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70|回复: 0

[心情点滴] 26岁任副教授,学生比自己还大是什么体验?

[复制链接]
  • 打卡等级:已臻大成
  • 打卡总天数:411
发表于 2024-3-30 23:2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查看更多内容,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15岁考上中科大少年班,24岁博士毕业,26岁成为中山大学副教授。
如今28岁的陈逸伦,正带着多名与自己同龄,甚至年长的研究生,围绕“台风”开展研究。
看似“开挂”的人生,曾在步入大学后跌入谷底,直到遇见“大气”。
陈逸伦对学术的热爱才得以重生。目前,陈逸伦已经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身份,在知名期刊上发文20余篇。还曾获得中国科学院院长奖、广东气象科技杰出青年奖等荣誉。
1.webp


因太年轻,他被怀疑能否带好学生
“ 如果你在某一领域特别有想法(例如气象元宇宙)我也可以跟着你做!”
陈逸伦个人主页上的招生语,尽显95后导师的开放活泼。“台风圈”是陈逸伦做博士后时的导师、中山大学教授黎伟标建的微信群,陈逸伦当导师后建立了自己团队的微信群“台风圈分舵”,任“分舵主”。在这支由9名90后、95后,组成的“分舵”里。
陈逸伦和学生像打成一片的伙伴,每周组会,陈逸伦总会请客吃饭,有时还会被学生们拉去唱歌。
他们的微信群除了学术探讨,还有生活杂谈。
2.webp


其实,陈逸伦最初招生并不顺利。2022年4月,虽然他获批副教授、硕导资格,但当年的考研复试早已结束,没赶上面试的陈逸伦。从调剂生里“捞”到了自己的第一名研究生。
这个女孩没有大气科学背景,为了带她赶上进度。陈逸伦经常在半夜十一二点认真解答对方发来的问题,经过一年半的手把手教学,这位学生在去年年底,参加了全国大气科学研究生学术论坛,代表小组汇报成果。对此,陈逸伦显得很“淡定”“她自己很努力,所以进步非常大”。
3.webp


第二年招生时,陈逸伦的工作顺利了很多,还可以跟其他导师联合带博士。他坦言,曾因年龄小被质疑能否带好学生。陈逸伦说,他不看学生的第一学历,思维和能力最重要。“我会很明确告诉学生,第一,保证手把手带,第二,不拿学生一作,第三,杂活不让学生干”。
有博士生这样评价陈逸伦,“科研上,他很严谨、责任心很强。也很尊重每个人的兴趣爱好。在生活上,陈老师很随和,和他怎么‘玩’都行”。
4.webp


被“大气”拉出低谷
陈逸伦的学习生涯,并不是外人想象的一帆风顺。1995年,陈逸伦生于陕西西安,15岁时,他考上中国科大少年班。但开学时的英语分班考试,陈逸伦成绩排名靠后,后来在期末考试时,甚至有两门课重修。
巨大的落差感包围了他,陈逸伦的母亲曾做过测绘,父亲是通信领域的科研人员。这使他从小就爱仰望天空,长大后更是爱琢磨,如何让“天地空”相连。第二年选择专业方向时,大多数同学选了数学和物理,陈逸伦却挑了相对冷门的地球和空间科学大方向,并在第三年钻进更“冷”的大气科学中。
5.webp


中科大的傅云飞教授是陈逸伦走进大气科学的领路人。他早早发现了陈逸伦的编程天赋,研一时,傅云飞交给了陈逸伦一个颇具难度的任务。用编程的方法,从海量卫星资料中识别出“雨团”。没想到仅过3天,陈逸伦就编完了程序。这让傅云飞刮目相看,基于此,他们提出了,几何形态与物理特性相结合的卫星遥感雨团识别技术,并申请了国家专利。此后还发表了不少重要文章,获得2018年中国科学院院长奖。一度在网游里找存在感的陈逸伦,被“大气”拉出了低谷。
6.webp


“用中国自己的卫星做自己的事”
中科大博士毕业后,陈逸伦进入中山大学做博士后。出站后,陈逸伦留校开展工作,一方面,在考虑各类型云和降水的整体特征基础上,设计系列卫星遥感反演算法。另一方面,持续探索,云降水精细化特征和物理过程,以解决天气预报“报不准”的问题。陈逸伦设计的算法,依托风云四号光谱仪器。最终实现了,静止卫星表征云降水精细化垂直结构。此外,他带领团队研究出,多源卫星弹性融合反演系统,持续服务于气象部门和科研院所。
7.webp


今年,是陈逸伦成为导师的第3年。教学任务繁重,科研成果数量增长也放缓了一些,不过陈逸伦并不焦虑“作为老师,教学肯定是最重要的。
看到学生进步,是最有价值感的”,展望未来,他说自己心里一直有个声音“用中国自己的卫星做自己的事!”
8.webp


陈逸伦副教授,继续加油!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文字版|手机版|小黑屋|RSS|举报不良信息|精睿论坛 ( 鄂ICP备07005250号-1 )|网站地图

GMT+8, 2025-9-10 07:03 , Processed in 0.167851 second(s), 6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