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102|回复: 0

[心情点滴] 高考复读后我考上了“天坑专业”,考研深造、毕业转行,“天坑专业”有哪些出路?

[复制链接]
  • 打卡等级:已臻大成
  • 打卡总天数:411
发表于 2025-5-28 11:1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查看更多内容,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腾讯新闻教育频道2025高考季特别策划《高考路上的前辈》,邀请学长学姐、家长老师等“高考过来人”,结合自己的亲身经历和故事,为准大学生提供志愿填报、专业选择、生涯规划等方面的实用建议。个人经验分享非专业指导,请理性参考。
1.webp


本文编辑:鲤鱼
本文作者:@奶茶的日记,本科就读于某二本院校环境工程专业,本专业考研至复旦大学,毕业后转行至半导体行业。
有人调侃环境类专业是“天坑专业”,认为该专业就业困难,工作环境差、工资低。就读于这一“天坑专业”到底能学到什么?“天坑专业”是真的“坑”吗,有哪些出路?
十年前,橙子考入一所二本院校环境工程专业,她称自己是“天崩开局”,但七年后,硕士毕业的她成功转行到“朝阳赛道”,成为一名半导体工程师。我们邀请橙子来分享她在考入“天坑专业”后的求学求职故事。
01
高考复读,一次不甘心的“豪赌”
2014年,我第一次参加高考,因为从小贪玩成绩一直处于中下游,落榜其实是意料之中的事情。
落榜之后,紧接着的问题就是,要不要去复读?当时我的成绩与本科线相差一百多分,即使再拼一把,我落榜的概率依然很大;另外,复读除了会让我承受巨大的精神压力,也会给家里带来经济负担,所以起初我并不想去复读。
但父母的期待让我再三审视自己的决定,他们并非苛求我考上名校,而是希望我不留遗憾地拼搏一次。在和父母讨论过多次后,他们的那句:“只要你愿意去拼,我们就尽全力供你”,给了我很大的底气。
最终,我衡量了三个关键因素:一是内心的不甘,不愿就此放弃;二是父母的支持,给我了放手一搏的勇气;三是复读本身的价值——即使失败,这段宝贵的经历也会让我更坚韧,想到“如果不尝试一次可能会后悔一辈子”,我便下定决心去复读了。
对于纠结是否要复读的学弟学妹,我的建议是:理性评估自身差距与承压能力,同时确保家庭能给予足够的支持,在复读前需要针对每门学科制定明确的目标与改进计划。除此之外,也要看到其他替代路径的价值,比如:读专科,后期如果想提高学历可以选择专升本。因为没有绝对正确的选择,只有最适合的选择。
复读期间,我每天都是听课、考试、刷题、复盘,每周有周考,每月有月考,每次的考试成绩都会进行全校大排名,偶尔没考好,排名退步,就会很焦虑。我的调整策略是:保持良好心态,不要因为一次没考好就否定自己,而应该将这次考试当作检验自己学习漏洞的试验。如果压力过大就及时向父母朋友倾诉,建立起支持圈。
02
“天坑专业“是真的“坑”吗?有哪些出路?
经过一年的复读,我考上了一所双非二本,但是录取专业并非我填报的热门专业计算机,而是被调剂的环境工程专业。我带着“有学上就好”的庆幸,懵懵懂懂地踏进了大学校门。
但如果可以重新做一次选择,我会做更深入的调研,会倾向选择就业前景更佳的工科(如:电子信息、人工智能、计算机等)。我也建议现在进行志愿填报的学弟学妹,用尽一切方式打破信息差,深入了解专业全貌,除了通过社交媒体、学校官网等常规渠道搜集资料之外,还可以请教前辈,浏览招聘网站上该专业的岗位情况,浏览相关就业报告等,以此了解意向专业的学习内容、未来的薪资待遇、就业方向和发展路径
我所学的环境工程专业需要学习高等数学、四大化学(无机化学、有机化学、分析化学、物理化学)、大学物理等基础课;还搭配污水处理、大气污染控制、固废处理、环境影响评价、环境微生物等专业课。偶尔还会有实验、生产实习、污水厂参观等实践安排。本科期间的课程学习是通识教育和专业基础积累,直到研究生期间开展课题研究,才体会到解决实际环境问题带来的成就感。
有人将环境工程专业调侃为“天坑专业”之一,我认为这个观点需要辩证看待。一方面,传统环保行业,主要包括水治理、大气治理、固废处置、环境监测、土壤修复等细分方向,整体确实薪资普遍偏低,工作环境可能比较艰苦,相较于互联网、半导体、金融等行业,行业整体发展速度和薪酬涨幅较缓
但另一方面,这个专业也是有发展潜力的。国家双碳战略下,环保是长期需求,新兴领域如环保新材料、碳管理咨询、智慧环保、环境大数据等方兴未艾;考公可以进入环保局、自然资源局、水利局,也可以看作是一条稳定出路。
观察周围同学们的毕业去向,约四分之一坚守环保行业,主要集中在环保公司技术/现场岗、污水厂运营、环评报告编写、环境监测采样、EHS工程师(环境健康安全工程师)等;约四分之一考入体制内;约四分之一选择继续深造;约四分之一选择彻底转行。
我建议本科期间的同学可以利用寒暑假去不同类型单位实习,有助于提前认清未来发展方向;多参与项目或竞赛,为未来求职或考研添砖加瓦;在业余时间学习专业软件,如Auto CAD、Matlab、Origin)和数据分析工具。如果对环境工程专业不感兴趣,可以尽早规划转行,环境工程背景在就业时可转向半导体、新能源、EHS(环境、健康、安全)部门、环境大数据、智慧环保等方向,需结合个人兴趣能力,提前做好规划,并系统学习岗位所需技能。
考虑到如果有名校光环的加持,未来无论选择就业还是深造都有了敲门砖,在大三下学期,我选择考取本专业研究生,将目标锁定在复旦大学,圆自己一个“名校梦”的执念。虽然环境工程专业考研难度中等,但是复旦大学的竞争很激烈,通过八个月的潜心备考,我最终成功叩开复旦大门。 
03
放弃七年环保专业积累勇闯半导体行业,斩获核心技术岗位offer
2022年我硕士毕业,站在职业选择的十字路口,凭借研究生阶段的科研训练和理工科背景,我拿到了环保行业三个offer:国企设计院设计岗、环评公司环评岗、民营公司工艺岗。同时,还拿到了一家头部半导体制造大厂(FAB)的工艺整合工程师(PIE)岗位。
我投递这一半导体岗位,一是由于行业人才需求增加;二是因为PIE是FAB厂的核心技术岗,主要负责工艺模块整合、良率提升、解决实际生产问题,确保芯片从设计到量产顺利实现,在工作中既能深入了解工艺细节又能接触生产全流程,未来职业发展上限较高;最重要的是,该岗位需求与我的研究生课题存在技术迁移的可能,在面试过程中,我重点突出了自己在课题中数据分析方面的积累,这恰好是PIE岗位看重的核心技能之一。
对比这四份offer,半导体FAB的薪资待遇显著高于传统环保岗位。深入分析就业前景后,我认为国企设计院虽然稳定,但是新人前期需要经历漫长的“画图”阶段,职业天花板有限;环评行业虽然可以接触各类行业项目,有利于积累政策法规经验,但是编制环评报告流程化,容易沦为“文字搬运工”;民营环保企业受政策影响大,存在裁员风险。相比之下,半导体行业在国家战略的支持下,正处于高速发展期,资本密集,前景广阔,未来十年都将是朝阳赛道
最终,我选择舍弃了七年的环境工程积累,转行半导体。这一决定并非一时冲动,而是基于对行业前景、个人发展以及现实回报的综合考量。虽然环境工程的专业知识无法应用于芯片制造,但理工科的底层逻辑是相通的,无论是分析污染物迁移转化规律,还是优化芯片工艺流程,核心都是发现问题、拆解变量、实验验证、优化迭代
回首过往十年,我觉得高考是人生的一次重要机会,它定义了你未来几年的起点与平台,但绝非人生终点。本科的专业选择,它基本确定了你初入社会的轨道,但是专业背景只是起点,不是束缚。在技术爆炸的时代,保持开放心态、快速学习新知识、适应新领域,并根据当下环境与信息,及时调整目标,才能在人生长跑中掌握主动权,毕竟人生没有一劳永逸的选择
欢迎点击下方链接,看更多高考路上的前辈分享经验。
鱼跃龙门还是揠苗助长?家长盲目选择可能让强“基”变强“鸡”
文科专业还值得选吗?从新传到法学,清华学长分享破局经验
版权声明:本文系腾讯新闻《高考路上的前辈》栏目独家原创内容,未经授权,禁止媒体转载。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文字版|手机版|小黑屋|RSS|举报不良信息|精睿论坛 ( 鄂ICP备07005250号-1 )|网站地图

GMT+8, 2025-8-30 08:27 , Processed in 0.157329 second(s), 6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