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查看更多内容,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近日
在印度洋安达曼岛以西560公里
天空中传来了低沉爆响
一团巨大火球划破天际
最终坠落在印度洋外海
所幸这次坠落
没有造成任何人员和财产损失
那么
这个包裹着一块钛合金外壳的球状物体
究竟是什么?
△意大利天文学家拍摄到坠落前,Kosmos 482从意大利上空飞过的图像,由四张照片叠加而成,注意顶部标记kosmos-482穿越仙王座的星迹
01 不同的命运 不同的结局
故事开始于1972年春,当时正值苏美冷战高峰,苏联虽在载人登月方向上落后,但他们已经在另一颗星球探测上取得了突破,他们的目标是比月球更遥远,完全被硫酸云层所包裹、表面温度高达470°C的金星。
从1961年到1984年期间,苏联发射了多艘金星探测器,其中有13艘成功进入金星大气层,10艘成功降落在表面,在人类行星探测历史上创造了一系列纪录,例如首台进入地外行星大气层的人造装置(1966年的金星3号)。然而,在辉煌纪录的背后,也有着大量早期探测失败的案例,其中就包括近日这枚落下的金星探测器。
△金星8号发射前的相片,一系列仪器将测量金星温度、压力、风速、能见度、大气气体和岩石成分,并将结果传回地球,着陆器内部还都带有一枚苏联勋章
1972年,苏联计划发射一对探测器:金星8号和金星9A号。采用成对发射,即在紧随第一艘之后就发射第二艘飞行器,能够在当时发射失败率很高的情况下有效提高探测项目的成功率。
1972年3月27号,“姊妹”探测器中的金星8号在拜科努尔发射成功,成为历史上第二个成功登陆金星的探测器,大气层内的下降过程中设备持续传回了探测数据50分钟,但着陆后的通信数据只维持了11秒。
之后发射的金星9A的命运则截然不同,它于当年3月31日由闪电号(Molniya)火箭从拜科努尔发射。起初步骤一切正常,但是在进入转移轨道时由于未知故障导致计时器错误,发动机启动后只运行了125秒,无法进入霍曼转移轨道。
轨道部分组件在48小时内坠落到新西兰南部,推进器单元和着陆器在6月分离,推进器于1981年坠入大气层。只有465公斤的登陆器独自留在太空中,开始以卫星方式围绕地球一圈又一圈的运转,直至近日溅落海洋。
△从新西兰回收的燃料罐
02 以Komos-482的新名字 结束53年漂泊
从1962年开始,Kosmos(意为宇宙)这个名字被赋予了留在地球轨道上的苏联航天器,太空中已经有两千颗以上的Kosmos人造飞行器,金星9A也被“Kosmos-482”这个新名称所代替。
荷兰卫星跟踪专家马可·朗布鲁克(Marco Langbroek)在其博客文章中说:“由于这是一个被设计为能顺利穿过金星大气层的着陆器,因此它有可能在再入地球大气层后仍保持完整。”
△红色圈为Kosmos-482在1972年的轨道示意,它在高层稀薄大气中与大气摩擦减速,轨道逐渐降低,直至最终坠落
几十年来,探测器剩余在轨部分的高度在大气阻力作用下缓慢下降。宽约1米,重约495公斤的Komos-482以约240公里的时速撞向了海面。由于在太空中经历了漫长的53年,所有为金星表面软着陆准备的减速功能早已彻底失效,严格意义上它的这次坠落可以称为“非受控再入”。
美联社称,Komos-482的这次坠落,还引起人们对近地轨道日益严重的太空垃圾问题的关注。但对于这份历史物件,目前还没有任何机构对其进行打捞。Komos-482着陆器上没有装备更耐久但却更危险的核燃料电池,而是采用了普通电池供电,因此不必担心坠落点附近会产生辐射污染。
△2024年荷兰卫星追踪者拍摄的Kosmos 482在地球轨道上的望远镜图像,可见主体之外有类似尾巴的结构,很可能是降落伞部件已经失灵释放
来源/环球网、欧洲太空监测网等编辑/谢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