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ID35627
注册时间2008-4-26
最后登录1970-1-1
在线时间 小时
听众
收听
性别保密
阅读权限75
|
马上注册,查看更多内容,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内地家长别做梦了,华侨生联考低分捡漏时代结束了!
前段时间,华侨生联考分数正式出炉!当天就有考生发帖表示,自己634分,不知道去哪里读书。
这可不是凡尔赛,今年华侨生联考文史类本科最低录取线飙升至430分,理工类更是达到了460分,相较去年分别上涨65分和70分。
重点院校的分数线更是达到了510分、560分的高门槛,甚至超过内地高考一本线。
华侨生联考进入全新的内卷时代,过去能够稳上985的分数,可能今年连本科都没有机会了...
01
— 湾妈看世界 —
分数线暴涨
十年来涨幅最大记录
2025年联考本科批次分数线出炉后,几乎所有批次、所有类别都出现大幅上调,涨幅远远超出预期。
普通类本科文史类最低录取控制线从2024年的365分提高到430分,整整涨了65分,涨幅达17.8%;
理工类则从390分提高到460分,涨了70分,涨幅达到17.9%。
重点院校的高分线涨幅更惊人:理工类高分线由去年510分升至560分;文史类高分线由465分涨至510分。
而作为一向兜底的艺术、体育、预科类分数线,也纷纷大幅上涨。
艺术、体育类文史和理工类的分数线从2024年的265/290分统一涨到330/360分;
预科线提升至410/440分,个别名校如暨南大学更是抬高到文史类490分、理工类540分,几乎追平普通高考的211录取门槛。
分数线的突飞猛进,让不少原本心态轻松的考生措手不及。许多去年能上本科的分数,今年甚至连预科都难进。
更何况高分不等于安全,低分更是举步维艰。除了分数线飞涨,今年的整体录取率可能首次跌破53%,创三年新低。
从实际数据来看,仅凭分数很难难判断胜负,真正决定命运的,是在全体考生中的排位。根据今年的情况,
普通本科线:
文史类:430分 ≈ 排在第2,900名左右
理工类:460分 ≈ 排在第3,800名左右
重点高分线:
文史类:510分 ≈ 排在第1,355名左右
理工类:560分 ≈ 排在第1,862名左右
同样是430分,2024年还能够稳进本科,到了2025年却只能算刚刚过线,真正能否被录取还要看排位。
02
— 湾妈看世界 —
2025华侨生联考
低分上名校的红利结束
录取分数线涨幅如此之高,其实并不让人意外。
今年华侨生联考报名人数达到11,882人,相比2024年的10,320人,增长15.1%,增幅为历年之最。
更关键的是,这一增长几乎完全由“港籍生”贡献。
1.“双非港宝”,全面进入联考高峰期
据统计,2025年考生中香港身份考生占比高达82.4%(9839人),其中绝大多数是“双非港宝”。
他们的父母都是内地人,却在香港出生、拥有香港身份。
这背后正是2006-2012年“赴港产子潮”带来的直接影响。当时香港实施自由行政策后,不少内地中产及高知家庭选择赴港生子。
如今,这批孩子正值高中,全面进入联考主战场。但是要注意,2025年并不是高峰,而只是“起点”。
根据人口数据,“双非港宝”出生高峰出现在2011年,意味着接下来的5年内联考报名人数依然会持续上升,竞争将持续白热化。
2.香港身份催热赛道,联考成为新选项
报名人数激增的另一重要推手,是香港推出的高才、优才计划,吸引大批内地家庭赴港。
2022年起,香港陆续推出一系列吸引人才的身份政策,这些政策大大降低了高知家庭获取香港身份的门槛。
香港身份再加上联考制度,这些家庭取得了双重教育优势。原本计划走国际路线、香港DSE或内地高考的学生群体,正在大量转向华侨生联考。
2025年只是入场的开始,真正的拥挤在2026-2030年。
3.招生名额有增加,但僧多粥少
报考人数猛涨,但录取名额却没有大幅增加,使得华侨生联考这条赛道越来越拥挤。
虽然2025年新增了26所联考招生院校,但大多数为普通本科或地方高校,对头部名校的竞争缓解有限。
截至目前,全国39所985高校中,除国防科大外,全部参与了港澳台联考招生。
但是这些重点高校的计划招生人数变化非常小,而考生却猛涨不止,直接导致录取率急剧下滑。
据统计2022年985高校录取率为20.23%;2023年为13.76%;2024年跌至9.82%;按照目前趋势,2025年可能首次跌破8%。
这意味着,原本依靠身份优势、以中等分数上985的路径已经不再现实。
低分高录的窗口正在迅速关闭,真正具备学术实力和备考投入的学生,才有可能脱颖而出。
03
— 湾妈看世界 —
华侨生联考
还值得选择吗
2025年华侨生联考的分数线普遍上涨,不少家长开始担心:“是不是这条路也卷起来了?还值得走吗?”
其实答案没那么绝对,联考值不值得选,关键要看和谁比较。
对于内地的家长来说,高考生和华侨生联考的难度根本不是一个级别的竞争。
2025年普通高考报名人数:1335万
2025年华侨生联考报名人数:11939人
两者之间的差距可不是一星半点,毫无疑问,华侨生联考的对手要比高考少了1300倍!
而且,考试内容和形式也完全不同。
华侨生联考的题目,大部分都是基础知识,70%是初中内容,30%是高中内容,高中部分的难度也只是课本例题的水平,几乎没有太复杂的压轴题。
理科考:语文、数学、英语、物理、化学(不考生物)
文科考:语文、数学、英语、历史、地理(不考政治)
这就意味着,比起高考,联考更好准备,压力也小很多。
从录取分数来看,在联考中只要考到文科430分左右,理科460分左右,就可以被本科录取。
如果没达到分数线,还有一些大学提供预科课程,等于说退路也安排好了。
无论从哪个角度来看,通过华侨生联考上本科甚至好大学的几率远高于高考。
04
— 湾妈看世界 —
华侨生联考也在“收紧”
两手准备才是上策
华侨生联考的优势很明显,但是,我们也要认识到华侨生联考的赛道也在收窄。2025年起,有两条新规定特别值得注意:
1.高校在校生不能再参加联考
也就是说,如果你已经被大学录取、休学、或者还在大学读书,就不能“回头”参加联考。这堵住了一些“高考+联考双保险”的操作空间。
2.海外学历审核更严格
以后,拿国外学历报考联考,必须出具中国驻外使领馆的认证书,而且必须是“学历教育”,短期课程不算。这是为了防止有人靠刷身份走捷径。
这些政策都说明华侨生联考这条路,也在变得规范化、严格化。靠身份“低分捡漏”的时代正在过去,未来想要获得这个考试的红利将会越来越少。
在这个不确定性不断增加的时代,押注单一路径的风险越来越高,而多元升学通道的布局,才是理性家庭的最优解。
现在越来越多家长已经意识到:身份规划,要走在教育规划前面。
一个香港身份,不只是华侨生联考的入场券,更是打开DSE考试、国际升学等多元化升学出口的关键。
在政策变化越来越频繁的今天,只有提前规划、双线准备,才能在风向突变时稳住阵脚,才能在教育红利窗口关上之前稳稳上车。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