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 iPhone、iPad 和 Mac 这些常规的屏幕设备,苹果也很好利用了 Apple Vision Pro 和现实世界交互的能力,将「放大器」和「Accessibility Reader」带到了头显之中。凭借 Vision Pro 配备的摄像头,用户可以直接选择和放大目光所及的现实物品,或者虚拟的 App 内容,宛如一个电子放大镜,并且能够使用 Accessibility Reader 简化所有文字内容。
除了为自家生态配备大量的无障碍辅助特性,苹果生态也对无障碍设备敞开了大门,例如 iPhone 能够和医用级别的助听器进行配对。而今年,苹果为 iPhone、iPad、Mac 以及 Vision Pro 新增了盲文设备的支持,可以更方便地制作盲文笔记,或者盲文数学计算。
除此之外,苹果设备也可以直接打开「BRF(盲文就绪格式)」文件,此前这些内容只能用专门的盲文笔记设备访问。
还有一个适用范围更广的新功能:iOS 18 上的「车辆运动提示」,也就是俗称的「防晕车」功能,也登陆了 Mac 平台,并且各个平台上面的圆点动画也可以自定义了。
帮你听、帮你说,还要帮你睡得好
除了视觉,苹果也为其他障碍人士准备了一些更好用的辅助功能。
「实时收听」基本算是苹果生态当中知名度最高、口碑也相当优秀的无障碍功能。当有听力障碍的用户戴上 AirPods 或者助听器,可以将 iPhone 变成一个麦克风,用来增强收音。
但这个过程有一个问题,如果手机被放在房间的另一头用来听发言人讲话,同时又想看实时字幕帮助自己理解,或者想要操控手机,那该怎么办呢?
苹果的解决方法,就是利用手腕上的 Apple Watch,可以显示实时语音转文字的字幕,也能作为手机的遥控器,调整实时收听的强度等参数。
今天,是五月的第三个星期四,也是「全球无障碍宣传日」。
今年,是这项运动的第 14 年,我们的生活方式也许发生了诸多变化,但对于许多人来说,这些变化也意味着生活的门槛在变高。
大众对「无障碍功能」的认识,可能还停留在「降低门槛」上,例如旁白、语音控制、实时字幕这些基础功能,让障碍人士能够自如地使用科技产品。
但随着技术进步、设备更新以及生活方式的变化,「无障碍功能」的使用场景也在变得更多、更复杂。正如苹果 CEO Tim Cook 所提倡的那样:
最好的技术,应该始终秉承着无障碍的理念。
从 2005 年苹果为 Mac OS X 添加「语音旁白」功能算起,苹果在无障碍功能的耕耘也已经有 20 年之久。
可以说,单纯让设备「能用」,已经不是苹果的目标,他们更想帮助障碍人群过上更好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