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35|回复: 0

[心情点滴] 高考还是留学,回首人生十字路口,可曾后悔?

[复制链接]
  • 打卡等级:已臻大成
  • 打卡总天数:411
发表于 2025-5-28 11:1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查看更多内容,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1.png

[img=20,auto]https://bbs.vc52.cn/[/img]
[img=20,auto]https://bbs.vc52.cn/[/img]
[img=20,auto]https://bbs.vc52.cn/[/img]
[img=20,auto]https://bbs.vc52.cn/[/img]
[img=20,auto]https://bbs.vc52.cn/[/img]
[img=20,auto]https://bbs.vc52.cn/[/img]
[img=20,auto]https://bbs.vc52.cn/[/img]
[img=20,auto]https://bbs.vc52.cn/[/img]
[img=20,auto]https://bbs.vc52.cn/[/img]
[img=20,auto]https://bbs.vc52.cn/[/img]
[img=20,auto]https://bbs.vc52.cn/[/img]
[img=20,auto]https://bbs.vc52.cn/[/img]
[img=20,auto]https://bbs.vc52.cn/[/img]
[img=20,auto]https://bbs.vc52.cn/[/img]
[img=20,auto]https://bbs.vc52.cn/[/img]
[img=20,auto]https://bbs.vc52.cn/[/img]
[img=20,auto]https://bbs.vc52.cn/[/img]
2.webp

[img=20,auto]https://bbs.vc52.cn/[/img]
[img=20,auto]https://bbs.vc52.cn/[/img]
[img=20,auto]https://bbs.vc52.cn/[/img]
[img=20,auto]https://bbs.vc52.cn/[/img]
[img=20,auto]https://bbs.vc52.cn/[/img]
[img=20,auto]https://bbs.vc52.cn/[/img]
[img=20,auto]https://bbs.vc52.cn/[/img]
[img=20,auto]https://bbs.vc52.cn/[/img]
[img=20,auto]https://bbs.vc52.cn/[/img]
[img=20,auto]https://bbs.vc52.cn/[/img]
[img=20,auto]https://bbs.vc52.cn/[/img]
[img=20,auto]https://bbs.vc52.cn/[/img]
[img=20,auto]https://bbs.vc52.cn/[/img]
[img=20,auto]https://bbs.vc52.cn/[/img]
[img=20,auto]https://bbs.vc52.cn/[/img]
[img=20,auto]https://bbs.vc52.cn/[/img]
[img=20,auto]https://bbs.vc52.cn/[/img]
[img=20,auto]https://bbs.vc52.cn/[/img]

高考或留学,从来不是非此即彼的单选题。


内容合作 | 微信号:waitan2022

邮箱:tbeducation@daznet.cn



文|Joshua  编丨Sherry
 
举国关注的高考落下帷幕,一千三百多万孩子选择参加高考,留在国内发展。还有一两万孩子高中毕业选择出国,远赴海外上学。


多年以后,他们中的一部分人应该会回想起这个十字路口,有些人会庆幸幸好自己选择了这条路,但也一定会有相当数量的人后悔,当初没选另一条路,可能还会把现在的不愉快归咎于当初选择的错误。


人生不是打游戏,没法回到从前,换条路试试,尤其在现如今,国内外局势瞬息万变的时代,高考还是留学,这个人生的十字路口的转向,将可能带来非常不一样的结局。


3.webp

后悔留学的那些人

 
留学生后悔选了留学没有参加高考,大多是因为在外国的学习、工作和生活中过得不如意,而被迫回国重新开始。


而留学生的父母后悔孩子选择留学,往往是因为投资回报率不高,或者孩子在外面染病了、学坏了、被骗了,甚至去世了。


WholeRen教育集团通过随机选取1,000名学生在2022年3月和2023年3月被开除的中国留学生,分析他们的数据后发现:有47.9%是由于学术不诚实、46.3%学习成绩不佳。

 
此外,还有因家里断供读了一半没钱交学费,被迫回家的孩子,这些人也数量不少,我们常常可以在社交媒体上看到他们的故事。


而这些最终完不成学业的孩子,一部分可能会换个国家、换个学校再读,还有一部分则会直接回国,在二十多岁的年纪重新拿起高中课本参加高考了。


4.webp



折腾这么大一圈,一大笔钱打了水漂,耽误几年时间,许多努力都白费了,面子上也过不去,怎么可能一点儿不后悔?
 
为此,我采访了两位有此经历的当事人。一位是留学生,一位是留学生家长。
 
这位上海的留学生经历很有代表性,他没有戏剧化的旷课堕落、经济窘困、作弊造假、歧视压榨、坏人伤害,他就是一直很努力,却还是适应不好。



他回忆道:“我托福100+,国内也是在国际高中里读了三年才去美国的,但我还是觉得全英文的课堂压力好大,听课、写作、上课发言都很困难,这让我感到丢脸和焦虑。


而更难过的时刻来自课后,我能跟周围几间宿舍里的外国室友们说些平常的话,但我们彼此都深知自己融不进对方的圈子,三观不一致,更无法交心,这也让我觉得非常孤单。于是只有混在中国留学生圈子里,这样一来,英语就更得不到锻炼了。
 
最后让我不得不回来的原因是因为挂科了,当老师考的内容跟TA给的范围一致时,我还能靠重点复习勉强过关,但只要差异较大,我就完全不行了,我感到自己已经很努力了,却还是很难把知识理解吃透、学扎实,更不用说灵活变通举一反三了。


于是,在大学两年花掉的120万,加上之前在国际高中花掉的钱,大约200万后,还是只能回家了。我觉得很愧对父母,也不好意思再见过去的同学朋友。而且我又花了一年时间准备高考,这条岔路让我比同龄人晚了三年,但好在我后来还是考上了一所211,也算完成了本科。”
 
这段经历给我两个感受:


第一,高考虽然严格,但只要考上了,严进宽出还是容易毕业的。而外国的大学宽进严出真的压力很大,我身边因为各种压力,出现心理问题的中国学生不在少数。


第二,留学也是一场冒险,跟创业、投资、结婚、生子一样,要是成功了,回报会很大,要是不成功,那么极有可能会比原来更差(家境极好容错率极高的除外)



留学是可能会赔的。所以我确实很后悔,要是早点清楚自己几斤几两,不足以完成这场冒险的话,我本不需要付出这么多的。差的这三年,让我毕业时正好撞上了疫情,就业环境一下子变得艰难很多,要是早三年毕业,我会更容易找到工作,所以真的是失之毫厘谬以千里啊。”


5.webp



而另一位留学生家长讲的故事,就令人心碎得多了——她的儿子在外国留学期间过世了。


原因是他心理压力太大,先是去看了几次心理医生,然后选择假期一个人去爬山散心,结果遇上高原反应,没来得及救回来,一条鲜活的生命就这么轻易地离开了。


养到二十多岁,突然接到这样的噩耗,爸妈真是哭死了,而且他还给父母留下了一个可能会扪心自问一辈子的悬念——他是不是故意自杀的?留学是可能会赔的,有些赔掉的我们还能再生,有些则万劫不复了。


6.webp

后悔高考的那些人

 
后悔高考的学生,更准确地说,不是后悔参加了高考,而是过度美化了留学——国际学校里五光十色的舞会、跟外国人打交道时惊奇有趣的游历、异域风情的山川人文、留学生高端且排外的二代圈层......让不少高考生觉得,自己要是能留学的话,就可以有更多的可能性了,可以看到不一样的世界,各方面水平都会比现在高不少的。


而后悔让孩子参加高考的家长,往往后悔的,是子女少年时代在学校里的分秒必争,连厕所都不敢去的痛苦,是一千三百多万人在高度内卷里的咬紧牙关,是方方面面的服从性测试,甚至是后悔自己怎么没能多赚点钱,这样孩子就不用那么辛苦了……国内家长常常会觉得,走国际教育路线、出国留学,就会容易不少。


正如,有网友在知乎发帖:“国内硕士生活两点一线,反观同学的留学生活更丰富,感觉自己错过了提升竞争力的机会。”


后来这位网友通过在线硕士项目实现跨专业转型,进入人工智能领域读博了。




还有一位福建的学生因家庭无法承担留学费用,高考后被迫放弃留学梦想。


她在抖音分享:“见过藤校的日落,却因经济原因无法追逐,现在只能在普通本科挣扎。如果当时能留学,或许人生会更开阔。”


这些就是很典型的后悔参加高考而未能留学的心态。
 
他们的后悔,从来不是单纯的“选择错误”,而是一代人在时代浪潮中挣扎的缩影。


7.webp



从社会发展的维度看,中国过去二十年的高速变迁,让“高考”与“留学”这两个选择被赋予了远超个人意愿的时代符号。


千禧年后的“高考热”,本质是城镇化进程中“知识改变命运”的集体信仰——当父辈们目睹邻居家的孩子通过公务员考试搬进商品房,当“985/211”成为进入体制的敲门砖,高考便被包装成“最安全的赛道”。


但他们没料到,当高等教育从“精英化”走向“大众化”,当人口红利消退、产业结构转型,曾经的“稳妥选择”变成了“内卷修罗场”:例如,会计专业,2025年全国毕业生超80万人,而AI财务软件已取代60%的基础岗位。


8.webp



这时,高考生们就会向往留学了。殊不知,留学赛道也同样经历了“冲高回落”。


过去二十年,留学生是“国际化人才”“成功模板”的代名词。但当逆全球化浪潮袭来,当“芯片战”“供应链重构”让世界变得割裂,留学生的身份已经变得十分尴尬:各国移民政策频频收紧,甚至美国连给中国学生的留学签证都有可能不再发放。


而回国求职时,HR更看重“是否有国内实习经验”“能否适应本土企业文化”,董明珠更是直言“海归派里有间谍,我不知道谁是谁不是”“绝不用海归派,只在国内高校里培养自己的人才。”——那些在国外学到的本领,不仅在中国式人情社会面前,成了“水土不服”的注脚,更成为了被警惕被怀疑的对象。
 
所以,高考还是留学,走哪条路都不容易。或者说,在时代的快速迭代中,过去我们认为可以当成成功范式的那条路,早已经千疮百孔了——就像有人抱着旧地图寻找新大陆,最终只能在陌生的海岸线怅然若失。


9.webp

心理迷宫里的永恒悖论

为什么“未选之路”总在发光?

 
心理学中有个概念叫“决策后失调”:人们在做出选择后,会不自觉地放大所选选项的缺点,同时美化未选选项的优点。


就像高考生总记得朋友圈里看到的留学生发的巴黎时装周照片,却忘了对方也有“凌晨三点赶论文的崩溃”;


而留学生总是羡慕国内同学生活便利,美食多多,有亲朋好友的陪伴,却选择性忘记对方抱怨“996忙到哭,却不敢辞职”的时刻。



这种“反事实思维”,本质是大脑对“完美选择”的执着——我们永远在想象“如果当时选了另一条路,人生会不会更圆满”,却忘了人生从来没有“最优解”,只有“即时解”。


10.webp



另一个关键心理是“损失厌恶”。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卡尼曼发现,人们面对损失时的心理痛苦,远大于面对收益时的心理愉悦。


有些学生因种种因素不得不放弃留学,他们失去的不仅是“外国文凭”,更是“成为另一个自己的机会”;


当留学生们远离故土,TA失去的不仅是“国内的人脉资源”,更是“身份认同的锚点”。



这种“潜在损失”的阴影,会在日后的挫折中被无限放大,让后悔变成一根刺,扎在每一个“本可以”的瞬间。
 
但更本质的,是人类对“确定性”的永恒追逐与生命“不确定性”的终极矛盾。我们总以为“选择”能带来稳定,却忘了每个选择都是推开一扇门的同时,关上无数扇窗。


就像弗罗斯特在《未选择的路》里写的:“两条路都未经脚印污染,啊,留下一条路等改日再见!但我知道路径延绵无尽头,恐怕我难以再回返。”


这种对“未完成”的执念,本质上是对“完美人生”的幻想,而真正的人生,从来都是带着遗憾的前行


11.webp



高考或留学,从来不是非此即彼的单选题,而是人生长卷上的一个逗号——有人在国内大学辅修第二专业,有人在留学后回国创业,有人在30岁重新考研,有人在40岁出国读博。这个时代早已没有“成功范式”,而是需要“动态解题”的能力:“选错了路”固然可怕,但人生依然可以边走边改。不再执着于“当初的选择是否正确”,才能专注于“此刻的自己如何生长”。
 
当许多年以后,我们回首从前的十字路口重新凝视,才明白后悔不是终点,而是觉醒的起点。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文字版|手机版|小黑屋|RSS|举报不良信息|精睿论坛 ( 鄂ICP备07005250号-1 )|网站地图

GMT+8, 2025-8-30 09:30 , Processed in 0.176953 second(s), 11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