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73|回复: 0

[心情点滴] 喝茶打牌刷手机,家长“佛系陪考”还高考一份平常心 | 新京报快评

[复制链接]
  • 打卡等级:已臻大成
  • 打卡总天数:411
发表于 2025-5-28 11:1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查看更多内容,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奋楫扬帆的水面足够宽阔,人们对高考自然也就不再过度执念了
1.webp

▲6月7日,某考点附近,考生和家长轻松淡定,有说有笑。新京报记者 李木易 摄

 
| 柳早


“以前的家长是陪着孩子一起急,现在陪考的家长也少了,即便陪考也不再苦等苦熬,不再委屈自己。”
据九派新闻报道,浙江温州市永嘉免费送考车队队长已组织公益送考3年,发现每年高考氛围都在变化,如今的家长也更多了一份平常心。
报道中,现场不少家长就表示:“孩子都这么大了,很放心”。曾经考场外家长们眉头紧锁,而今陪考的家长却在悠闲喝茶、打牌、躺在“移动休息室”刷手机……‌越来越多家长选择“佛系陪考”,仪式感满满,心态却格外豁达。
这样的场景,和过去高考前全家人集体“如临大敌”的氛围已经大有不同。在以往的媒体镜头里,常见的是为了高考拉满仪式感:有大张旗鼓、填街塞巷的万人送考;有家长身着旗袍、引领盼望的焦急等待,人们对这些也不陌生。
甚至,今年高考也还有一些类似的场面,比如今年有家长为图吉利把车标改成了985,还有考生集体摸985车牌讨彩头等。这些都可以理解,高考毕竟如此重要,无论家庭还是社会,都会格外重视。
但与此同时,像开头提到的另一种心态也出现了:家长不再那么眉头紧锁,代之以喝茶打牌刷手机,这就给了高考某种松弛感。
事实上,早在2022年,就有媒体报道四川南充高考送考家长减少,考场环境变好;2023年时,山西太原也有媒体报道,校外等候的陪考家长比往年有所减少。类似情况总能得到舆论的关注,其实也表明,人们希望对待高考的姿态能有所变化。
就像“就平常心去考”这句老师、家长常挂在嘴边的叮嘱,“平常心”当然需要考生自己去调整,但社会环境的配合和协调也同样必不可少。
临近大考,如果连家长也开始“不淡定”,营造出过于浓郁的、特殊的紧张氛围,又怎能要求孩子保持“平常心”?家长先松弛下来、“适度放手”,终究也是给考生减压,培养孩子的自主性和责任感,让他们能够更从容地迎接高考这场“成人礼”。
而从更大层面看,家长对于高考不再那么紧张,其实也反映了家庭教育理念乃至一种高考叙事的转变——相比于曾经“一考定终生”的沉重命题,高考今天的社会意义已经悄然变化。
这并不是说,今天的高考不重要了。但随着社会的发展进步,人们的成才路径开始变得更加多元,同时也更需要一种长线努力和“成绩外因素”。
在今天,考上一个好大学依然是件大好事,但在一个人的整体人生格局里,却不再那么有决定性意义。
在今天的社会环境中,相比于一个好大学,找到自己的兴趣,抓住个人发展的机遇,保持长期学习的习惯与能力,甚至是面对失败的心态等,也都对一个人的人生坐标有着巨大的影响。
也因此,家长心态变得松弛,其实也是多元社会形态的反映:奋楫扬帆的水面足够宽阔,人们有更多的路径“殊途同归”,自然地,对高考也就不再那么过度执念了。而这,也让高考回归到了大学入学考试的原初意义。
在这样的平常心态下,高考也不再成为一个人有终极意义的价值衡量,而是一个新阶段的起点,是人生进入旷野的标志——每一个学生在成年之时,都要去到更加广阔的天地里寻找自己的人生方向了。
而要找到这个方向,恐怕也需要学生和家长都能更松弛一些。毕竟,只有心态轻松,人们才更有眺望远方的心情和余裕,才能从更高的维度上,来更好地安顿自己的人生。
撰稿 / 柳早(媒体人)
编辑 / 马小龙
校对 / 赵琳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文字版|手机版|小黑屋|RSS|举报不良信息|精睿论坛 ( 鄂ICP备07005250号-1 )|网站地图

GMT+8, 2025-8-30 08:17 , Processed in 0.152430 second(s), 5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