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在游戏预热阶段,《剑星》此次PC版其实已经收获了全球玩家的广泛关注,特别是随着Shift Up CEO金亨泰在中国启动宣传攻势,不少国人玩家靠着身体器官的驱动早早地就守候着游戏的上线。
而结果也证实,《剑星》PC版的表现堪称现象级。这款已在PS5平台大获成功的单机游戏,其跨平台之旅不仅没有水土不服,反而创造了惊人的成绩。
根据SteamDB的数据,游戏上线后不久,Steam同时在线人数峰值就突破了18万,轻松超越了《对马岛之魂》和《战神》等一众PlayStation移植大作,仅次于多人网游《绝地潜兵2》。
Steam上最热门的评论之一言简意赅,却道出了无数玩家的心声:“You just want to **** Eve, don’t you?”。
其他玩家的评论也同样“画风清奇”:“我本是为连招而来,却为那物理引擎的晃动而留下。”“这游戏可能会是我第一个按坏手柄分享键的游戏。”更有玩家坦言:“这不是一次游戏体验,这是一场包裹在乳胶和摇晃物理学中的精神觉醒。”
简而言之,《剑星》的火爆,很大程度上源于其开发商Shift Up对“粉丝服务”和角色魅力的毫不避讳。
在近年来欧美游戏界普遍强调多元、包容与代表性(DEI)的风潮下,Shift Up反其道而行之,其CEO金亨泰直言,设计那些性感丰满的角色,一方面是因为市场有需求,另一方面也是他个人的喜好,“只是追随本能的自然结果”。
这种专注角色吸引力的理念在全球范围内收获了拥趸。
值得注意的是,大型3A动作游戏,尤其是西方厂商的作品,主角长期以男性为主。《教团1886》开发商Ready at Dawn的联合创始人就曾透露,他们过去为育碧开发一款游戏时,被对方要求将年轻的女主角更换为男性,最终导致项目被取消。这揭示了部分发行商在角色选择上的保守倾向,也让《剑星》这样以女性为绝对核心的游戏显得尤为突出。
可要知道目前除了任天堂,虽然微软收购了动视暴雪,最新的“Xbox Play Anywhere”战略也颇有转移战场,“农村包围城市”的势头,但索尼依旧是本世代主机市场最大的获胜者。
未来索尼将如何让自己在平台、生态、体验、硬件等方面的优势,借助优秀的产品阵容,延续到下个世代,而不是消耗在一次又一次错误地尝试中,或许它可以以腾讯为参照。
与其简单地关注欧美知名大公司,不如借助自己的平台地位,扫描全球市场,瞄准目标赛道的领先者或潜力黑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