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于,而就在同一年(08/09赛季),曼联好不容易杀进了决赛,完败于大量启用青训构建的梦三巴塞罗那,英超联盟内部开始推动“Homegrown Player Rule”(本土培养球员规则)。
最终在 2009年通过,并在 2010-11 赛季正式实施。
规则规定,在英超比赛注册的25人一线队大名单里(21岁以上球员),需要包含8名本国青训培养(即18-21岁期间在英格兰任意俱乐部注册1095天——3年)。
而在此后,英格兰内部继续推动持续性的青训改革计划——2012年EPPP计划。
所谓的EPPP(Elite Player Performance Plan, EPPP)其实说到底,就是一套工业化的青训模型。
这个模型从青训建设,人才模型,资金支持等多方面进行了标准化的重构。
比方说各级梯队的各个等级的训练时间,获得的资金支持。
还有“未来之星”人才模型要求:
而现在看到的萨卡、福登、帕尔默、桑乔等人就是“Homegrown Player Rule”和EPPP计划的受益者。现在英格兰这些冒出来的年轻球员,大概在10-13岁开始进入EPPP计划的青训学院里。
选材标准和模型基本固定之后,自然也容易形成下限足够高,上限不可知的相对更体系化的成才。
但是吧.......这才到哪儿啊,未来的路还很长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