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64|回复: 1

[科学观察] 宇宙终结日期揭晓:科学家警告“比预期更早”

[复制链接]
  • 打卡等级:已臻大成
  • 打卡总天数:411
发表于 2025-5-13 22:3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查看更多内容,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1.webp


科学家们发现,宇宙的衰变速度比他们想象的要快得多,并准确地指出了宇宙消亡的时间。
荷兰拉德堡大学的研究人员确定,宇宙中所有的恒星将在1万亿年内变暗。1后面跟着78个0。但这比之前预测的10的1100次方年要短得多,或者1后面跟着1100个零。他们认为,驱动宇宙终结的过程与霍金辐射有关,即黑洞通过辐射逐渐“蒸发”直至消失。
过去,霍金辐射被认为是黑洞独有现象,但研究表明,中子星和白矮星等天体也能以类似方式蒸发。中子星是大质量恒星超新星爆炸后坍缩而成,白矮星则是如太阳般的小恒星演化末态。这些“死星”虽能存续漫长时间,但一旦不稳定,将逐渐消散或爆炸。
研究称,测算中子星和白矮星的消亡时间有助于推算宇宙最长寿命,因为它们是最后熄灭的恒星。首席研究员、拉德堡德大学射电天文学教授海诺·法尔克表示,早期研究未考虑霍金辐射,高估了宇宙寿命。通过计算中子星和白矮星的辐射衰变时间,团队得出宇宙将在5亿年内终结。
2.webp


法尔克在声明中说:“宇宙的终结比预期早得多,但幸运的是,这仍需极漫长的时间。”
1975年,斯蒂芬·霍金提出,黑洞边缘可形成临时粒子对,一个被吸回黑洞,另一个逃逸形成霍金辐射,挑战了黑洞引力不可逃逸的传统认知。随着粒子逃逸,黑洞逐渐衰减,这也与爱因斯坦相对论中黑洞只增不减的观点相悖。
研究团队基于2023年发表在《物理评论快报》的成果,提出所有具引力场的天体均可通过类似过程蒸发,且蒸发速率仅与密度有关。此发现为将霍金辐射应用于中子星和白矮星提供了基础。新研究已获《宇宙学和天体粒子物理学杂志》接受,预印本存于arXiv。
尽管宇宙寿命被大幅缩短,人类无需担忧近期终结。但研究为霍金的争议理论提供了新视角。合著者、数学教授沃尔特·范·苏伊勒科姆表示:“通过探索极端情况,我们希望更深入理解霍金辐射,揭开其神秘面纱。”
在朋友圈分享这个故事;关注『跟着大事跑的人』,每天了解全球热点!
  • 打卡等级:已臻大成
  • 打卡总天数:411
发表于 2025-5-13 23:29 | 显示全部楼层
宇宙不灭,往返循环。宇宙大于一,循环临界是一,所以宇宙才会永远循环下去。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文字版|手机版|小黑屋|RSS|举报不良信息|精睿论坛 ( 鄂ICP备07005250号-1 )|网站地图

GMT+8, 2025-5-19 17:45 , Processed in 0.176043 second(s), 6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