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31|回复: 0

[心情点滴] 南大教授毕业致辞:“文科遇冷”的时代,向内求索才能找到自己的坐标

[复制链接]
  • 打卡等级:已臻大成
  • 打卡总天数:411
发表于 2025-5-28 11:1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查看更多内容,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2025年高考已经落下帷幕,刚刚经历过人生大考的学子们静静等待着分数的揭晓。
和往年不一样的是,今年的考生面临新的挑战——部分高校开始减少人文社科类专业的招生,“文科衰落”的危机似乎近在眼前。
面对如此变局,年轻一代该如何选择?
腾讯新闻教育频道特别分享南京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副教授朱江丽在2025届学院毕业典礼上的演讲,希望引发更多讨论和思考。
以下是演讲全文。
尊敬的各位领导、亲爱的老师们、同学们:
大家下午好!非常荣幸在这么隆重的典礼上作为教师代表发言。首先我要向同学们表示最最热烈的祝贺,祝贺你们圆满地完成了学业!其次,也要向全体毕业生表示最最美好的祝福。祝大家所得皆所愿,所行皆坦途。
说完以上两层意思,我仪式性的寒暄就结束了。与大家相处了四年,作为你们的老师,作为你们的学姐,打心底,我其实并不能如此轻松地送大家出门。因为我知道,这些年你们经历了什么以及正在经历什么,你们是在疫情期间考入大学,而在毕业的时候又遭遇到人工智能冲击与文科遇冷的浪潮。所以,说什么人生坦途,其实并不存在。
那么,AI来了,文科真的遇冷了吗?
我想讲一个小故事。两条小鱼在水里游,恰好遇到一条老鱼迎面游过来。老鱼对他们打招呼,说:”小朋友早!水怎么样啊?”
小鱼一头雾水,说:“水是什么东西呀?”
从这个故事里不难领悟到,鱼儿视而不见的水是他们生活的基础设施,而透过这个故事,更是让我们看到了人文学科的价值,因为总是需要有人去提醒你:那些看不见的东西才最重要。
AI来了,我们任何人都不能螳臂挡车,或早或晚AI会成为人类的水。这并不值得惊叹亦或是恐惧,真正让我担忧的是,到那一天,我们会不会被驱使而不自知,反抗它亦不知从何下手。如同今天的我们,处在一个内眷(编者注:学术概念,大众层面常写作“内卷”,下同)的时代感受文化体力的疲惫,却无法再置身事外。然而,无论是面对AI还是内眷,还或是其他未可知的时代之水,谁能时常做到像老鱼一样睿智地发问?谁又能时常清醒地分辨出“水,怎么样?”甚至谁还能从对水的认识中觉醒,从此分清楚哪些是水流的方向,哪些才是自己真正想去的远方。
在大家即将远行的时候,我并没有更好地办法告诉大家,面向未来与人生,“水,是什么”“水,怎么样”,我只能送给大家三个小问题,向内求索,找到自己的坐标。
第一个问题:你今天过得跟别人一样吗?
一年一度毕业季,这样的场景这样的流程甚至听这样的发言,似乎都在预料之中,是你丝毫不费力的选择,也是你没有选择的选择,否则还能怎么样呢?
然而,我们每个人的今天又怎么会跟别人一样呢?
此时此刻,这样的气氛里,脑海里怎能不快速回放一下,在大学里第一次熬夜,第一次恋爱,第一次痛哭,第一次气急败坏,第一次跟人闹掰,第一次追悔莫及,……是不是还会去想一想,还有什么东西没有收拾?还有什么话没有说?还有什么人没有见?你心中的那个她今天会对你说什么呢?是啊,这些桩桩件件都是人生绝无仅有的青春年华。今天过得怎么样,你可以放任不管,你也可以慎之又慎的思考,因为一个又一个的今天终将成为你们人生或重要,或不重要的一部分。
所以,今天过得跟别人一样吗?这本质上取决于你。
第二个问题:你今天被别人的选择影响了吗?
做老师十年,我也经历了招生的大小年,就业市场也是如此河东河西的轮回吧。其实,无论是专业还是职业,从来没有多大的变化,变化的是别人的选择以及跟随别人选择的人群。研究中我们将这个现象叫做羊群效应,羊群效应虽然降低了认知成本与决策成本,但是稍不留神就会成为“被割的韭菜”。
但是,也不是所有的人都如此。我大学时的女班长,成绩优异,气质出众,一开学我就认识她,她很坚定地告诉我,她的梦想就是做记者,去人民日报。说这话的时候,她的眼神闪烁光芒,那一刻在我的记忆里盘旋了很多年。她为此每节课都不翘课,每次课都坐第一排,无论是作业还是实习,她都是最棒的。结果就是,她真的去了人民日报,做着她热爱的事业,如今成为我们非常优秀的院友。而对职业生涯懵懵懂懂的我,兜兜转转了很多年才明白了一个道理,选择要的是一个心之所动的方向。而心动无非两种,一是奔赴大义,二是取悦自己。这些,都跟别人的选择没有什么关系。
所以,你今天跟随别人的选择了吗?这本质上取决于你。
第三个问题,你今天是因为别人而快乐的吗?
上次你由衷的快乐是什么时候?是考了第一名的时候吗?是拿到offer的时候?是被录取的时候?这不是快乐的理由,而是放下心头大石头的轻松,说明你过关了。它其实不及你们朋友圈的一顿美食,一次旅游,一个相聚,甚至不及撸一撸院门口的猫咪来得自在随心。但是,这些快乐加起来,可能都不及的一种快乐,叫做努力后的成就感。我很喜欢两个故事。一个是老人与海,胜利中透着悲壮,一个是小王子与玫瑰花,玫瑰花之所以珍贵,是因为小王子为她付出了时间,爱与责任,让寻常变得不凡。你们更喜欢哪个故事呢?其实,不管是惊心动魄的成就感还是平平常常的成就感,都是快乐的,都足慰平生。
所以,你今天是因为别人而快乐吗?这本质上取决于你。
如果说过去几年学习的文科知识终究落伍,那并没有什么可惜,甚至是一种必然。因为大学的精神从来都不是知识的搬运。但是,如果经历了过去几年在南大新传的学习,走在未来道路上的你仍然无法回答以上三个问题,那才是真正的可惜。“扁担挑行李的高考女孩”这张照片之所以能够引起全网关注,说明在时代之水中,始终有那么一批记者和读者,还是会为“走自己的路”的人而歌颂和感动,这是任何时代需要的人文精神。
以上发言没有使用AI,皆是与你们相处的点点滴滴与放心不下。
最后,再次祝福大家:虽然人生没有坦途,但希望这三个小问题,能伴随你在任何时代都能够做一个熠熠发光的文科生。
谢谢大家!
腾讯新闻特别策划“文科何为”,多角度探讨文科的危机和未来,相关内容近期陆续上线,敬请期待。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文字版|手机版|小黑屋|RSS|举报不良信息|精睿论坛 ( 鄂ICP备07005250号-1 )|网站地图

GMT+8, 2025-8-30 09:24 , Processed in 0.120727 second(s), 5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