才占比高达52%。




作者 | 杜一兰

 编辑 | 木   木

图 | 东方理工大学





究竟是什么吸引这些顶尖科学家放弃国际顶尖实验室?作为中国高等教育改革的试验田,东方理工大学如何实现“高起点、小而精、国际化”的办学承诺?


在东方理工大学首届本科生招生启动之际,红星教育传媒·橡树实验室专访了陈掌星、金大勇两位院士,他们揭开这所“科学家理想国”的办学密码:


不是要复制另一个MIT,而是要打造属于中国的学术创新范式,让东方理工大学能成为世界一流大学,培养具有创新精神的行业引领者,推动社会进步。






从“芯片首富”到“院士天团”

东方理工的造梦者与追梦人





谈到东方理工大学,就不得不提韦尔股份(豪威集团)董事长虞仁荣。他作为我国的“芯片首富、中国首善”,于2020年6月提出在家乡宁波捐资创建一所高水平大学,即东方理工大学。


随后,即2020年8月,虞仁荣与宁波市政府签署合作办学框架协议;次年1月,宁波市人民政府与虞仁荣合作办学项目筹建办公室成立;2022年12月,东方理工大学举行校园开工奠基仪式。


3.webp

中国科学院院士、东方理工大学校长陈十一


与此同时,东方理工大学迎来重磅人物——中国科学院院士陈十一为首任校长。


在陈十一的带领下,东方理工大学吸引了多名“学术大咖”加盟,建立了一支高水平的师资队伍,学校已引进全职院士16人,国家级人才52人,而陈掌星、金大勇均是其中一员。


“我来自江西农村,是个江西老表。高三那一年我是在牛背上度过的。” 陈掌星告诉橡树实验室,1979年,他考入江西大学计算数学本科,一个五六万人的乡,才出了他一个大学生。


1983年,陈掌星以总分第一名的成绩考入西安交通大学计算数学硕士班。1986年,陈掌星远渡重洋,去美国攻读石油和天然气工程专业的博士,博士后出站后,他先后在美国德州农工大学、美孚石油公司、美国南卫理公会大学工作任职。


一路走来,当年的“放牛娃”,如今已是国际著名科学家,在国际计算数学、非常规油气、石油工程、水制氢领域颇有建树。


同时他还是中国工程院外籍院士、美国国家工程院院士、加拿大皇家科学院院士、加拿大工程院院士、加拿大工程研究院院士、欧盟科学院院士等“六院院士”,获得世界石油学会(SPE)最高成就奖、“Killam”最高研究奖、加拿大最高科技奖等多项殊荣。


4.webp

中国工程院外籍院士陈掌星


2022年12月,陈掌星受陈十一邀请,全职加入东方理工大学,是学校创校讲席教授之一。谈及加入东方理工大学的初衷,陈掌星满怀信心地说道:


“我是慕名而来,想和陈校长(陈十一)他们一起创造一所世界一流大学。”


和陈掌星一样,金大勇也是受陈十一邀请加入东方理工大学,希望共建一所新的世界一流大学。


金大勇把这次选择比喻成“良禽折木而栖”。在他看来,宁波经济发达,有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但是高等教育跟不上城市的发展,缺少好大学。因此在宁波创办东方理工大学,不仅能够促进城市高质量发展,推动社会进步,对他自己而言也是一个很好的机会。


5.webp

澳大利亚工程院院士金大勇


金大勇1979 年2月生于辽宁阜新,于2003年远赴澳大利亚求学,博士毕业后就一直在澳大利亚工作,相继在麦考瑞大学、悉尼科技大学等高校任职。他的研究领域涵盖生物光子学、纳米光学、仪器工程、生物芯片等,成就斐然。


公开资料显示,金大勇于2015年成为悉尼科技大学终身教授,并于2017年晋升为杰出教授。曾先后组建了澳大利亚生物医学器件与技术转化中心,中澳科技部资助的便携式体外诊断技术联合研究中心。已发表论文200余篇,包括Nature及其子刊30余篇。2021—2023年连续入选爱思唯尔全球0.1%高被引学者。申请国际专利7项。先后主持或负责各类重大科研项目20项,累计获资助约3.1亿元。


目前,金大勇是澳大利亚工程院院士,桂冠学者,美国医学与生物工程学会会士,中国光学工程学会会士、常务理事。


他坦言,东方理工大学的创新性和国际化对他非常有吸引力,“虽然是一所新大学,但集合了全球顶尖的学术资源。”






“小而精”的破局者

致力于突破“卡脖子”难题





当ChatGPT重构全球知识生产范式,当半导体产业成为大国博弈焦点,中国高等教育正在经历一场静水深流的变革。


6月22日,作为这场变革的先锋样本,东方理工大学发布了招生章程,正式启动首届本科生招生——这所诞生于长三角创新腹地的新型研究型大学,以70个本科生名额和颠覆性培养方案,向传统教育模式发起挑战。


学校的招生简章里,暗藏了服务国家“卡脖子”领域的清晰路径——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人工智能方向):直指AIGT时代核心算法研发;


电子科学与技术(集成电路方向):对接长三角芯片产业人才缺口;


智能制造工程:响应新型工业化战略需求;


数理基础科学:构建原始创新“蓄水池”。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第一学年不分专业,进行通识教育、强化数理基础、提升人工智能素养;在第一学年末开始选择专业,且所有专业采用中英文双语教学。


这些都与东方理工大学对自己的定位不谋而合:即以服务国家发展、推动社会进步为使命,强化基础研究、聚焦前沿交叉、突出工程技术。


6.webp

东方理工大学校内场景


更值得关注的是,东方理工首届本科生不仅4年学费全免,还有院士当导师,院士亲自指导他们学习、科研与职业发展。


陈掌星表示,他会亲自带本科生,会给学生上人工智能相关的课程。不仅如此,他还是东方理工大学四明书院的院长,对于这个新身份,他的理解是“育人”重于“育才”:“我希望东方理工的学生是真正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尤其是身体素质和心理能力。除了扎实的知识,他们首先应该是一个健全的人,懂得感恩。心中有爱,眼中有光。”


金大勇也透露,如果首届本科生对用人工智能研究新的生物医学技术感兴趣,也会亲自指导。


事实上,尽管首届本科生要到9月份才入校,但得益于学校、政府、国家政策的支持,东方理工大学教授的科技创新工作已经展开,产出了一批高水平科研成果。


金大勇表示,在光电工程、光学机械工程方面已经建立起一支非常强的小团队,去年,该团队还牵头建设了细胞器精准诊疗浙江省工程研究中心。


据悉,该研究中心正在打造一个以纳米尺度、亚细胞器级技术研究与转化为核心的国内一流、国际领先的省级工程平台,把医学诊断和药物靶向带入亚细胞器精准诊疗时代,研究范围涵盖生物新材料、靶向创新药、高端医疗器械与医疗人工智能领域,多项核心技术具有原创性。


“预计在2027年我们这支团队肯定会有一系列科研上的突破。”金大勇说。


陈掌星透露,经过两三年的发展,他已经组建起30多人的团队,团队成员包括来自国内外各个高校的研究生、博士生、博士后等。目前其团队已经和中国石化、中国石油、中国海油以及宁波当地的石化企业合作,获得来自学校、市里、省上及国家提供的经费上亿元。


“本科阶段就给学生提供实习机会!”陈掌星表示,学校有一流的实验室,会将国际先进的教学理念、科研经验跟国内融合起来,还会给学生提供很好的实习机会,包括去知名企业以及国外培训实习等等,实现国内国外资源共享。


最新消息显示,6月3日,浙江省科学技术厅公布2024年全省重点实验室认定结果,东方理工大学工学部讲席教授、中国工程院外籍院士、加拿大皇家科学院、加拿大工程院院士孙学良领衔申报的“全省全固态动力电池技术与应用重点实验室”成功获批。


该实验室致力于打造浙江省乃至全国一流的全固态电池研发高地与创新策源地,推动核心技术自主可控,突破产业化“卡脖子”难题。


在陈掌星、金大勇等人的共同努力下,东方理工大学取得了一系列重要成果。






从实验室到产业生态

东方理工的协同创新范式





当全球科技竞争进入“创新共同体”时代,东方理工大学正以独特的“四创三制三化”(创知、创新、创造、创业;学分制、书院制、导师制;个性化、国际化、数智化)机制,构建人才培养与科研转化的闭环系统。


短短两年间,这所年轻高校已悄然完成从单点突破到生态布局的关键跃迁。


2022年,在教育部支持下,东方理工大学启动联培博士生招生,相继和上海交通大学、香港理工大学、英国华威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达成合作,联合培养拔尖科技创新人才。


自2022年以来,学校已招收联培博士生三届共243人,预计2025级招收210人。


这种“学术混血”模式,或将成为破解“卡脖子”领域人才断层的新解。


7.webp

东方理工大学校内场景


目前,东方理工大学已获批省级科研平台5个,累计获得科研经费23.7亿元。此前,“宁波发布”2024年8月7日消息显示,浙江省科技厅印发通知公布2023年第二批全省重点实验室认定结果,其中依托于东方理工大学,由宁波数字孪生(东方理工)研究院、浙江极氪汽车研究开发有限公司共同建设的“全省工业智能与数字孪生重点实验室”上榜。


省级工业智能与数字孪生重点实验室的获批,揭示了该校科研投入的精准逻辑。


今年5月,东方理工大学与宁波市鄞州区人民政府举行签订仪式,双方合作共建宁波低空经济创新研究院,标志着校地合作进入深水区。双方将依托宁波鄞州经济、产业、区位、政策等优势及东方理工在科学研究、人才培养、国际合作、成果转化、产业孵化等方面的资源,围绕低空经济前沿技术领域,在鄞州区共同建设集“研发-转化-孵化”于一体的研究院,将其打造成为省市低空经济人才引育高地、科技创新高地、技术服务高地和产业孵化高地。


展望未来,如何培养创新领军人才,陈掌星、金大勇也有独到的见解。


陈掌星认为,首先需要培养学生扎实的基础知识,其次要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不仅要埋头苦干,还要抬起头来看路,“我们培养的学生必须是未来行业的引领者,如果学生想当科学家,学校也会提供很好的深造机会。”


在金大勇看来,希望培养出会做事、有专业技能的学生,同时能够独立思考,能找到自己的研究方向或者职业方向。同时他认为,学生一定要有好的沟通能力,尽管是理工科学校,也希望学生具备人文素质,心中有大爱。希望20年后,从东方理工大学走出去的学生,能成为获得诺贝尔奖的科学家。”


党的二十大报告确立到2035年建成教育强国的奋斗目标,强调教育、科技、人才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要求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


如今,东方理工大学的成立,紧紧围绕国家战略和经济社会发展急需,大力推进科教融汇、产教融合,集聚一流师资,打造一流学科,培养拔尖创新人才,推动社会进步。正如陈十一所述:


“东方理工的诞生,是新时代赋予的机遇。一个自立自强的中国,需要一个敢于改革创新、勇于攀登高峰的大学;一个创新驱动的时代,呼唤一批兼具家国情怀与全球视野的英才。”








8.gif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文字版|手机版|小黑屋|RSS|举报不良信息|精睿论坛 ( 鄂ICP备07005250号-1 )|网站地图

GMT+8, 2025-8-30 04:25 , Processed in 0.158860 second(s), 5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