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167|回复: 1

[综艺大观] 填补行业空白,北京在全国率先推出安宁疗护服务标准

[复制链接]
  • 打卡等级:已臻大成
  • 打卡总天数:411
发表于 2025-6-24 18:5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查看更多内容,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新京报讯(记者陈琳)在生命的终章,安宁疗护是守护尊严与温度的最后灯塔。近日,北京市地方标准《医疗机构安宁疗护服务规范》(以下简称《规范》)正式实施,为全国医疗机构安宁疗护服务标准化建设树起新标杆。

北京作为超大城市,目前超过60岁的老年人口达514万,占比23.5%,已迈入中度老龄社会,人们对生命质量的追求从生存延伸至生命末期的尊严守护。2023年,北京市全域纳入国家安宁疗护试点,近百家医疗机构开设安宁疗护科,1100余张床位构建起三级联动服务网络。
然而,服务标准不统一、操作流程不规范等问题亟待破解。北京市市场监管部门支持市卫生健康部门,具体由北京老年医院开展全市调研,并牵头开展标准创制,经多轮论证打磨、广泛征求意见,历经两年攻坚,最终推出这项填补行业空白的地方标准,率先为全国安宁疗护服务提供“北京方案”。
《规范》从“硬门槛”到“软服务”完善全链条标准规范。在机构资质方面,明确要求临终关怀执业登记,确保服务专业性;人才队伍实行“核心+补充”模式,以执业医护为核心,配备康复医师、精神科医师、医务社工等专业力量,打造多学科服务矩阵。硬件设施方面,从5平方米/床的住院空间到隔帘隐私保护,从基础护理设备到智能监测系统,全方位保障患者舒适体验。服务流程贯穿门诊咨询、入院评估、个性化方案制定、症状综合干预全流程,创新性融合中西医诊疗与自然医学疗法,实现“身体-心理-精神”的三维照护。
《规范》突出三大亮点,在全国首次将医务社工纳入核心服务团队,构建“医-护-社”协同模式,开创多学科联动先河;强调“患者及家属共同决策”机制,让生命末期的选择权与知情权回归家庭;突破性融合中医药适宜技术、冥想疗法等特色手段,形成中西医结合的“北京特色”安宁疗护方案。这些创新举措为全国安宁疗护标准化建设提供了可复制、可推广的实践样本。
为推动标准落地见效,北京市构建“培训-协作-迭代”三维实施体系。市场监管与卫健部门联合开展覆盖全市的宣贯培训,打造专业化服务队伍;建立区域服务联盟,推动优质资源共享与经验互鉴;同步启动标准实施效果动态评估,确保《规范》与时俱进。此外,财政资金、人才培养等配套政策持续加码,为安宁疗护服务高质量发展保驾护航。
编辑 刘梦婕
校对 柳宝庆
  • 打卡等级:已臻大成
  • 打卡总天数:411
发表于 2025-6-24 20:20 | 显示全部楼层
标准实施效果会如何?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文字版|手机版|小黑屋|RSS|举报不良信息|精睿论坛 ( 鄂ICP备07005250号-1 )|网站地图

GMT+8, 2025-7-19 14:46 , Processed in 0.155191 second(s), 4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