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查看更多内容,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文 | 眸娱
国产综艺“抄作业”虽迟但到。
2024年3月,一档打着“和手足一起寻找恋人”噱头的韩国恋综《恋爱兄妹》席卷国内市场,“亲情+爱情”双线式的呈现开创了恋综先河,豆瓣开分高达9.6,给了内娱一点小小的震撼,虽然后续高开癫走,但不妨碍网络声量依旧拉满。
《恋爱兄妹》播出期间,就频频传出国内综艺市场将复刻同款,果不其然,除了优酷之外,爱、腾、芒都不约而同抄起了作业。
腾讯视频率先发力推出了《至爱的亲爱的》,于今年2月份刚刚完结,3月份爱奇艺打造的中国版《恋爱兄妹》就已经进入观察室录制阶段,芒果TV的《以家人之名》也出现在了2025Q2的招商片单中。
距离韩版《恋爱兄妹》播出刚好一周年,“抄作业”的平台方纷纷交出答卷,陷入瓶颈的国产恋综又是否能够找到新的方向呢?
腾讯率先交卷,兄妹恋爱难做
韩版《恋爱兄妹》的爆红,建立在亲情与爱情双线交织的基础之上,探索原生家庭对于择偶观的塑造,虽然这一创新曾被调侃“骨科”“癫”,但新颖的叙事模式推动节目迅速出圈,也是国产恋综“依样画葫芦”的核心所在。
以已经播出的《至爱的亲爱的》为例,四组不同类型的手足一起入住“至爱小屋”,在隐藏手足关系的情况下,展开为期10天的集体社交。从节目设置来看,与《恋爱兄妹》可以说是别无二致,但直到二月中旬告白日结束,始终没能复刻韩版的高热度和话题讨论度。
爆款韩综模式搬回内地为什么不好使了?对比《至爱的亲爱的》与韩版《恋爱兄妹》的呈现效果,不难发现内娱“抄作业”只做到了有其形而无其神。
《至爱的亲爱的》虽然照搬了《恋爱兄妹》的节目模式,但并没有完成“爱情+亲情”的双线叙事以及探讨家庭干预对择偶的影响。
一方面是对亲情刻画的缺失,《至爱的亲爱的》亲情线被大幅度削弱,沦为一档普普通通的恋综。
《恋爱兄妹》中的“兄妹”一词不仅仅是指有血缘关系的手足,更重要的是手足关系背后所呈现出亲情线,节目前期感情线还未发展起来时,主要就是靠亲情线吸引观众入坑。
女二初雅和男三哲贤姐弟俩相依为命,患癌的妈、家暴的爸,妈妈去世后两人一起逃离原生家庭,挤在首尔的小公寓里彼此治愈;单亲家庭长大的男四龙宇年幼时就承担起照顾妹妹珠妍的责任,妹妹几乎成了他的女儿......这些在恋综中鲜少出现的亲情线让节目多了一丝温情,印证了节目slogan“不管怎样,总有一个人会爱你”,推动节目迅速出圈。
而《至爱的亲爱的》在选角上就暴露出了问题,不同于韩版以亲兄妹/亲姐弟为主,受限于国内整个大环境背景,目前适龄的单身男女大多是独生子女。所以在节目中会看到表姐弟、堂姐妹、同父异母的姐弟,甚至还有长大后才在家庭聚会上相认、完全不熟的远房表亲,手足之间的情感连接较少。
打着“中国版《恋爱兄妹》”旗号的《至爱的亲爱的》,除了保留有“手足”的噱头之外,亲情线毫无看点,和普通恋综并无区别。
另一方面是亲情线缺失造成的连锁反应,并没有捕捉到原生家庭这一内核。
《恋爱兄妹》从手足引入,实际上探讨的是原生家庭对亲密关系的形成存在的影响,节目最初也打出了“家庭干预”的标签。
最典型的例子就是男三哲贤,由于从小生活在不健康的家庭环境中,在为姐姐挑选约会对象时,他会从组建家庭的角度考量,幻想一个幸福美满的家庭中会存在什么样的姐夫形象;女五智媛在原生家庭中虽然是妹妹,但由于哥哥不成熟,她长期充当姐姐的身份,导致她在择偶过程中更倾向于成熟稳重的对象,这也是她最终没有选择帅气可爱的宰亨的原因......原生家庭的介入为恋综提供了新的视角。
但《至爱的亲爱的》本身就弱化了亲情线,手足之间没有形成亲密的连接体,对原生家庭的探讨就更不成立了。目前仅有右右和嘉彬这对同父异母的姐弟引起了观众对于原生家庭的广泛讨论,敏感脆弱的姐姐右右与阳光开朗的弟弟嘉彬形成了鲜明对比,重组家庭对性格塑造产生了较大影响,性格也致使右右在节目中被边缘化了。
除此之外,节目并没有对原生家庭进行深入探讨,更遑论涉及家庭干预对择偶的影响,失去了《恋爱兄妹》最核心的元素。
显然《至爱的亲爱的》“抄作业”没抄到位,聚焦“恋爱”而非“兄妹”,并没有为恋综带来新的视角与方向,这也是节目热度平平无奇的根本原因。
而爱奇艺和芒果TV能否捕捉到韩版《恋爱兄妹》IP的核心,成为了能否交出优秀答卷的关键。
爱奇艺打造的中国版《恋爱兄妹》沿用了韩版的节目名称,网传购买了版权且有原版制作团队加入,目前宣发也打出了“总有一个人会爱你”的slogan,观察室明星嘉宾甚至都有带手足一起来的,“兄妹”浓度相对更高,而芒果的《以家人知名》更凸显出“家人”这一重点,让观众对后续两部“中国版《恋爱兄妹》”多了一些信心。
为什么又要抄作业?
对国内恋综市场而言,“中国版《恋爱兄妹》”的扎堆涌现无疑送来了一股清风。
如果以2018年腾讯视频《心动的信号》为新世代恋综的起点,2025年是国产恋综的第七年。
这七年间,恋综备受市场以及观众的追捧,也经历过相当繁荣的时期,曾捧出了人气不逊于明星的素人嘉宾,一度成为了选秀之外的另一个“造星工厂”。
然而,嘉宾选角的精英化、恋爱模式的套路化、人物设定的同质化,导致观众对“千篇一律”的恋综产生了厌倦,品牌方也不再青睐恋综,“没钱没爆款”成为了国产恋综持续遭遇的困境。以整个恋综赛道的头部爆款《心动的信号》为例,最新一季首期的合作品牌已经从巅峰时期的8家下跌至3家,国产恋综急需通过内容焕新来重获品牌方的青睐。
当然,国产恋综并非没有做出创新。比如《怦然心动20岁》将恋综与旅综结合,社交场景不再局限于合租小屋,而是让观众的异国旅行之路上增进互动交流。
《势均力敌的我们》将恋综与荒野求生结合,20位单身男女在荒野求生的过程中实现感情升温,类似于韩国的《单身即地狱》,只不过尺度要小很多。
其实也不难发现,国产恋综在创新过程中都有些“畏首畏尾”,更多的是选择打安全牌,效果并不显著,核心的恋爱模式并没有变化。如何寻求到更大的突破成为了国产恋综的目标,而《恋爱兄妹》无疑成为了视频平台共同的选择。
韩国在恋综节目的制作上一直是一路狂飙,近两年更是可以用一个“敢”字来概括。以艺术高中生为主角的《少男少女恋爱》、前任再度同台的《换乘恋爱》、在海岛赤膊相见的《伊甸园》等,不断以新颖的主题和更大的尺度来刺激观众的眼球,但这些显然都是国内平台不敢抄的作业。
相比之下,节目氛围主打温情的《恋爱兄妹》成为了一股清流,因为兄弟姐妹在场,嘉宾在社交择偶过程中显然会更加“体面”,涉及原生家庭的探讨也是当下热议的社会话题,方方面面踩在了市场的审美点上。
其实以《心动的信号》为代表的新世代恋爱观察综艺,本身就是韩娱的“舶来品”,“中国版《恋爱兄妹》”扎堆也算是回归初心了。
更多精彩内容,关注钛媒体微信号(ID:taimeiti),或者下载钛媒体App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