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103|回复: 20

[科学观察] 董袭莹奇袭,屠呦呦难封

[复制链接]
  • 打卡等级:已臻大成
  • 打卡总天数:410
发表于 2025-5-3 21:1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查看更多内容,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最近,两则新闻在学术界引发了轩然大波。
一边是董袭莹凭借家族精心打造的“云梯”扶摇直上。
另一边则是手握诺奖的屠呦呦被院士评选拒之门外。
看似孤立的事件,撕开了学术评价体系的病灶,敲响了重构学术公平的时代警钟。
制度下的“超龄弃子”
屠呦呦,是一个可以彪炳现代医学史的名字。她所发现的青蒿素,每年拯救全球数十万生命于疟疾的水火,其价值可谓无量。
2015 年,她斩获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成为首位获得诺贝尔科学奖项的中国本土科学家。
然而,她怀揣诺贝尔奖的国际荣耀归来,却在国内的院士评选中屡屡碰壁。
冰冷的65岁年龄红线,将这位85岁老人无情地挡在了门外。
放眼国际,学术殿堂从未用年龄设置天花板。被誉为锂电池之父的约翰·班尼斯特·古迪纳夫97岁获得诺贝尔化学奖。
他同时还是美国国家工程院、美国国家科学院、法国科学院和西班牙皇家学会的院士成员。
科学史早已证明,真理的发现从不受限于日历上的数字,真正的科研突破往往需要时间沉淀与经验积累。屠呦呦耗费了整整40年的心血,才取得了令世界瞩目的成果。可漫长岁月铸就的“大器晚成者” ,在冰冷的制度面前,竟成了 “超龄弃子”。
制度的设计者们难道认为,科学真理会因为时间的流逝而褪色吗?特权庇佑的学术丑闻与屠呦呦的坎坷遭遇形成鲜明对比的,是董袭莹的“一路开挂”。
作为经济学本科生,竟通过所谓的 “特殊通道”,轻而易举地踏入了临床医学的领域。
推荐信上的人情世故,规培期的任性缩水,以及那只有30页却被匆忙下架的博士论文,昭示着不言而喻的荒诞属性。她的背后,是副院长母亲和国企高管父亲所织就的权力之网。论文署名的利益输送、学术资源的定向倾斜,将神圣的学术殿堂异化为家族利益的游乐场。当高校亲自下场删帖、知网配合下架论文,所谓的学术规则,早已被权杖冲击得千疮百孔。
1.webp

撕裂的评价体系这两起事件背后,是学术评价体系的深层撕裂。国际上,学术成就以实际贡献为核心,突破与创新是唯一标准;而国内却存在年龄、学历、身份等多重桎梏。普通科研工作者在严苛的标准下艰难攀爬,特权阶层却能轻松跨栏如入无人之境。假以时日,学术的价值判断将被扭曲,公众的信任之基逐渐崩塌。更值得警惕的是,僵化的制度与泛滥的特权形成恶性循环。年龄限制让真正的创新者错失机会,特权介入又加剧资源分配的不公,最终导致学术生态的“劣币驱逐良币”。这种畸形状态不仅阻碍科研进步,更威胁国家在全球的核心竞争力。当屠呦呦这样的科学英雄寒心,董袭莹这类“幸运儿” 招摇过市,我们的学术生态该如何重塑?破局之路大国竞争,关键是技术,核心是人才。
学术评价体系就像是一个精准的人才筛选器。在全球科技竞赛日益激烈的当下,它必须完成从“桎梏” 到 “引擎” 的蜕变。应破除年龄壁垒,建立 “成果导向” 的动态评价机制,给予科研人员更宽松的探索空间。打破学科壁垒,鼓励跨领域创新,让交叉学科成果获得公正认可。最重要的是,要建立健全监督机制,切断权力与学术的灰色关联,让学术评价回归科学本质。这场改革不仅关乎学术尊严,更关系到国家未来。屠呦呦与董袭莹的故事不应只是舆论焦点,而成为推动制度变革的警钟。只有真正以创新和贡献为学术评价标尺,我国科研才能摆脱积弊,在世界舞台上释放创新活力。唯如此,才能让科学回归纯粹,让学术天空重现清朗,让每一位科研工作者在公平的赛道上绽放光芒。董袭莹的” 撕开了学术特权的遮羞布,屠呦呦的 ” 戳中了评价体系的病灶。
当捷径成为常态,坚守沦为异类,这场荒诞剧终将吞噬学术的根基。屠呦呦与董袭莹的故事,绝不能仅仅成为人们茶余饭后的谈资。
  • 打卡等级:已臻大成
  • 打卡总天数:411
发表于 2025-5-3 21:38 | 显示全部楼层
屠呦呦:科学的胜利者,评选的局外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打卡等级:已臻大成
  • 打卡总天数:411
发表于 2025-5-3 21:49 | 显示全部楼层
事实胜于雄辩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打卡等级:已臻大成
  • 打卡总天数:411
发表于 2025-5-3 21:50 | 显示全部楼层
希望能有所改变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打卡等级:已臻大成
  • 打卡总天数:411
发表于 2025-5-3 21:54 | 显示全部楼层
没关系啦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打卡等级:已臻大成
  • 打卡总天数:411
发表于 2025-5-3 21:55 | 显示全部楼层
事后诸葛亮,你再列举一个像屠呦呦一样的人呗,国家都为屠呦呦拍电影了,压倒多少院士待遇。归根结底还是认为得了诺贝尔奖就该拿院士呗,两个完全不同的标准。日本有一个做试验失误意外发现软激光脱着法的田中正,小职员。怎么,该给田中评选日本院士还是日本最牛科学家?都不是一个标准带啥节奏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打卡等级:已臻大成
  • 打卡总天数:411
发表于 2025-5-3 21:56 | 显示全部楼层
理想很丰满现实太骨感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打卡等级:已臻大成
  • 打卡总天数:411
发表于 2025-5-3 21:59 | 显示全部楼层
无法比。一个脚踏实地,刻苦努力。一个走捷径,钻空子,弯道超车。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打卡等级:已臻大成
  • 打卡总天数:411
发表于 2025-5-3 22:04 | 显示全部楼层
公平、公正、公开,我的梦想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打卡等级:已臻大成
  • 打卡总天数:411
发表于 2025-5-3 22:04 | 显示全部楼层
这种事有什么好奇怪的,在伟大的祖国发生什么我都不奇怪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文字版|手机版|小黑屋|RSS|举报不良信息|精睿论坛 ( 鄂ICP备07005250号-1 )|网站地图

GMT+8, 2025-5-23 13:17 , Processed in 0.202490 second(s), 5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