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33|回复: 5

[汽车资讯] “一口价”让大众、丰田重回牌桌?卡罗拉双擎直降3万,攻入比亚迪腹地

[复制链接]
  • 打卡等级:已臻大成
  • 打卡总天数:411
发表于 2025-4-15 11:2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查看更多内容,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编者按:2025年被视为合资车企战略反攻关键年。面对自主品牌与造车新势力的强势崛起,大众、丰田、本田、通用等跨国巨头正以“中国速度”推进变革,推出多款本土化纯电平台车型,并深化与中国科技企业的智能驾驶合作;奔驰、宝马、奥迪等豪华品牌更是希望借助电动化、智能化完成品牌价值重构。
这场战略反攻的本质,是合资车企从“技术输入者”向“生态共建者”的角色蜕变,也标志着合资2.0时代的到来。腾讯汽车《远光灯》将陆续推出“合资反击战”系列报道,是为第三篇。
腾讯汽车《远光灯》
特约作者 刘坎顺
编辑 杨布丁
合资车企“一口价”策略正初见成效。
在刚刚过去的2025年第一季度中,一汽-大众以超过38万辆的交付量,挤入了传统车企销量第5名,同时,上汽大众、一汽丰田和广汽丰田也都在TOP10的排名中有所上升。
正是由于越来越多大厂踊跃加入“一口价”的行列,并以10-25万元的家用车型居多,这让大多数合资品牌,甚至豪华品牌在第一季度的销量有明显回暖。
1.webp


据乘联会秘书长崔东树统计,今年3月,传统燃油车的促销幅度逐步达到22.1%的水平,较上月增加0.4个点。豪华车的促销逐步达到26.1%的高位,较上月增加0.3个点。合资燃油车的促销逐步达到21.5%的高位,较上月增加0.3个点。
“一口价”销售策略所带来的变化,并不只是可直观看到的“降价”诚意,同时还解决了以往4S店报价不统一的问题,这也无形中提升了消费者的选车和购车体验,还能正面对抗自主品牌内卷的“限时优惠价”。比如在10万级轿车中,曾经价格不低的丰田油电混动车型——卡罗拉双擎,如今起售价8.98万元起,比原售价降低了3万多,从而缩小了与比亚迪秦PLUS之间的差距。
价格变化更大的东风日产轩逸,在宣布了“一口价”之后,轩逸经典的起售价为6.98万元,相比原售价降了接近4万元,降幅超过35%;同时全新轩逸的一口价则是8.98万元起,相比原售价也便宜了3.41万元。
因此,合资车企外,传统燃油车也成了“一口价”销售策略的受益者。中汽协的数据显示,今年3月传统燃料乘用车国内销量104.9万辆,比上年同期减少5.4万辆,但环比增长44.4%。
新能源车的销量依旧在稳定中增速,原因除了报废补贴大幅升级(以北京为例,从1万元提升到2万元)之外,车企对于2024年“盛行”的价格战也开始趋于温和,行业内卷状态也有较明显改善。
2.webp


从乘联会最新的数据来看,2025年第一季度乘用车累计零售512.7万辆,同比增长6.0%。其中仅3月份的乘用车市场零售量就达到194.0万辆,同比增长14.4%,环比增长40.2%,仅稍低于2018年3月198万的最高水平,处于历年3月零售历史高位。
长城跌出前五  大众、丰田凭“一口价”止跌回升
2025第一季度的销量呈现出集体回暖态势:合资品牌因为燃油车“一口价”策略+加速电动化转型的叠加,实现了销量止跌且开始稳中略升,而自主品牌则凭借新能源新车型的布局、出口和价格优势继续扩大着市场占有率。
根据腾讯汽车《远光灯》对国内车企2025第一季度销量TOP10的统计来看,比亚迪、长安、吉利、奇瑞、一汽红旗等自主品牌的销量均保持着高速增长,只有长城汽车出现了下滑;合资品牌中的一汽-大众、上汽大众销量承压加速焕新,同时一汽丰田、广汽丰田实现了止跌回升。
比亚迪在第一季度中以100.08万辆的累计销量稳坐冠军之位,同比增长59.81%,其中乘用车销量为37.14万辆,同比增长23.1%。具体来看,在比亚迪用“天神之眼C”开打“智驾平权”后,王朝网和海洋网合计销售达到了350615辆,同比增长22.3%;方程豹汽车销量为8051辆,同比增长126.8%。但值得注意的是,随着新能源市场多品牌竞争加剧,比亚迪增速也开始逐渐放缓。
亚军和季军则分别是长安汽车和吉利汽车,两大车企之间的累计销量旗鼓相当。长安汽车在2月升级了北斗天枢2.0计划后,旗下长安引力、长安启源、深蓝和阿维塔多品牌联动,部分车型已搭载天枢智驾系统,大幅提升了长安自主品牌车型的竞争力,使得自主乘用车销量达到了45.27万辆,新能源车销量为19.42万辆。
相比于长安汽车Q1销量同比仅增了1.89%来看,吉利汽车47.85%的同比增长显得“遥遥领先”,这主要得益于从车系变成独立品牌后的吉利银河,旗下多款新车爆发,银河品牌Q1销量达到25.97万辆,同比增加了214%,其中仅3月份的单月销量就达到了9万辆,同比增长290%;而吉利品牌的累计销量为19.14万辆,同比增长62%;极氪科技集团(极氪+领克)累计销量11.4万辆,同比增长21.1%。
位居第四位的奇瑞汽车,Q1累计销量达到62万辆,同比增长17.1%,创造历史季度销量新高。其中,奇瑞品牌累计销售59.05万辆,同比增长18.8%;新能源累计销售16.34万辆,同比增长171.8%;累计出口汽车25.54万辆,持续保持中国汽车出口第一。
原本常驻第五位的长城汽车,这次被一汽-大众所“取代”。尽管一汽-大众官方并没有公布Q1累计销量的具体数据,但超过38万辆的成绩比长城汽车的25.68万辆多出了约13万辆。仅从3月份销量来看,一汽-大众实现整车销量15.4万辆,燃油车销量同比增长1.4%,不难看出在多款新车完成换代后,与老款同堂销售的策略依旧好用,同时“一口价”的推出也让部分油车如迈腾、探岳等焕发第二春。另外,奥迪品牌的销量为5.6万辆,稳居国产豪华燃油车市场排名第一。
跌出前五的长城汽车,在销量中只有魏牌是乘用车品牌中唯一实现增长的,3月份的单月销量为4675辆,同比增长29.57%;一季度累计销量1.33万辆,同比增长38.69%。其他乘用车子品牌则全线下滑,最终导致长城汽车一季度累计销量同比下降了6.73%。值得一提的是,长城皮卡一季度累计销量超过了5万辆,同比增长14.97%,皮卡依旧是长城汽车的销量担当,在整个皮卡市场中也仍稳坐头把交椅。
第7-10名则分别是上汽大众、一汽丰田、广汽丰田和一汽红旗。在新能源不断增长的当下,大众和丰田依旧是燃油车中的王者。其中,上汽大众朗逸家族收获了超2.4万辆的销量,途岳销量超1.1万辆,途观销量突破1.4万辆,帕萨特销售近2万辆;同时在新能源转型方面,ID.家族的聪明款、上汽奥迪在市场上的销量也在实现增长。
一汽丰田作为国内少数覆盖燃油、混动、插混、纯电及氢能源全驱动技术的车企,在燃油车的基本大盘之下,Q1电动化车型的销量为8.74万辆,占比达51%,同比增长超过27%,保持着电动化产品在合资品牌中增速领先的地位。而广汽丰田旗下油电混动双擎车型在各个细分市场的表现也很抢眼,特别是3月初推出的铂智3X,更是向比亚迪宋家族发起了全面反击,上市1小时便收获了1万辆的订单,后续产能跟上后将会助力销量的大增。
一汽红旗以10.91万辆累计销量完胜了东风乘用车,上升到TOP10中,还实现了同比增长8.8%,可以说是领跑了自主豪华阵营。具体来看,新能源产品的销量突破2.2万辆,同比增长43.8%,占比提升至20.1%;节能车销量8.7万辆,同比增长2.3%;金葵花超豪华车型环比增长45.2%。另外,天工平台下的全新车型也在以高性价比优势,逐渐在向家用车市场进一步渗透。
特斯拉依旧强势 做增程的理想被做纯电的小鹏反超
如果说传统大厂们重在稳住基本盘,同时用“一口价”和“限时优惠价”等销售策略来火拼“排位赛”,那么,新势力品牌所开启的新一轮“淘汰赛”就显得更加残酷了。同样是在国家双新政策的推动下,通过左手“拼”低价,右手“卷”智驾的组合拳,让品牌梯队出现了大“洗牌”局面。
新势力第一梯队:特斯拉、小鹏、理想、零跑、鸿蒙智行、小米汽车
新势力第二梯队:深蓝汽车、极氪、蔚来汽车、岚图、阿维塔、乐道汽车
从2024年11月开始,尽管小鹏汽车的销量已连续5个月实现了增长,成为了中国新势力品牌2025年第一季度的销冠,同时理想、零跑和小米汽车也分别在一季度斩获了92864辆、87552辆和75625+的好成绩,但“围攻”特斯拉的大战暂时还是失败了。不过值得注意的是,鸿蒙智行此次并没有公布第一季度的销量数据,因此也让销量TOP10排行榜存在偏差。
3.webp


根据特斯拉官网显示,特斯拉全球一季度交付量336681辆,比去年同期下降了13%,不过在中国市场内,特斯拉的第一季度销量却创下了新高,达到13.72万辆,并成为2022年以来销量最高的一季度。其在3月24日-3月31日的单周销量更是达到2.1万辆,这也是特斯拉连续第五周刷新2025年单周销量最高纪录。
虽然特斯拉在2月底时分批向国内车主推送了“FSD功能”的更新,但其实有助于销量提升的,还是后续推出的全新限时购车政策,尤其是焕新Model Y全系限时3年0息和5年超低息购车金融政策,以及Model 3后轮驱动版/长续航全轮驱动版限时5年0息政策。可见,超长免息金融政策,依旧是带动特斯拉销量增长的利器。
而小鹏汽车在2025年第一季度的累计销量为94008辆‌,与2024年同期相比增长了331%,环比增长2.7%‌。这不仅是销量上的领先,同时还实现了同比和环比的双增长,也是所有新势力品牌中的唯一一家。其中,小鹏汽车3月份的交付量为33205辆,同比增长268%,月交付量连续5个月均超过了3万辆,并刷新了单季度的交付纪录‌。
更值得一提的是,小鹏汽车在最新的4月首周交付数据中,又以0.75万辆的成绩斩获了新势力销冠,周销量环比大涨超21%。能长期保持增长且夺冠主要是靠十万级的MONA 03、“合资B级车杀手”的P7+这两个爆款车型。据官方数据显示,小鹏MONA M03连续4个月交付超1.5万辆,小鹏P7+上市4个月,累计交付超4万辆。
当然,这两个爆款背后也离不开王凤英所带来的一整套成熟的整车生产成本管理,且这套成本管控优势还在继续。在3月内,2025款小鹏G6、2025款小鹏G9同步上市,其中2025款小鹏G6售价区间为17.68-19.88万元,远低于2024款售价,一举成为了中型纯电SUV的黑马;小鹏整体销量的提升也得益于2025款小鹏G6、G9交付工作的逐步推进,预计在第二季度还会依旧保持增长。
2025第一季度的市场格局有一个剧烈反转是,纯电动再次回归高增长,而增程式增长速度大幅放缓。根据乘联会发布的1-3月份零售端的累计数据来看,纯电车型增长最快,累计增长45.2%;插混车型销售53.4万辆,累计增长33.7%;增程式车型累计销售21.3万辆,同比仅增长0.7%。
对此,乘联会秘书长崔东树分析认为,这轮纯电动的增长是由小微型电动车和高端电动车共同拉动的。
这个数据也影响到了理想汽车——被仅出售纯电动车的小鹏汽车反超就是印证。目前,稳住理想销量的核心车型依旧是理想L6,累计交付突破24万辆,已经连续11个月稳居中大型SUV销量榜首‌,不过增程式市场趋于饱和,理想也在2月底发布了首款纯电动SUV——理想i8的官图,并表示将在7月亮相,同时还会发布理想汽车的下一代自动驾驶架构MindVLA。
近期据36氪报道称,理想汽车对销售与服务群组进行大型变革调整,该群组包含零售、售后服务、充电、质量运营、海外业务等,向销售与服务高级副总裁邹良军汇报。零售方面,理想汽车内部正在推行“战区制”,将原本26个“战区”合并为东、西、南、北、中五大“战区”,并由销售与服务高级副总裁邹良军直接领导,不再设单一零售负责人一职。据悉,此次零售端的调整旨在集中销售资源,根据不同地区特点制定更具针对性的销售策略,以推动销量增长。
而作为“理想平替”的零跑汽车,凭借着高性价比优势一直保持着高销量,尤其是售11.98万元起且带激光雷达的零跑B10上市之后,零跑汽车已经成为了新势力汽车中实现“智驾平权”的代表了。其在第一季度的累计销量达到了87552辆,同比增长162%,排在新势力品牌的第四位,但仅从3月份所交付的37095辆数据来看,是中国新势力单月的销冠。
而零跑B10的上市,以及截止到5月31日前的四项终身免费质保+至高价值15600元上市礼遇,预计能为零跑汽车带来第二季度销量的全新增长点。与此同时,零跑C16截至目前也已累计交付突破了5.5万辆,后续也依旧是普通家庭选购大尺寸多座SUV的优选。
排在第五位的是最近因为交通事故引发“热议”的小米汽车,尽管小米汽车以及雷军已经公开表态,但这或许会对小米汽车的销量产生影响,我们也呼吁大家在使用智驾辅助系统时,一定要保持时刻准备接管的好习惯,毕竟它只是辅助系统。
小米汽车第一季度的累计交付量超过了75625辆,仅3月份单月的交付量就接近3万辆,再结合小米汽车仅小米SU7单一车型在售的情况来说,小米SU7依旧是最畅销的中国新势力轿车。随后小米汽车的首款SUV——小米YU7有望在上海车展中首次公开亮相,相信这款车能成为下一个爆款,有望让小米汽车实现2025年共计交付35万辆的新目标。
至于在2024年以新势力销量亚军身份进入第一梯队的鸿蒙智行,截止到目前都没发布3月份的销量,但通过赛力斯发布的产销快报公告可以得知,2025年一季度赛力斯汽车销量超4.5万辆,同比下滑46.31%。其中,3月销量约1.37万辆,同比下滑45.19%。
再结合第三方平台数据显示,2025年前两个月,问界M7和M9的销量均出现了下滑。其中,问界M7在1月和2月的销量均未过万,均低于2024年单月销量;问界M9在1月和2月的销量分别约1.25万辆和5242辆,对比2024年11月和12月销量均超过1.6万辆的数据来看,问界的销售受到“智驾平权”影响的确较大,这也与华为“朋友圈”逐渐壮大有一定的关联。
在新势力第二梯队中,深蓝汽车以67684辆的累计交付量“遥遥领先”,同比增长了68.9%。得益于深蓝超级增程2.0、综合高性价比、多车战术的联动,随后该品牌的旗舰级SUV——深蓝S09将在上海车展中正式上市,整车尺寸与理想L9和问界M9高度接近,并配有越级配置,还搭载了华为乾崑智驾ADS 3.0系统,预计将会成为深蓝汽车销量的全新增长点。
其次是主打高端的极氪,第一季度累计交付41403辆也维持了极氪好销量的基准线,同比增长25%,热销车型主要是极氪001、极氪7X、极氪007,其中极氪7X在20万以上中国纯电动SUV销量中排名第一。据悉,今年内极氪不仅会发布超级电混系统,同时还会推出基于极氪007架构所打造的猎装车型、全尺寸旗舰SUV、中大型豪华SUV这3款全新车型,分别会在第二、三、四季度上市。
而最后3名则分别是累计销量均未能突破3万辆的蔚来汽车、岚图和阿维塔。蔚来集团在当前的问题还是乐道品牌,在“蚕食”蔚来入门级市场空间同时,似乎也没找到适合品牌的打法。乐道不仅没带来更多增量,在刚进入4月的第二天,乐道CEO还引咎辞职,随后由原能源业务负责人沈斐担任乐道汽车总裁,并全面负责乐道销售工作和区域公司管理,希望后续能适当降价,再结合本身可换电的优势,把销量快速整起来,否则蔚来集团在今年的压力还真的非常大。
结合新势力品牌在第一季度的单月和累计表现来看,普遍都实现了销量的同比增长。预计从4月份开始,新势力品牌可能会以每月破3万辆的交付量来作为“基准线”,这也可能会成为梯队“分水岭”的新指标,在第一梯队的品牌在稳住的同时,还要追求再增长,而第二梯队品牌则需要加大新车推出的速度和力度来实现突破。
车展叠加五一长假 第二季度迎来销量增长点
接下来,在国家促消费和多省市对应的促消费政策的推动下,4月23日即将开幕的2025上海车展将会全面活跃市场气氛且加速聚拢人气,再叠加各地促消费政策的实施,必将成为推动国内汽车消费的催化剂和触发点,同时也将打响新一轮的“淘汰赛”。
车展之后,便将迎来“五一”的5天长假,随着近两年自驾游的持续火爆,以及高阶智驾加持下的自驾游体验更好,近期新车通过“增配不加价”的方式来增强性价比,这也会促使出游消费更好拉动新购和换购群体的需求增长,期间各大车企业也将全面发力,来迎接第二季度销量的增长点。
而对于今年整体销量,崔东树的预测颇为谨慎,他认为国际市场地缘政治影响下,出口问题比较严重,维持全年保持3%的增长预测,即2025年乘用车零售2364万台,预测总量较2月的预测值增加21万台;2025年新能源乘用车批发预测为1614万台,增32%,预测总量较2月的预测值增49万台,新能源批发渗透率56%。
尽管近期特朗普关税大棒引发全球关注,但中国汽车出口美国的占比微乎其微,尤其是自主品牌完全没有在美国销售,因此,中国生产的自主品牌汽车并不会受到美国加关税的影响;本轮关税调整或会在短期内影响中国品牌在海外部分基地的投产建设布局,但未来全球化战略中的中国汽车依旧具备发展空间。
  • 打卡等级:已臻大成
  • 打卡总天数:411
发表于 2025-4-15 11:35 | 显示全部楼层
丰田还有降价空间,轩逸经典理想价格在5.5万左右。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打卡等级:已臻大成
  • 打卡总天数:411
发表于 2025-4-15 11:39 | 显示全部楼层
文字游戏而已。优惠根本就不多。他们现在定价还活在过去,认不清现实。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打卡等级:渐入佳境
  • 打卡总天数:51
发表于 2025-4-15 12:38 | 显示全部楼层
感谢分享!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打卡等级:自成一派
  • 打卡总天数:215
发表于 2025-4-15 13:51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打卡等级:渐入佳境
  • 打卡总天数:45
发表于 2025-4-15 14:10 | 显示全部楼层
丰田还有降价空间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文字版|手机版|小黑屋|RSS|举报不良信息|精睿论坛 ( 鄂ICP备07005250号-1 )

GMT+8, 2025-4-19 20:55 , Processed in 0.176582 second(s), 6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