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278|回复: 20

[心情点滴] 中考分流要取消了?小学的家长更要摸清背后的真相

[复制链接]
  • 打卡等级:已臻大成
  • 打卡总天数:411
发表于 2025-6-18 08:5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查看更多内容,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中考对家长来说,一直是头等大事。
毕竟,这不仅关乎孩子能否顺利升学,更关系到接下来三年,甚至更长时间的学习环境和发展机会。
按理说,大多数家庭是在孩子进入初中后,才开始关注中考的动向。但我们鱼圈这些年持续追踪中考政策,反而认为,小学中高年级的家长,应该在小升初之前,就对中考升学格局有一个基本而清晰的认识。
因为这几年分配生政策的不断推进,孩子就读哪所初中,往往会直接影响未来的升学结果;甚至,这种影响可能比中考多考十几分还更关键。
今天的文章,是我们对当前中考招生政策的深度分析,我们尽量用家长听得懂的话说清楚两个问题:
1.当前除了统招(中考)外,还有什么其他升学渠道?
2.对家长来说,需要看清的中考改革趋势有哪些?
1.webp

2025年中考,各地招生政策虽然各有差异,但从北京、上海、杭州、广州、深圳、南京六个代表性城市来看,中考招生大致分为三大批次:
第一批以提前招生与自主招生为主,主要为了挑苗子。
第二批主要是分配生,结合校内排名和中考成绩录取。
第三批则是统一招生,按分数和志愿决定最终流向。
六大城市的具体招生计划如下:
2.webp

点击查看大图

表格信息有点多,我们拣重点说。
1.自主招生
多数地区中招第一批录取以各种自主招生为主,形式丰富,本质是提前选拔学有余力的学生。
主要分为以下几类:学科特长、科技体育艺术特长生、部分特招。
学科特长招生,换句话说就是掐尖。
一般情况下,孩子需要提前参与重点高中的学科测试,再结合中考成绩择优录取;少部分城市高中开设集团内直升或1+3项目。
*1+3项目:北京市人才培养项目,学生免中考直接进入高中,并就读4年
科技、体育、艺术特长生,指的是在这些领域具备一定特长的学生,中考前需参加专项测试,有机会降分录取。
另外还有一些其他特招渠道,比如美术班、体育班、国际班等特殊招生计划。
2.分配生
所谓分配生,各地叫法不一,但主要是指优质高中拿出一定招生名额,发放给初中,采用校内竞争方式,按考生志愿及成绩录取。
目的很简单,想让好学校不只从好初中里挑学生,也要给普通初中一些“上岸”的机会,推动教育公平。
最常见的操作是名额分配到校。
比如杭州,市区八所重点高中都拿出70%的分配名额,按照各初中人数给到录取人数。



3.webp

偶尔有部分城市在校分配之外,另有名额分配到区的政策,学生想要拿到这个名额就得看自己在全区的排名。
比如上海地区,市重点高中的大部分分配名额都给了区分配。



4.webp

分配生的招生学校类型也有区别:
市属重点高中通常是全市招生,影响面更大,名额分配更广;区属重点高中多是区内学校分配,局部性更强。
如果是想要进入重点高中的家庭,分配生制度一定要提前了解清楚。
3.中本贯通项目、普职融通项目
这些属于新兴中招渠道,在”普高“与”职高“之外给了部分家庭更多选择,这几年正在逐步试点和推广。
比如浙江地区实行中本一体化招生,学生通过中考进入中职学校后,将有机会一路直达本科院校。
参与的高校不乏浙江科技大学、浙江师范大学这种省重点高校。
其他比较常见的还有中本贯通、中高职贯通、五年一贯制,具体区别如下👇


5.webp

4.统招,传统中考
最后,当然就是“正面刚”的统招路线。
通过中考成绩按分数和志愿从高到低择优录取,高分进好学校,低分则可能落入职高或中专。


这是绝大多数学生的中考主战场。
6.webp

中考升学的路径越来越多元,对家长的认知要求就越高。
那么,对还没到走到中考这一步的家长来说,有哪些信息需要提前知道?哪些改革趋势是需要重点关注?
我们逐一探讨。
趋势一:分配生比例持续扩大



曾经的小升初为什么会那么疯狂,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孩子一旦进了“菜中”,很可能就和重高无缘了。



而分配生政策,就是为了缓解家长的焦虑。



每个学校按照人数都能获得重高名额,家门口的菜中突然就香了不是。



更重要的是——分配生的比例这些年在不断扩大。
以北京市为例,近年来用于指标分配招生的计划持续增长,从35%提升到了50%。
7.webp

再来看浙江省,省教育厅明确要求:从2025年起,分配生比例要达到70%。
8.webp

这意味着,只要是正规初中,基本都有机会参与指标分配,家长不必非得挤破头去名校。
但这项“人人有份”的政策,背后有两个隐藏门槛,家长必须知道:



第一,你家孩子要在本校名列前茅。
指标分配名额是按校内成绩排序发放的,绝不是随机抽签。也就是说,在“菜中”也要当“鸡头”,才能拿到这张通往重高的门票。
我们以杭州为例。
杭州某中学2024年毕业生970人左右,前三所重高分配生名额是31名,比例约占3.2%,前八所重高分配生名额是78名,比例约占8%。
这意味着想要拿到重高分配入场券,你的孩子排名得在校前8%才算稳妥。
第二,中考成绩必须达标。
虽然名次更重要,但也不是躺赢。各地对指标生的中考成绩都设有基准线。
例如,北京市明确规定:考生总成绩须达到430分,综合素质评价须达到B等。
9.webp

趋势二:掐尖需求/特长招生依然有,但选拔更透明



从上面六个城市的升学渠道看,优质学生还是会在第一第二批被提前招走。



换句话说,如果你成绩够好,或者有某项特长,那么在中考这场大筛选中,依然能享受到一定的升学福利。



比如广州中学就通过自主招生计划,为部分优秀学生提供进入“创新人才培养项目”的机会。
10.webp

来源:广州中学官网。

再比如,南京市第一中学在2025年明确提出招收95名学科特长生,覆盖语文、数学、物理、化学、信息等多个方向。
11.webp


来源:南京市第一中学官网。


或者,有的孩子在体育、艺术、科技等方面有一定特长,也可走特长生路线获得重高青睐。



12.webp

来源:广州中学官网。

并且,我们发现这些“掐尖”选拔正在慢慢透明化和制度化。



录取不再依赖“走关系”或其他灰色方式,而是明确挂钩中考成绩+测评成绩。



13.webp

北京:按照各校规定的校测和中考成绩占比结合录取

上海:校测获得预录取资格,中考成绩达到各校规定

广州:校测30%+中考70%

深圳:专项考核成绩40+中考60%

杭州:校测30%+中考70%

南京:校测获得预录取资格,中考成绩达到总分80%

这类掐尖选拔传递出一个很清楚的信号:好学生依然有机会提前被重点高中看中,但一切得靠实力说话。
趋势三:普高之外的升学路变宽



过去,家长最怕听到“上不了普高”这句话,总觉得上职高=没前途。
现在教育部门努力做的,就是让更多孩子可以享受到普通高中资源。
14.webp


一方面,是我们前文提到的中本贯通中高职贯通类项目,这几年正在持续推广。
比如2025年上海新增中本贯通5个专业点、新增中高职贯通新增28个专业点。

15.webp

再比如浙江的中本一体化项目,相比2024年招收人数呈现扩招态势。
16.webp

这些变化,都意味着考生报考时不仅机会更多了,选的专业也更丰富了。
当然,这些项目的扩张也带来了竞争的加剧。
上海2024年中本贯通的录取线为例,相比上一年平均提升了2.16分。
这说明越来越多的家庭开始关注、争抢这类“职教+本科学历”的升学通道。
另一方面,综合高中、普职融通班可能会逐渐普及。
17.webp


点击图片查看完整版《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2024-2025)》解读。

所谓综合高中,是指在同一所学校中同时开设普通高中课程与职业技能课程,学生可根据兴趣和发展方向选择走普通高考、职教高考、或技能深造的路径。
目前,四川、厦门、山西、天津、杭州、广州等地已陆续启动综合高中试点。
18.webp


四川天府新区综合高级中学。


对家长来说,综合高中有两个标签很香。



一是学籍。



综合高中的学生统一注册为普通高中学籍,不管是走“普”还是后面选择“职”,只要修满课程学分、达到毕业标准,最后拿到的就是普高毕业证。



二是升学路径灵活。



综合高中试点班的学生无须转换学籍,通过学分互认机制,升学选择比普高或职高更多。



以杭州市美术职业学校的综合高中试点班为例,在高考时学生可以选择:




  • 全国普通高校艺术类招生考试(如美术与设计类、书法类)
  • 全国普通高校统一招生考试(文科方向)
  • 浙江省单独招生考试(单招单考)


对部分家长和孩子来说,在普高之外,多了一些上本科的路径,算是利好消息。



趋势四:不看中考分数也能上高中,没准真有可能



这个听起来有点玄乎,但确实有地方在试水。



比如北京从2023年起,东城、西城两区开始实行登记入学。
19.webp

学生在初二结束后凭综合素质评价情况报名招生高中,被录取的学生正常参加中考,但成绩仅显示合格/不合格。
听起来非常诱人,但从参与招生的高中来看,都不算家长心目中的梦中情校,而是排名比较靠后的普高。
20.webp

不过,如果是成绩在普高线上下的孩子,这或许是一种相对安全的升学方式。
另外,今年“强国纲要”首次提出要开展均衡派位招生试点。
这是分配生的一种升级玩法。参考河南新郑市的案例。
2024年五所公办高中共录取7000人,每校1400人,分数线相同。按性别分组后,将学生均分为五份,由校长按摇号顺序录取,确保各校生源质量一致。
21.webp


但这样做有一个大前提,就是学校间的教育资源、办学条件、办学规模都是差不多的。
从这一点考虑,均衡派位招生想要大范围推广,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
不管是“均衡派位”还是“登记入学”,虽然还在小范围试水,但它反映的方向值得重视。
家长应关注的,不是一两年内是否适用,而是这类试点是否具备推广趋势。
最后。
再贴一下有关中考科目考核改革的分析文章:2025中考改革,理科关键?文科“削弱”?裸考更难?
两篇一起看,或许家长对于当下孩子的教育规划会有更明确的方向。
  • 打卡等级:已臻大成
  • 打卡总天数:411
发表于 2025-6-18 09:19 | 显示全部楼层
现在傲娇,再过十年要求着孩子上高中了,何必呢,都是国家的宝贝不能善待让大多数孩子接受高等教育不好吗?这才是全民素质的整体提升,至于分流应该是进入大学后的事情,有能力的继续深造,学习不行的起码具备基本知识,向技能方面发展,这不是比较全面的发展吗?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打卡等级:已臻大成
  • 打卡总天数:411
发表于 2025-6-18 09:29 | 显示全部楼层
优质岗位是有限的,何况AI会取代部分岗位,与其留下来卷学历,不如去约个谋生的技术,提前分流有何不好?就这么想陪跑?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打卡等级:已臻大成
  • 打卡总天数:411
发表于 2025-6-18 09:48 | 显示全部楼层
任何考试都是在分流,每个人的能力不同,不能一味追求所谓的平等教育,对于不爱学校的孩子,他们动手操作能力强,让他们走实践学习未必是坏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打卡等级:已臻大成
  • 打卡总天数:411
发表于 2025-6-18 10:10 | 显示全部楼层
那你这个前提必须是同一地区的所有老师也分成几份,由校长抽签分派,不然的话师资力量不同如何均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打卡等级:已臻大成
  • 打卡总天数:411
发表于 2025-6-18 10:10 | 显示全部楼层
背后的真相是179分上一本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打卡等级:已臻大成
  • 打卡总天数:411
发表于 2025-6-18 10:37 | 显示全部楼层
说白就是搞浑水,让特权能有效安全转空子。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打卡等级:已臻大成
  • 打卡总天数:410
发表于 2025-6-18 11:07 | 显示全部楼层
中考分流伤害了许多孩子和家长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打卡等级:已臻大成
  • 打卡总天数:411
发表于 2025-6-18 11:07 | 显示全部楼层
现在职业教育已经大学化,普通大学都是职业技术学校了,能说大学的都211 985以上的学校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打卡等级:已臻大成
  • 打卡总天数:411
发表于 2025-6-18 11:18 | 显示全部楼层
不是好事,高中知识量又多又深,一般人基本都是陪跑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文字版|手机版|小黑屋|RSS|举报不良信息|精睿论坛 ( 鄂ICP备07005250号-1 )|网站地图

GMT+8, 2025-8-30 05:20 , Processed in 0.261311 second(s), 6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