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74|回复: 3

[科学观察] 另眼看小米事故

[复制链接]
  • 打卡等级:已臻大成
  • 打卡总天数:401
发表于 2025-4-2 07:0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查看更多内容,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3月29日夜间发生的小米Su7高速路上车祸爆燃造成3人死亡的事故,舆论一面倒地谴责小米设计不周,却忘了一点,这三个女生(主要是驾驶员)深夜以最大允许速度在高速上狂奔,难道就没有一点责任?这个问题很明显,只不过小米有钱,显然是主要责任方,这个也很好理解。

1.webp

车路人都需要与时俱进,才能用好自动驾驶。机器人不是万能的,老话还是有用的。

真正的问题在于,我们的高速公路是为人工驾驶准备的,因此在各个环节都是针对人眼的弹性而准备的。当预留的反应时间不足时,就是这一次事故的核心原因。那么,为什么高速公路方不能提早通知那些启动自动驾驶的机器人(对,自动驾驶是一种机器人)?现在都说智能高速,让高速公路通知路上的自动驾驶系统(机器人)是轻而易举的事情,只不过没有人在意,所以造成今天的事故。今天反思这一事故,高速公路、小米汽车和驾驶员的错误是相当的,甚至高速公路管理方的责任更大一点,你破坏了高速公路的自动驾驶友好程度,却指望机器或人工能够识别,这是最大的恶意,让受害人的过失(向母亲撒谎、压限高速驾驶和临阵恐慌)显得次要了。当我们关心双方(小米和受害者)的责任之时,没有人关心该如何消除这一事故隐患,这就是中国社会不重视消防的主要原因。
严格说来,中国社会只有救火,没有消防。消防要懂火灾,要深入人机物管环了解安全状态。中国推动消防改革之后,消防只有救火救人的责任,没有防火防灾的责任了,符合农耕文明的避险特征。对任何灾难,不闻不看不计不管,这样就不会对我问责了,这种态度在消防队伍非常流行。对这种态度,上层的态度也是不闻不看不计不管,只要不增加政府的支出,消防能基本维持社会稳定,没有发生动乱和造反就算完成任务了。所以,从外国引进的消防工作,并没有发挥外国应有的地位和作用,这是一种本土化带来的差异。因此,农耕文明的中国消防队伍只有救火职能,并没有理解消防工作的防灾本质,虽然也叫做消防队伍。
说一句题外话,作为大学老师,我看到的当代大学生都是极度自私的,“唯我独尊”的思想非常流行,他以为完成任务了,导师就一定要送他毕业,这种以下犯上的压迫感,让我很气愤,也很无奈。问题是中国政府和社会都在鼓励他们,让我觉得知识无用,学术廉价。将来到社会上受苦,真的是天王老子也拦不住的。受害者家属在兴风作浪,让我明白一点,自私的一代人是如何培养出来的。处处唯我独尊,还要社会和法律干什么?

2.webp

虽然发生这种事故,在野蛮驾驶面前,我并不认为小米比特斯拉更危险。

在这一事故中,我看到的肇事方是高速公路的管理部门,或者说消防部门不作为。从责任和经济角度来看,他们的改变是最容易的,只需要设置一点信号系统,就可以让所有的自动驾驶(机器人)解除自动状态,为什么不做?因为在一切求稳的中国社会,多做多风险,这种态度是不对的。中国社会的思路总是“一切维稳”,也让专业人士无可奈何。防范不如救火,让我们的消防专业都是虚空,这或许是这个社会迟迟无法解决电池火灾问题的根本性原因。不能从全局角度来统筹考虑电池事故,只会造成越来越多的事故,哀哉斯言!
  • 打卡等级:已臻大成
  • 打卡总天数:401
发表于 2025-4-2 07:05 | 显示全部楼层
有几个疑问:1、高速道路异常,完全可以提前车机联网,这样就给了预判,降低事故概率;2、辅助驾驶到人接管,建议5秒时间以上,也就是说给人5秒反应时间,在这5秒时间内,车以安全为主,可以停车;3、出现意外后,为什么这么容易起火?以后怎么避免?或者说降低概率;4、为什么车门打不开?为什么没有一个人逃出来?不是有气囊吗?不至于100码就全晕了;5、太多种意外可能了,比如高速公路垮塌,或者迷雾,车机有车机的好处,一句话技术还需成熟,生命第一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打卡等级:圆转纯熟
  • 打卡总天数:14
发表于 2025-4-2 09:21 | 显示全部楼层
只不过小米有钱,显然是主要责任方,这个也很好理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打卡等级:已臻大成
  • 打卡总天数:397
发表于 2025-4-2 13:15 | 显示全部楼层
感谢楼主分享。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文字版|手机版|小黑屋|RSS|举报不良信息|精睿论坛 ( 鄂ICP备07005250号-1 )

GMT+8, 2025-4-5 02:17 , Processed in 0.176567 second(s), 8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