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昨天聊了聊《魔神坛斗士》(《铠传》)中的铠甲,顺便对比了下中日铠甲的区别。这期再聊聊日本的冷兵器吧。
日本古代战场上的主要兵器包括:刀、弓箭、薙刀、枪和铁炮等,其中铁炮又叫火绳铳,火绳铳是比较原始的枪,属于热兵器,我们这期先不讨论。其他几种冷兵器,在《魔神坛》斗士中都出现过,囊括了魔神坛斗士五小强的武器类型,我们一起看看。
一、刀
日本刀主要是在汉代环首刀和唐代横刀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相比日本铠甲,日本铸刀工艺还是不错的。
刀是日本武士身份的象征,一般佩带两把,长的太刀和短的胁差,有人说太刀是用来杀敌的,胁差专门用于切腹,实际上胁差一般不足60厘米,主要用于室内格斗,有点类似于我们的匕首。而太刀一般在1到1.5米,不超过1米的叫小太刀,而超过1米的叫大太刀。其实日本超过五尺的太刀很多,日本现存最长太刀全长2.25米,文献记载中还有3.1米的太刀。
魔神坛斗士中火焰神里奥(真田辽)和光辉神绥及(伊达征士)用的都是太刀。考虑到火焰神1.65米的身高与刀身的对比,里奥烈火剑更接近上图中的小太刀或打刀,打刀和太刀很像,区别是打刀长度较短和弧度较小,一般步兵适合用打刀、骑兵适合用太刀。而绥及的光轮剑更接近大太刀。
其中里奥是双刀流,两把刀还可以组成双头刀,这种双头刀看起来很酷,实际上并不是很实用,几乎没有出现过用双头刀的实战高手。这种刀多见于影视和动漫,比如星战里的双头光剑、各种机甲动漫等。
二、弓箭
日本弓一般称为和弓,长度一般在1.6~2.2米左右,与中国弓弩和西方十字弓非常不同,比中国唐代长弓还要长,看起来有些滑稽,实际上威力很强,日本和弓不适合远射,但近射威力极大,曾让戚家军在抗倭初期时吃了不少苦头,弓在日本战国史上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
魔神坛斗士中天神涛玛(羽柴当麻)的翔破弓实际是改良过的,毕竟拿个接近2米的弓确实不太雅观。《魔神坛斗士》设定很细,包括羽柴当麻拉箭那只手上的护甲是特殊的,有手办的可以仔细看看。顺便一提,羽柴当麻在日本拥有不输于真田辽的人气,我想了半天也没想明白为啥,总不至于因为和猴子一个姓吧?
三、薙刀
所谓薙刀就是带长柄的刀,上面图中那名骑马将领拿的就是薙刀,刀刃一般在30-90厘米,刀柄一般在90 -180厘米,也存在超过3.6米的超长薙刀,按当时日本人平均身高看,相当于两个半日本人的长度。不过薙刀在战场上表现不佳,其劈砍远远不如枪的戳刺威力大,后来逐步成为僧众和女子的防身武器。
魔神坛斗士中陀神舒(秀丽黄)的金刚杖从形态上看正是薙刀,实际陀神指的是金刚神,用薙刀倒也符合他的身份设定,而陀神舒是中国人后裔,又崇拜李小龙等人,所以他的武器还可以拆解为三节棍,日本对这个角色设定挺细致。
四、枪
如果说远战是弓,那么近战的武器则非长枪莫属,日本战国大部分名将的武器其实都是长枪,比如“日本战国第一猛将”本多忠胜、“枪之又左”前田利家、“日本第一兵”真田幸村、“贱岳七本枪”福岛正则等。
日本长枪前端类似刀刃,戳刺劈砍都可。取代薙刀,主要是因为日本战国盔甲质量有了提升,下级武士也都有钱装备铁甲,当然防护与高级武士还是没法比(类似青铜圣斗士与黄金圣斗士的区别),所以以砍为主的薙刀远不如以刺为主的长枪,长枪的长度在1.6米——6.6米之间。而中国长枪的枪头是菱形的,看起来仿佛不如日本长枪实用,其实不然,中国长枪需要面对全身重甲的对手,菱形枪头更适合直接破甲而入!
如上图所示,日本长枪除了规范的长枪之外,还有很多这种变异的长枪,有点类似钩镰枪或戟,水神伸(毛利伸)的武器二条枪有点像十文字枪。大家注意,其实水神背上还有一把小刀,这也是符合日本长枪使用习惯的,那把刀是专门收割人头用的。
四、其他
妖邪帝王阿拉戈(阿罗醐)麾下四魔将所用武器,毒魔将的蛇牙剑和暗魔将的黑狼剑应该都是太刀或打刀,其中暗魔将的看起来像毛拔形太刀,刀柄处又像西洋剑。
而鬼魔将的邪鬼镰、幻魔将的六足长刀则更像是忍者们用的武器。
总结一下,日本战国时代冷兵器,远战主要是弓,近战主要是长枪。而太刀或打刀在战场上的作用远远不如长枪,号称日本剑圣的上泉信纲在战场上也得用长枪,而且他本来也是长枪高手。
日本资源匮乏,所以很多足轻(步兵)都是征召的农民,没钱搞武器,有的直接弄个竹枪就上了。足轻里的精兵大部分都用枪,好一点的,枪杆一般是木芯外面包着竹片,枪头后边一段包着铁皮,防止被削断。即便有钱也不能搞铁柄啊,那么长得多重,拿得动也无法实战。
至于战场上武器长度很长,实是很正常的事情,这个倒不用吐槽日本,古今中外长枪等冷兵器,基本都是很长的。
毕竟战场上“一寸长一寸强,一寸短一寸险”,别指望施展什么就地前滚翻、滑铲啥的冲过去,分分钟就被戳成刺猬了。下面这张图武器长度比较还原,但是武将和马匹就属于艺术加工了,日本战马肩高大约在110cm-130cm之间,本多忠胜身高在1.4米—1.6米,本多忠胜就这个身高,还被猴子丰成秀吉评价为“高大威猛”。
下面不是老编故意黑日本人,这是日本武士的真实照片,汉光武帝赐名倭,可谓十分贴切了。
总的来说《魔神坛斗士》是一部优秀的作品,撇开寓意深刻的剧情,其中的日本战国盔甲和冷兵器文化也展现的非常不错,值得我们学习借鉴。
由于篇幅限制,没法做太多的中日冷兵器对比,我们以后有时间继续聊。老编欢迎各位小伙伴在评论区交流。
省流分割线:文章结束,下面是书籍资料,不感兴趣的小伙伴直接跳过。
推荐几本不错的古代兵器书籍,第一本是指文烽火工作室出的《中古古代兵器大百科》这本书囊括了古代进攻性兵器、甲胄甚至火器,构建了完整的中国古代兵器体系,非常系统全面。第二本是王辉编的《日本冷刃》,对于日本冷兵器尤其是日本刀的研究非常深入,另外王辉还有《刀兵相见》和《世界冷刃》,讲中国和世界冷兵器的,他的书很好,但都很冷门。第三本是《冷兵器时代很冷很冷的知识》,一共两册,是日本人自己编的书,主要讲忍者和士兵的,趣味性挺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