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44|回复: 0

[科技新闻] 中兴通讯“智造”40年,画出一张全球知产布局蓝图

[复制链接]
  • 打卡等级:已臻大成
  • 打卡总天数:411
发表于 2023-8-21 15:4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查看更多内容,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1.webp

图源:视觉中国

文丨顾淼  

编辑丨叶锦言

出品丨深网·腾讯新闻小满工作室

1985年,中兴通讯于中国深圳成立。
这一年,同样是《保护工业产权巴黎公约》在中国正式生效、《中华人民共和国专利法》正式施行的一年,意味着我国正式开启了融入现代国际知识产权保护体系的进程。
彼时,鼓励技术攻坚与创新的种子已在中兴通讯萌发,但或许很难预见到,这家于南方边陲蹒跚起步的小公司,最后会成为中国专利成果见证乃至建设的重要成员。
今年,是《专利法》生效的第40年。近日中兴通讯发布《中兴通讯创新与知识产权白皮书》(下称《白皮书》),系统梳理公司40年来的创新实践与知识产权成果。
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底,公司已在全球55个国家和地区实现专利覆盖,累计申请全球专利9.3万件,授权专利4.8万件,其中发明专利占比超过90%。
而中兴通讯的40年知识产权探索史,不只是它自己的故事,更折射出国产科技企业登上国际舞台、建立话语权的过程,也为所有市场参与者如何探寻一条可持续发展的战略路径提供了可借鉴的答案。
40年国内国际专利布局,坐上全球知识产权“牌桌”
追溯中兴通讯的知识产权建设历史,已经是数十年前的事。
1996年,中兴通讯申请了第一件专利,其发明人就是公司创始人、时任董事长侯为贵先生,并将知识产权定位为公司的核心资产。同一年,中兴通讯成立了IC设计部,潜心自主研发核心通信芯片。
实现从0到1的突破之后,数十载岁月如一瞬,中兴通讯储备了丰富的知识产权成果。
1998年,中兴通讯递交了第一件PCT(专利合作条约)专利申请。PCT规定了国际上诸国申请人递交专利申请的统一程序,是现代国际知识产权保护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代表着中兴通讯的专利保护开始走向国际。
2004年,知识产权战略被正式写进了中兴通讯的六大核心战略。到2010年,中兴通讯的全国专利申请量跃居全国第一,累计发明专利数量突破万件。
与此同时,中兴通讯在全球范围内的专利布局也在迅速拓宽,据世界知识产权组织(WIPO)历年数据显示,中兴通讯在2010年至2018年连续9年稳居PCT国际专利申请全球前五位,年度申请量始终保持在1000件以上,目前已累计申请PCT国际专利3.1万余件。
整体而言,截至2024年底,中兴通讯的专利申请已超过了9.3万件,累计授权4.8万件,其中发明专利超过了90%。
这些专利处理除了分布在有线通信、无线网络、云计算、智能终端、数字能源等中兴通讯的核心技术领域,也在AI全栈技术、无源光网络芯片(PON芯片)等创新领域形成了多点布局,致力于为全球数字化转型提供底层技术支撑。
这已经可以从侧面体现出中兴通讯的研发投入和创新产出之高,不过,数量并非衡量专利价值的唯一因素。除此之外,专利技术含量、有效专利产业化率等指标同样不可忽视。
目前中兴通讯的知识产权实力已经得到广泛认可,并成为通信行业获得中国专利奖最多的一家企业,而“中国专利奖”是中国唯一专门对授予专利权的发明创造给予奖励的政府部门奖,由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和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共同主办。
中兴通讯至今已累计获得11项金奖、3项银奖、39项优秀奖,为信息通信行业获中国专利奖最多的企业。
2.webp

(中兴通讯专利与技术获奖情况)

此外,从2014年开始中兴通讯开始探索知识产权的价值转化路径,推动专利产业化、运用及发展。
国家知识产权局历年统计数据显示,中兴通讯自2010年开始每年度国内发明授权量超过1300件,在2010年至2023年连续13年位居国内发明专利授权量前10。
关于知识产权,中兴通讯副总裁、知识产权部部长米瑶分享道:“我们已将知识产权收益反哺到创新和业务,目前可以覆盖专利申请维护以及知识产权产品的知识产权成本,实现了知识产权价值的良性的循环。”
除了向内覆盖研发成本,早在2021年投资管理公司仲量联行发布的《中国通信行业及知识产权市场报告》的调研就显示,中兴通讯的专利技术价值已超过了450亿元人民币。深度融入全球知产体系,为中小企业打样
除了是自身技术实力的体现,对任何一家涉及海外市场的企业而言,投入跨境知识产权保护也是在为业务发展打造一艘“护航舰”。出海企业甚至需要考虑“产品未动,知产先行”,以免进入海外知产规则的“雷区”。
这所有企业必经的一步,早已写入中兴通讯的发展历史之中。
3.webp

(中兴通讯专利数据)

早在1996年,中兴通讯就开始实施出海战略,历经数十载耕耘后已在全球各地积累了专利资产。截至2024年底,其专利布局已经覆盖全球超过55个国家和地区,覆盖欧、美、日、韩等多个国家和地区市场。此外据米瑶分享道,如今中兴通讯在(全球范围内)专利的双边许可协议覆盖到手机、汽车,消费电子等领域,已惠及了近50亿终端用户。
在专利资产管理方面,中兴通讯则致力于构建技术攻坚与专利护航双轮驱动的格局,推动全方位、全球化的专利布局。特别是在管理体系与协同方面,在专利全生命周期管理的基础上,提出了专利产品线的产业协同模式,即把专利产品类似产品线一样进行管理,研发与知识产权协同负责专利从产出到生命周期结束的整个过程。
在完成全球专利布局的同时,势必也要经历对不同国家相关法律的学习和熟悉过程,甚至要直面与其他主体之间的碰撞与博弈。
《白皮书》写道,自2011年起,中兴通讯成功处理了8起美国337专利调查,其中6起胜诉,2起以和解结案。
米瑶将这些年的探索和进步历程总结为:“一开始我们对海外规则也不熟悉,但凭借积极态度,我们逐步熟悉、了解规则,并在敬畏规则的基础上,积累起自身能力。”
随着中兴通讯知产市场的规则更加熟悉清晰,对风险的应对自然过渡到了到相对常态化的阶段之中。
但将目光拓宽,在全球商业市场之中,针对知识产权的博弈从未休止,如何建立知产资产蓝图与保护模式,仍是所有出海企业的共同命题。
不止是技术和商业模式的比拼,当今科技商业世界已进入“商务-技术-知识产权”的三位一体竞争。中伦律师事务所高级顾问张鹏律师分享了他的观察:“一方面是我们现在所做的几乎所有的跨境交易项目都会涉及到知识产权。另一方面,跨境的知识产权诉讼也日益受到大家的关注。”
这样的背景下,中兴通讯过往累积的出海经验和知产建设与保护模式,正是当下大量有出海需求的中小企业所稀缺的方法论。从这一角度可以说,“坐上了全球知识产权的牌桌”的中兴通讯,给广大有出海需求的中小企业提供了行之有效的方法论。
从参与者到规则制定,驱动专利资产良性循环
时至如今,当科技行业迈进以AI、大模型为关键词的新时代,中兴通讯仍在知识产权建设之路上埋头耕耘。2024年,中兴通讯发布了全球首款5G+AI裸眼3D平板电脑、全球首款二合一5G云电脑等创新终端。同年,其在芯片领域和AI领域的专利申请均已超过5000件。
但又不止于此,如今中兴通讯已不满足于知识产权的申请人和拥有者角色,还希望承担起更为复杂的市场责任,不仅要将知识产权价值良性循环的模式推广到整个市场,还要在各类专利标准组织中跻身报告者席位、发出中国产业和技术的声音。
米瑶介绍称,中兴通讯的目标是“实现从研发投入,到产品和知识产权成果积累,再到市场和知识产权价值转化,最终反哺研发的良性循环。同时,我们希望借助这一过程,推动技术突破与发展,并与全球合作伙伴共同构建一个互利共赢的生态”。
在研发方面,中兴通讯已经连续多年不吝投入,为高质量专利布局打下坚实基础。
数据显示,从2004年到2024年,公司研发投入增长超过10倍,稳居全球信息通信产业的第一阵营。2024年,研发投入占营收比例达到近20%;到2024年,研发人员占比已达到48.5%。
4.webp

(中兴通讯研发投入曲线)

此外,中兴通讯已经建立起从两大维度推进专利运用转化及生态建设的模式:
首先是构建研发创新生态,中兴通讯致力于通过联合研发、专利许可、行业赋能等多元化合作模式推动技术创新的广泛传播与应用,提升业内厂商的产品和服务质量,同时降低同类研发成本。
比如在联合研发方面,《白皮书》写道,自2009年建立产学研合作论坛以来,中兴通讯已与百余家高校及科研机构建立深度合作,累计开展1000多项技术合作项目,共建10余个联合实验室,成功转化数百项可落地应用成果。
其次是知识产权生态建设,中兴通讯不仅注重打造自身高质量专利,还投身于推动制度建设。
目前中兴通讯已深度参与多项法律法规的研讨与制定,并结合自身实践经验,向国内政策机构建言献策。此外中兴通讯已经成为ETSI、ITU、CCSA等国际标准组织知识产权工作组的核心成员以及工业和信息化部标准必要专利工作组的常任理事,不断在全球规则制定的关键位置上发出中国声音。
今年上半年,《2025年知识产权强国建设推进计划》正式印发,明确了七个方面118项重点任务。其中写道的提高知识产权创造质量、加强知识产权转化运用、促进知识产权市场化运营等要点,与中兴通讯的专利建设思路不谋而合。
作为国内最早一批开始专利建设探索的科技企业之一,中兴通讯不仅为市场提供了一种以终为始的前瞻眼光,更是一个可以按图索骥的战略模版。但这还远不是结束。
“我们希望以这份白皮书为桥梁,与全球创新伙伴开展深入对话,共同探索中国企业在创新与知识产权领域的可持续发展路径。”在《白皮书》的文前寄语,中兴通讯高级副总裁颜伟如是写道。
在技术迭代明显加快、专利创新重要性更甚以往的当下,以中兴通讯为代表,每个市场参与者都要全力奔赴新时代的技术攻关之约。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文字版|手机版|小黑屋|RSS|举报不良信息|精睿论坛 ( 鄂ICP备07005250号-1 )|网站地图

GMT+8, 2025-9-12 12:03 , Processed in 0.162787 second(s), 7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