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37|回复: 6

[科学观察] 爱丁堡大学首次在活人脑片中发现,我们可能误解了阿尔茨海默病几十年,Aβ并不只是“毒蛋白”

[复制链接]
  • 打卡等级:已臻大成
  • 打卡总天数:411
发表于 2025-5-1 12:1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查看更多内容,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阿尔茨海默病(AD)的治疗研究走过了几十年,但一种被当作“头号罪犯”的蛋白质Aβ,正在被重新定义。它也许不是破坏者,而是调节者;或许不是垃圾,而是信使。



2025年4月,英国爱丁堡大学的研究团队在国际顶级期刊《Nature Communications》(IF:14.7)上发表了一篇前沿研究,首次在活人脑片中发现,我们可能误解了阿尔茨海默病几十年,Aβ并不只是“毒蛋白”。



1.webp

一、Aβ到底是“垃圾”还是“功能分子”?



在大众认知和许多药物研发中,阿尔茨海默病的病因很简单:大脑中堆积了过多的淀粉样β蛋白(Aβ),这些“垃圾蛋白”破坏了神经元之间的连接,引发记忆力衰退,最终导致认知功能全面崩溃。



因此,数十年来几乎所有阿尔茨海默病药物都围绕着一件事:清除Aβ。但问题是,这种策略收效甚微,大部分清Aβ药物临床失败。



为什么?



本研究首次在人类活体脑组织中,给出了解释。



二、划时代的实验技术,用“活人脑片”解剖阿尔茨海默病



这是目前最接近真实人脑状态的研究。研究团队利用42位接受脑肿瘤手术患者切除的健康皮层组织,建立了“人类脑片培养模型(HBSCs)”。



这个模型具有:

1、活性神经元、星形胶质细胞、小胶质细胞

2、功能性突触连接

3、能表达AD相关蛋白(如Aβ、tau)

4、可进行电生理、分子检测、活体成像



换句话说,他们在培养皿中“保活”了人脑。



三、研究解答了阿尔茨海默病中的四大关键问题



(1)生理状态下的Aβ到底有无用?



研究发现:适度提升Aβ水平(通过阻止其降解),大脑突触不仅没有立即损伤,反而出现了突触修复相关基因(如SYP、SNAP25)的上调。



这意味着Aβ在正常水平下或轻微升高时,可能具有维持突触可塑性和神经传递的生理作用。它不是毒素,而是一种“神经调节信号分子”。



(2)病理性Aβ是如何破坏突触连接的?



研究使用从阿尔茨海默病患者脑组织中提取的真实、病理性Aβ,结果显示:

1、它会特异性附着在突触后结构(PSD95)上

2、然后导致突触前蛋白synaptophysin的快速丢失

3、最终引发突触断裂和连接丧失

4、而且,没有任何修复机制被激活



这说明病理Aβ不是“随机伤害”,而是“精准破坏突触结构”,并阻断大脑自我修复能力。



(3)调整Aβ浓度到底是好是坏?



令人意外的是,不管是升高Aβ还是降低Aβ浓度,都会导致突触生长蛋白(synaptophysin)减少。



也就是说:

1、Aβ 过高,会造成突触毒性

2、Aβ 过低(通过药物抑制产生),突触数量也下降,且没有补偿



这揭示出一个关键机制:

Aβ的功能是“剂量依赖”的,它既不是天使,也不是恶魔,而是一个“需要平衡”的生理因子。这颠覆了长期以来“越少越好”的治疗思路。



(4)脑脊液/成像技术能否真实反映脑组织病变?



过去我们评估AD常靠脑脊液(CSF)或PET影像,但本研究通过直接测量脑片培养液中的Aβ、tau、KLK-6等生物标志物,发现:



1、不同脑区、不同性别、不同年龄,Aβ和tau的分泌水平完全不同

2、有些变化在CSF中无法检测

3、HBSCs可以高时空分辨率地呈现蛋白分布



传统CSF和影像手段是“全脑平均”,而真正的病变是“区域精细、动态变化”的。这项技术可能推动精准诊断成为可能。



四、这也解释了为何“清除Aβ”策略频频失败?



1、不是所有Aβ都是“坏蛋”

2、清除“好的Aβ”,可能破坏了神经修复机制

3、药物或许不应“一刀切清除”,而应“调控平衡”



这也是该研究对未来药物研发最大的启示。



这项来自爱丁堡大学的研究,并不是为Aβ“翻案”,他为我们提供了一个重新看待阿尔茨海默病本质的窗口。阿尔茨海默病并不是一个“堆满垃圾的脑子”,而是一个失去自我调节与修复能力的网络系统,而Aβ,可能正是这个网络的一把钥匙。


来源:McGeachan, R.I., Meftah, S., Taylor, L.W. et al. Divergent actions of physiological and pathological amyloid-β on synapses in live human brain slice cultures. Nat Commun 16, 3753 (2025). https://doi.org/10.1038/s41467-025-58879-z‍‍‍‍‍‍‍‍‍‍‍‍‍‍
合作探讨交流
阿尔茨海默病作为全球关注的健康挑战,需要从筛查、居家预防管理、社区和医院管理服务等各个环节全方位努力。我们一直致力于运用人工智能技术探索阿尔茨海默病的筛查检测、预防、干预和管理,通过健康陪伴,推动阿尔茨海默病个性化解决方案落地。
诚挚邀请各位专家、同行和关心阿尔茨海默病的朋友,一起交流探讨。无论是研究合作、技术应用还是社会推广,都希望能够共同推动这项能够造福咱们老百姓的事业。
  • 打卡等级:已臻大成
  • 打卡总天数:411
发表于 2025-5-1 14:29 | 显示全部楼层
几乎所有的研究以及药物研发方面都是在攻克A阝蛋白病毒,偶尔会出现此类颠覆性的文章,但是可能仍然不是主流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打卡等级:已臻大成
  • 打卡总天数:411
发表于 2025-5-1 17:13 | 显示全部楼层
人到底依靠什么物质产生记忆和联接记忆都没有搞清楚。这些密码都掌握在创造人类的外星生物👽脑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打卡等级:已臻大成
  • 打卡总天数:411
发表于 2025-5-1 17:49 | 显示全部楼层
以前治疗的怎么说?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打卡等级:已臻大成
  • 打卡总天数:411
发表于 2025-5-1 19:43 | 显示全部楼层
看来人类想活长一点还是太难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打卡等级:已臻大成
  • 打卡总天数:411
发表于 2025-5-2 03:16 | 显示全部楼层
最近接触了干细胞,说是对这个病也有效果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打卡等级:已臻大成
  • 打卡总天数:411
发表于 2025-5-2 03:20 | 显示全部楼层
中医永远讲的是平衡,而西医永远讲的是殺灭!大家想一想,到底是哪一种思维更正确?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文字版|手机版|小黑屋|RSS|举报不良信息|精睿论坛 ( 鄂ICP备07005250号-1 )|网站地图

GMT+8, 2025-5-24 09:53 , Processed in 0.227116 second(s), 6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