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30|回复: 6

[科学观察] 中国科大揭秘“23·7”华北极端暴雨背后“推手”

[复制链接]
  • 打卡等级:已臻大成
  • 打卡总天数:411
发表于 2025-5-7 19:2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查看更多内容,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新京报讯(记者张璐)2023年7月底,一场极端强降雨突袭华北(海河“23·7”流域性特大洪水事件),在北京、河北等地引发严重洪涝灾害。这场破纪录的暴雨究竟是如何形成的?仅仅是台风“杜苏芮”残余环流和地形的共同作用吗?
记者5月7日获悉,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大气科学先进计算实验室(LACAR)赵纯教授团队通过全球变分辨率区域加密数值模拟和气候归因分析,揭示了一个此前被忽视的关键因素:蒙古高原地区近几十年异常快速的增温,对此次华北极端降雨起到了显著的“催化”和放大作用。这项研究成果发表在国际知名学术期刊《地球物理研究快报》上。
研究指出,在全球变暖的大背景下,并非所有地区同步均匀升温。蒙古高原地区就是一个“热点”,其近几十年的增温速度达到了全球平均水平的三倍以上,升温幅度远超周边区域突破临界点。这个地区的气候异常不仅直接影响当地生态,还是影响我国沙尘天气的重要源头。然而,它的影响可能远不止于此。
与此同时,“23·7”暴雨的极端性也超乎想象。北京地区观测得到的744.8毫米降雨量,是当地有仪器观测记录140年以来的最大值。河北临城县最大降雨量更是达到1003.4毫米,相当于当地平均两年降雨量在三天内倾泻而下。无论从降雨总量还是影响范围来看,此次事件都显著超越了华北地区历史上的多次极端降雨事件。
远在蒙古高原的快速增温,如何影响到数百公里之外华北地区的这场暴雨?赵纯教授团队利用其发展的全球变分辨率大气物理化学耦合模式(iAMAS),在国产神威超算支持下,精准地模拟再现了“23·7”极端降雨过程,模拟结果在降雨落区、强度和时空演变上都与实况观测高度吻合。基于高精度的模拟,研究团队依据国际前沿的“故事线”(storyline)气候归因方法,通过设计对比实验,发现在导致此次降雨极端化的诸多因素中,蒙古高原的异常快速增温趋势扮演了关键的“幕后推手”角色。
蒙古高原上空(大气中层)的快速增温,像“加热器”一样,促使该区域形成了一个异常强大且稳定的高压系统。这个“大陆高压”的发展,与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手拉手”连成一体,在华北地区上空构筑了一道坚固的“高压大坝”。这道“高压屏障”如同拦路虎,阻碍了携带水汽的台风“杜苏芮”残余环流继续北上或东移,将其长时间“困”在华北太行山前区域。被拦截的水汽在太行山地形的持续抬升作用下,被迫辐合抬升,导致降雨在狭窄区域内长时间集中倾泻,最终酿成了破纪录的极端暴雨灾害。
这项研究的独特之处在于,它超越了传统上仅关注局地天气系统或笼统讨论全球变暖影响的视角,清晰地揭示了区域性气候态(蒙古高原快速升温)如何通过改变大气环流(形成高压坝),进而影响并加剧了另一区域(华北)的极端天气事件强度。
这项研究结果强调,在全球持续变暖且区域增温不均匀的背景下,不同地区之间的气候影响联系可能比人们过去认识的更为复杂和隐蔽。理解这种“遥相关”机制,对于提升极端天气气候事件的预测预警能力、制定更有效的防灾减灾和气候变化适应策略至关重要。
编辑 刘梦婕
校对 李立军
  • 打卡等级:已臻大成
  • 打卡总天数:411
发表于 2025-5-7 19:48 | 显示全部楼层
蒙古高原:我才是幕后大佬!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打卡等级:已臻大成
  • 打卡总天数:411
发表于 2025-5-7 20:30 | 显示全部楼层
拒马河十渡,野三坡到现在还没恢复过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打卡等级:已臻大成
  • 打卡总天数:411
发表于 2025-5-7 20:56 | 显示全部楼层
就那次大水我发现了个事。。北京所有的人工河或者湖里居然水位低的吓人!!雨大不错,但是有没有可能加上他们过度排水有关?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打卡等级:已臻大成
  • 打卡总天数:411
发表于 2025-5-8 00:29 | 显示全部楼层
老实说,有没有水库放水?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打卡等级:已臻大成
  • 打卡总天数:411
发表于 2025-5-8 00:33 | 显示全部楼层
水灾的时候政府消失了,都是社会团体在救助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打卡等级:已臻大成
  • 打卡总天数:411
发表于 2025-5-8 06:21 | 显示全部楼层
这文章是说 当年气象预报出现失误 致使前年把北京淹了??首都淹了可是大事件 检测了首都应对天灾人祸的应急机制是否过关!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文字版|手机版|小黑屋|RSS|举报不良信息|精睿论坛 ( 鄂ICP备07005250号-1 )|网站地图

GMT+8, 2025-5-21 17:47 , Processed in 0.156299 second(s), 4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