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18|回复: 1

[科技新闻] 千方百计“浇灌”出夏粮稳产的希望

[复制链接]
  • 打卡等级:自成一派
  • 打卡总天数:128
发表于 2025-5-18 16:1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查看更多内容,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因高温天气持续、有效降水不足,陕西部分冬小麦主产区重度及以上气象干旱呈发展之势。记者最近在陕西多地农村走访时,不断听老粮农们念叨起“小满麦断根”的农谚。随处可见的引水灌溉场景,倒数着马上就到的小满节气,在争抢农时的大忙季节里,记者在耳濡目染中,和农民们一起,亲身体验着农业生产的紧张时刻。
图为陕西省宝鸡市凤翔区彪角镇小旗务村正在灌溉的麦田。新华社记者刘彤 摄
经历分蘖、拔节、起身、孕穗等多个阶段,谷雨节气后,关中平原冬小麦进入灌浆生长也是坐实粒重、进而形成产量的关键时期。
“小满节气一过,小麦就会停止生长,只待气候条件允许,即可下地收割。大伙儿反复念叨这句农谚,是在提醒自个儿:要适时、适度浇灌,并根据小麦长势‘一喷三防’。”80岁的陕西省乾县薛录镇富德府村农民赵友邦说。
图为陕西省宝鸡市凤翔区彪角镇下郭店村喷灌现场。新华社记者刘彤 摄
从3月中旬持续至今的旱情,已使陕西全省600多万亩旱地小麦不同程度受到影响。一些田块籽粒灌浆不如常年不说,近期“组团”来袭的干热风、小麦蚜虫等,也增加着小麦粒重下降、品质波动的可能。千方百计开展灌溉,实现夏粮稳产,时不我待。
实现夏粮稳产,需要有效灌溉。记者在富平、乾县等多地采访时发现,这些地方正通过抽、引、提相结合方式,增加抗旱水源,粮食主产区的井、塘、库、坝等水源设施,已全部开启。适时、适度的有效灌溉,正保障着灌溉效果。
实现夏粮稳产,需要科学灌溉。陕西地处黄土高原,水资源总量相对有限,为缓解旱情,记者发现,各地正通过渠塘互济、新挖机井等方式,调度可用水源;同时,通过循环利用、不间断轮灌等举措,提高水资源利用率。
实现夏粮稳产,需要精准灌溉。按照“精准范围、精准对象、精准时段、精准措施”的要求,陕西宝鸡、咸阳等多地,正精准“投送”着有限的抗旱水源,通过跟踪水库蓄水、土壤墒情及大田需水变化情况等,动态优化水量分配方案,应灌尽灌正持续推进。
实现夏粮稳产,更要节水优先。统计数字显示,仅今年4月,陕西主要江河月径流量与多年均值相比,黄河偏枯一到三成,渭河偏枯二到五成。有限的河流来水和旱情持续发展下的巨大用水需求,考验着陕西粮食生产的每个参与者。
记者在田间走访发现,珍惜水源已成为大部分粮食主产区农民们的共同选择,滴灌、渗灌、微喷灌等高效节水措施的采用,潜移默化中有效提高着农业用水效率,也在夯实粮食稳产的基础。
此外,记者在基层采访时,随处能看见到农村指导抗旱的农技人员,查看渠系的水利部门工作人员,坚守岗位的国家电网抢修队员,旱情发生地的镇、村、组干部下沉一线与粮农们并肩“战斗”。防旱抗旱、保供保灌,正成为大家的自觉行动。
陕西全省正全力促成粒重的稳定形成,有效防范干热风等不利因素的影响。相信在大家的共同关注和齐心协力下,旱情对今年夏粮生产带来的影响,一定会降到最低。

  • 打卡等级:自成一派
  • 打卡总天数:179
发表于 2025-5-18 20:16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楼主分享!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文字版|手机版|小黑屋|RSS|举报不良信息|精睿论坛 ( 鄂ICP备07005250号-1 )|网站地图

GMT+8, 2025-5-21 00:53 , Processed in 0.165605 second(s), 4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