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90|回复: 1

[科技新闻] 还是雷军会玩! 一张贴膜就让小米 15S Pro成功「封神」了

[复制链接]
  • 打卡等级:已臻大成
  • 打卡总天数:410
发表于 2025-5-27 22:4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查看更多内容,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2025 年 5 月 22 日,小米 15S Pro 正式发布。作为自小米 5C 后首款采用小米自研 SoC——玄戒 O1 的智能手机,小米 15S Pro 一经发布就引起了网民的关注与热议。在前段时间的评测中,小雷对这款手机也给出了非常正面的评价,具体可以回看这篇文章。

1.webp


图片来源:雷科技


但就在玄戒 O1 写下小米手机新篇章时,小米 15S Pro 其实还有另一个不起眼的小改进——这是一款出厂自带 AR 抗反射贴膜的手机。尽管这张 AR 抗反射贴膜仍是「软膜」而非钢化膜,在硬度和抗磨损方面要逊色于传统的钢化膜,但和大多数手机品牌出厂自带的软膜相比,小米 15S Pro 这张 AR 抗反射在用胶、涂层方面都相当用心。

2.webp


图片来源:微博


微博著名数码博主 Kang 更是表示「这已经是顶级软膜」「和当年(vivo)X100 Ultra 的官方 AR 膜水平一致」。作为一个经营着数码配件店铺的博主,Kang 对这张自带贴膜给出的评价相当正面。

但问题在于,既然自带一张「好膜」能为手机带来如此广泛的正面评价,那为什么其他品牌不这么做呢?给手机出厂时贴上一张「原厂好膜」,真的那么难吗?

换张好点的贴膜,小米要花多少钱?


很显然,作为厂商的小米和作为消费者的我们挑选、采购手机贴膜的方式大不相同,我们不可能直接把淘宝上 50 多元的售价强加在手机的 BOM 成本中——一般来说,给手机「贴膜」,其成本会以「材料、工序、质检」这三个环节中体现。

首先我们说说材料的部分。和一般的手机相比,AR 抗反射膜的「特殊性」体现在表面涂层和胶水上:抛开钢化膜和「水凝膜」不谈,菲林类贴膜(传统软膜)的基材不外乎 PET、TPU 这两类。而所谓的 AR 抗反射膜,其本质就是在基层上施加更多层的特殊材料涂层,降低屏幕表面的反光。

3.webp


图片来源:1688


很显然,小米不会自己建厂制造贴膜,其 AR 抗反射膜必然也是定制外购的。小雷无从得知凭借小米的体量,能从供应商那谈出怎样的价格,但从 1688 的价格来看,「AR膜增透降反射膜」每平方米价格大约是普通 PET 贴膜的 8 倍。平均到每台手机上,成本价格不会超过 25 元。

至于工序部分,因手机产线本身就有贴膜的环节,从普通贴膜切换到 AR 抗反射膜并不会带来额外成本,所以这里我们不展开谈。

随后是质检环节。其实一般的贴膜在出厂时也有质检环节——毕竟谁也不想新手机刚买到手就发现屏幕中间有一颗灰或一片气泡吧。对一般的贴膜来说,品牌可以用视觉检测设备对手机贴膜质量做精确检查。

但因为 AR 抗反射膜涂层较厚,在特定角度或光照条件下可能会有额外的彩色反光,所以手机品牌通常需要对其做专门的校色处理。考虑到其出货量,小雷认为从普通 PET 膜「升级」成 AR 抗反射膜的小米 15S Pro,在这方面的成本上升不会超过 30 元每台。

看到这里,可能有人会觉得小雷在「尬吹」小米——花点小钱给手机配张好点的膜就能炒成一个新热点。但这并不是小雷提起这个话题的原因。我真正想说的是,既然这么低的成本就能换来如此优秀的用户体验,为什么其他品牌不这么做呢?

出厂不贴膜:以环保之名,行减配之实


既然厂商自带「好膜」成本如此之低,那为何手机品牌却纷纷在这点小事上偷工减料呢?在雷科技看来,这种「得过且过」的配件思路,只不过是近几年手机行业「减配」的另一种体现。

那么谁给手机减配的不良风气是从什么时候传开的呢?在我看来,这还得从 2018 年发布的 iPhone Xs 开始说起。

2020 年 10 月,苹果发布 iPhone 12 系列,正式取消了包装盒内随附的充电器和耳机。苹果称此举是为了减少电子垃圾,但说到底还是为了控制手机成本(运输和销售两方面)。在当时,苹果这一举动引发了各大安卓手机厂商的「群嘲」。

4.webp


图片来源:苹果



但眼看取消充电器、耳机可以显著压缩产品包装体积,节约运输和仓储成本(单位体积内能放更多手机),部份品牌也开始「有样学样」,跟着苹果的角度想办法「压缩成本」。

幸运的是,由于国内 Android 手机品牌对 PD 快充支持有限,绝大多数手机品牌都会在包装盒里随附私有协议高速充电器,不需要用户额外掏钱。但对「耳机」的减配,大家却不约而同的选择「减配」。

除了充电器、耳机、手机壳这些配件外,部分品牌甚至对手机盒的内包装也「能省即省」。还是以苹果为例,在近几年的 iPhone 包装中,苹果已经陆续减配了贴纸、纸质说明书等配件。

甚至连最基本的卡针,苹果也没有放过——被自媒体吹得神乎其神的「液态金属卡针」只会出现在最新款的 iPhone 包装盒内;新 iPhone 发布后,「旧 iPhone」会马上改用普通的金属卡针。

手机「减配」并不完全是坏事?


不过话又说回来,作为一个时不时就给手机买配件的科技爱好者,以小雷自己的角度看,我并不认为手机品牌「减配」是一件坏事 。

或者用更准确的话来说,如果「减配」省下来的成本可以用在更有意义的地方,或者直接给消费者降价,那减配还真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情。

以贴膜为例,品牌从普通贴膜升级成 AR 抗反射膜,这自然是好事。但如果品牌彻底取消出厂贴膜,以降价的方式让消费者「自行解决」贴膜,这种做法同样值得称赞。

5.webp


图片来源:闪膜


事实上,这种「减配=降价」的做法在汽车行业已有成熟的案例:某品牌主打性能的车型,原厂时只提供最普通的基础款刹车——但下单后,品牌会提供一笔「改装基金」,让车主「想改什么改什么」。

相比起这种「减配+降价」,将选择权还给消费者的「减配」,我们真正讨厌的,是那些「减配不降价」,甚至用巧妙的定价方式变相「涨价」的品牌。

而此次小米 15S Pro 自带高质量 AR 膜的做法,在我看来颇有「逆行」的风范——这既是一次大胆的尝试,也是一次成功的用户关怀,更是手机品牌向行业减配潮发起的抗议。

小米会让出厂贴膜成标配吗?


考虑到小米手机的出货体量和小米 15S Pro 这次 AR 抗反射贴膜带来的讨论热度,雷科技认为小米这次确实给手机市场开了个好头:做产品考虑成本固然重要,但用产品讨好用户同样重要。

上文分析中我们已经讲过,给手机的出厂贴膜升级成「顶级贴膜」,对终端成本的影响可能还不到 30 元,这个换膜的行为也称不上是多么重大创新。

但小米传递出的态度却相当罕见——在竞争白热化、利润日趋紧缩的中高端市场,愿意在非核心部件上投入精力优化体验的厂商,已经越来越少了。大多数手机品牌在发布会上强调 SoC、屏幕、影像模组的突破,却很少提到包装盒里还剩下什么,手机拿在手里是否「开箱即用」。

而这张「低调但意外爆火」的 AR 抗反射贴膜,却以最简单的方式赢得了用户与媒体的好感,恰恰说明了用户对手机「噱头」的热情正在消散,对「用户体验」的重视不降反升。从这个角度出发,小米 15S Pro 并没有多做什么,它只是从用户的角度出发,为用户多走一步。但这种「让用户少走一步」的思路,才是消费电子在成熟市场中真正该走的路。

6.webp


图片来源:雷科技


当然,我们不能指望一款产品就能改变整个行业的走向。但小米这次意外出圈,确实给手机行业带来了一点不同的声音。如果未来有更多品牌愿意把贴膜、手机壳、GaN 充电器、散热器这些「理所当然」的配件重新放回盒内,让消费者买手机不再买半成品;或者在减配的同时降价,将配件选择权还给用户,那小米也算是给手机行业指出了一个「拨乱反正」、值得全行业共同学习的道路。

说到底,无论品牌降低终端售价也好,提高出厂配置也好,只要能让消费者以更实惠的价格买到更好的产品,这始终是件好事。
  • 打卡等级:已臻大成
  • 打卡总天数:393
发表于 2025-5-28 00:27 | 显示全部楼层
感谢分享!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文字版|手机版|小黑屋|RSS|举报不良信息|精睿论坛 ( 鄂ICP备07005250号-1 )|网站地图

GMT+8, 2025-5-29 05:36 , Processed in 0.134955 second(s), 5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