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84|回复: 3

[科技新闻] 小米公布“SU7高速碰撞爆燃”事故细节 专家解读事件疑点

[复制链接]
  • 打卡等级:已臻大成
  • 打卡总天数:401
发表于 2025-4-2 14:3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查看更多内容,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本报记者 尹丽梅 张硕 北京报道
1.webp


3月29日22时44分,一辆小米SU7标准版在安徽铜陵德上高速公路池祁段行驶过程中遭遇严重交通事故,事故造成驾驶人和两名乘客死亡。
网传图片、视频以及安徽高速出行服务的交通事故信息显示,上述小米SU7标准版在高速行驶中撞上护栏后发生自燃,现场火光冲天浓烟滚滚。事故车辆损毁严重,前挡风玻璃、四扇车窗玻璃、车顶玻璃均已被全部烧毁,车辆座椅只剩下金属框架。
据相关报道,事故发生时存在“车门未解锁,无法打开车门逃生”的情形。
一位前车企工程师在采访中告诉《中国经营报》记者,汽车中的电路板一旦没有供电系统连接,行车电脑就不能发送信号。车的门锁未打开,其原因是行车电脑当时断线了,触发不了,导致电脑没有给行车锁发送信号,还是因为碰撞导致车锁弹不起来,这些都是疑点。
这一事件引发诸多关注。4月1日上午,记者联系了小米方面,对方称“目前公司已经成立专门工作小组赶赴现场,会全力配合警方和家属对事故进行详细的还原调查,协助家属处理后续情况,将根据后续实际调查情况在官方渠道公布”。
随着时间的推移,公众对这一事件的关注度越来越高。4月1日午间,就“小米SU7高速上碰撞爆燃”事件,小米方面通过“小米公司发言人”微博发布了该事故的情况说明并披露了相关细节。
小米方面在声明中称,“我们对此深感痛惜。”据初步了解,事故发生前车辆处于NOA智能辅助驾驶状态,以116km/h时速持续行驶。事发路段因施工修缮,用路障封闭自车道、改道至逆向车道。车辆检测出障碍物后发出提醒并开始减速。随后驾驶员接管车辆进入人驾状态,持续减速并操控车辆转向,随后车辆与隔离带水泥桩发生碰撞,碰撞前系统最后可以确认的时速约为97km/h。
“碰撞发生后,我们立即与车主取得联系,了解非车主本人驾驶。同时,紧急救援呼叫车上乘员,并报警、呼叫120急救服务。”小米方面表示,小米在警方的指导下,积极配合调查、取证等各项工作,并于31日晚依法向警方提交完成我们所掌握的车辆行驶数据及系统运行信息。我们将继续全力配合警方工作,并严格遵循调查结果,确保事件处理公开透明。
小米方面在声明中未提及车辆起火及车锁未解锁的具体原因。为了解事故发生的更多细节,4月1日13时许,记者致电安徽省铜陵市公安局交通警察支队高速三大队,工作人员未对记者提出的问题作出明确回应,仅表示“我们不太清楚,其他事项由其他部门处理”。
根据小米方面披露的事件细节,3月29日22:27:17 NOA激活,车速为116km/h
;3月29日 22:28:17 轻度分心报警;3月29日22:36:48 NOA发出脱手预警提示“请手握方向盘”;3月29日22:44:24 NOA发出风险提示“请注意前方有障碍”,发出减速请求,并开始减速;3月29日 22:44:25 NOA被接管,进入人驾状态,方向盘往左转角22.0625度,制动踏板开度31%;3月29日 22:44:26 方向盘往右转角1.0625度,制动踏板开度38%;3月29日22:44:26~22:44:28之间,车辆与水泥护栏发生碰撞。
小米方面在声明中提到的车辆进入人驾状态后的动作“22:44:24方向盘往左转角22.0625度,制动踏板开度31%;22:44:26 方向盘往右转角1.0625度,制动踏板开度38%”引起了许多人的注意。
一位受访车企智能网联工程师告诉记者,如果这是驾驶人操作方向盘和制动踏板产生的数据的话,那就证明了事故车辆进入了“人驾模式”,这意味着事故的发生是驾驶人自己的责任。不过,他指出,车辆出现事故后,车门无法打开这一点并不合理。
上述前车企工程师对记者表示,小米方面只公布了驾驶员踩刹车的力度,制动踏板开度最大只到了38%,这是很小的一个角度。一般在这种情况下驾驶人大脑的第一反应都是把刹车踩“死”,但是本次事故中的驾驶员并未踩到50%或以上,为何会如此?就目前的信息而言还无法就此作出判断。
“目前事件的焦点是:车是怎么起火的和门锁未能打开的问题。就车辆起火而言,其背后的逻辑为,一旦汽车发生碰撞,密封的动力电池会因剧烈碰撞导致电池包外壳变形或破裂,动力电池内部的锂金属或锂化合物与空气中的氧气、水分接触,发生剧烈化学反应,进而产生起火的现象或者爆炸。”上述前车企工程师说道。
一位新能源车企人士则在采访中告诉记者,碰撞后车门锁止系统未能自动解锁的问题,可能与碰撞传感器触发机制失效、电路中断导致电子锁瘫痪,或机械结构变形阻碍解锁等潜在故障相关,不过这需要结合具体情况进一步分析。
(编辑:张硕 审核:童海华 校对:翟军)
  • 打卡等级:已臻大成
  • 打卡总天数:401
发表于 2025-4-2 14:49 | 显示全部楼层
事故中,为何车锁未解锁成关键谜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打卡等级:已臻大成
  • 打卡总天数:401
 楼主| 发表于 2025-4-2 16:18 | 显示全部楼层
传统车就没这么多问题,一个门锁搞那么多智能。交完智商税还要付出宝贵的生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打卡等级:渐入佳境
  • 打卡总天数:37
发表于 2025-4-2 19:44 | 显示全部楼层
感谢分享!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文字版|手机版|小黑屋|RSS|举报不良信息|精睿论坛 ( 鄂ICP备07005250号-1 )

GMT+8, 2025-4-5 06:13 , Processed in 0.252843 second(s), 6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