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65|回复: 0

[心情点滴] 高考启示录丨不扫兴的家长,让孩子内心蓬勃生长

[复制链接]
  • 打卡等级:已臻大成
  • 打卡总天数:411
发表于 2025-6-14 15:0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查看更多内容,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潮新闻客户端 记者 邱伊娜
今年高考期间,一位江苏妈妈手捧精心制作的“LABUBU花束”在考场外迎接女儿的视频引发网络关注,迅速登上微博热搜。LABUBU是最近火遍全球的“顶流”潮玩,年轻人热抢而不得,也是这位考生喜欢的。
无独有偶,在浙江丽水,一位80后妈妈为了给儿子准备惊喜,特地联系了他喜欢的足球俱乐部球迷,定制了一张手持牌,上面是球星德布劳内的画像和一首藏头诗,把每句的首字连起来,就是:德布劳内祝硕哥高考顺利。
1.webp


在浙江,一位80后妈妈带着手牌迎接走出考场的儿子

还有父母直接拎着“华为全家桶”来接娃:手机、平板、电脑,让走出考场的女儿笑得合不拢嘴。很多网友说:“这届父母是给力的,送礼都送到了娃的心坎里。”
这些充满个性的高考纪念礼物,在高考紧张气氛的映衬下,如一道清泉流过焦渴的心田,悄然折射出家庭教育理念的转变:家长们更关心孩子的内心世界,而非只用成绩来衡量。
正如这位江苏妈妈所说:“高考只是人生中的一场考试,在家人心中她永远的最好的,期待她未来可以做自己喜欢做的事,成为自己想成为的人。”
长久以来,高考在无数家庭中扮演着“终极审判”的沉重角色,演化为一场以分数为唯一标尺的冰冷角逐。许多父母在考场外流露的焦虑与期盼,无形中筑起一道高墙,将孩子围困于分数的狭窄牢笼。一句“考得怎么样?”的简单询问,往往便成了孩子们心头无法轻松卸下的包袱。
近年来,面对高考,家长的心态显然变得更加从容。
2023年,一位考点外的送考妈妈“松弛感”满分,在路边织起了毛衣,她说:“尽力考吧,大不了回来和我一起织毛衣。”长征中学考点外,三娃妈妈许女士说:“今年是大女儿考试。孩子健康快乐最要紧,考得好自然欢喜,考得一般也没关系,人生的路很长。”
如今,这样的家长越来越多。今年高考第三天,记者在杭州高级中学(贡院校区)考点外蹲守一天,看到的都是笑意盈盈的家长,有些揽着孩子撑着伞,庆祝高考的完成;有些即使孩子明天还要赴考,也会带着她先去喜欢的餐厅吃顿午饭。少了点忧愁和焦虑,多了点坦然与包容。
18岁的高考重要吗?答案是肯定的,考进高等学府,探索更广阔的知识海洋,见识更多朋友,了解更多不一样的人生。但高考的成败,并非人生的唯一评判标准,人生长如一场马拉松,考后尚有数十年漫长旅途,人生真正的探索、成长、挫折与蜕变才刚刚开始,高考后逆袭的例子也比比皆是。
家长们的这份坦然,不仅是教育本质的回归,还折射出社会对年轻一代成长路径多元化的期待与支持。杭州学军中学门口的一位家长就说:“不要当扫兴的家长,给足情绪价值和容错机制。”父母带着爱和理解,孩子心态从容,可能是高考最好的“加油包”。
年初《哪吒2》爆火,很多家长和学生津津乐道于导演饺子在家“啃老”三年的故事,母亲无条件的包容和支持,成为饺子坚持动画梦想的坚实后盾。
所谓的“无条件”包容,实则是对孩子内心世界的洞悉,知道孩子的坚持并非“不务正业”,只有勇敢追梦。
当父母们学着摘下“扫兴者”的面具,真正理解孩子、接纳孩子,孩子才拥有了舒展羽翼、试错翱翔的勇气与底气。
“转载请注明出处”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文字版|手机版|小黑屋|RSS|举报不良信息|精睿论坛 ( 鄂ICP备07005250号-1 )|网站地图

GMT+8, 2025-8-30 04:18 , Processed in 0.200987 second(s), 6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