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110|回复: 1

封杀后游戏更火,“捞女”这个词让谁破防?

[复制链接]
  • 打卡等级:已臻大成
  • 打卡总天数:411
发表于 2025-6-21 01:0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查看更多内容,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捞女游戏》,6月19日下午4点上架,6月20日下午,不到24小时,游戏官方QQ群、B站号、抖音号全部被封杀销号,游戏改名《情感反诈模拟器》,留言板被清空。
1.webp

而steam对《捞女游戏》的评价是“好评如潮”。Steam仍在售,玩家仍在讨论。这说明什么?封杀没有“消灭游戏”,而是“不让它出现在主流视野”——毕竟,真正想玩的人,总会找到办法。而这场封杀也只是让《捞女游戏》更火了。
2.webp


一、情感反诈互动影游

《捞女游戏》题材是普及当下捞女现象,男性向的反情感诈骗,影视导演跨界打造互动影视游戏,算是降维打击了,前3章从剧本结构到镜头语言,从角色塑造到情绪把控,加上演员演技在线,代入感还是不错的。全流程一小时,这价格也绝对不亏。
3.webp


而且实际体验下来,其实游戏里没什么“男女对立”的极端元素,的确是“捞女反诈”的宣教游戏,教的是如何识别捞女,为的是反诈骗,游戏本身是不极端的,而且比起现在的社会环境,剧情应该算是温和了,怎么看都是在踩刹车,而不是加速。
4.webp


比如游戏捞女们都有“苦衷”,陈欣欣最后还能洗白,剧情还能变纯爱;游戏也没有真正纯粹的恶女,没有“只为捞而捞”的反派;还有一些反捞手段过于理想化。感觉制作人还是相信真爱,或者想让玩家继续相信爱情的。
5.webp


导致一些差评都是因为剧情温和,不够有批判性才有的。另外两种差评是第一章剧情问题以及剧情不能跳过。
整体的游戏的核心思想其实对缺乏感情经历的男生诉说“别当ATM,学会保护自己”,而非煽动仇恨。但即便如此,它依然触动了某些群体的神经。
6.webp


二,“捞女”这个词让谁破防?

在游戏各种官方账号被封杀后,能说道的原因只有《捞女游戏》里面有“捞女”两个字了,而正常的女性又怎么会因为这两个字破防。
如果一款游戏揭露"捞女"套路会让某些人暴跳如雷,那恰恰说明它戳中了要害。真正体面正直的女性,绝不会因为揭露情感骗局而感到被冒犯——就像男性不会因为反PUA内容而集体破防一样。
7.webp


而且类似的“反捞男”题材游戏,21年就有了。
问题从来不在"该不该揭露",而在于"谁在害怕被看见"。当这款游戏遭遇不知名原因的封杀时,我们看到是一场关于真相话语权的争夺。那些急着捂嘴的人,又是在针对谁?展现出了这么的恐慌与双标,才会把"揭露"等同于"攻击"。
8.webp


如果真的觉得“捞女”是污名化,那应该去起诉现实中的捞女,而不是封杀一款游戏。毕竟,真正败坏女性形象的,从来不是游戏,而是那些靠“小作文”和“情感诈骗”获利的人。
《捞女游戏》的价值,不在于它提供了防骗指南,更在于它撕开了某些人精心维护的伪装——当骗术被曝光,骗子才会恐慌。"如果你不是捞女,你根本不会觉得被冒犯。"
封神不至于,但现实的DLC让《捞女游戏》达到了她原本不该有的高度。
9.webp


三、封杀反而让游戏更火?玩家口口相传的胜利

真正想“杀死”这款游戏,除非把“捞女”设为全网禁词+steam下架。 但即便如此,《捞女游戏》也已经在互联网记忆里留下了烙印。
"不让说"反而让更多人想知道"为什么不让说";越是被禁止的内容,越会被视为"值得冒险一看的真相"。
10.webp


因为《捞女游戏》上架后,社会反应有点过激,导致原本不怎么喜欢影游的都去入库了《捞女游戏》,虽然几率不大,但还是担心以后买不到,现在还顶着黑猴打折上了国区热销第一了。制作组要37w份才能回本,游戏预约我记得是10w。没被封杀可能回本都是问题。现在这热度,突破100万应该不成问题。
所以,封杀不会让游戏消失,只会让更多人思考和行动。
  • 打卡等级:已臻大成
  • 打卡总天数:411
发表于 2025-6-21 07:47 | 显示全部楼层
我倒是要看看是谁破防了有本事的,快跳出来,让大家认识一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文字版|手机版|小黑屋|RSS|举报不良信息|精睿论坛 ( 鄂ICP备07005250号-1 )|网站地图

GMT+8, 2025-7-4 03:40 , Processed in 0.188325 second(s), 5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