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84|回复: 1

英伟达推出基于Arm的PC芯片,挑战英特尔

[复制链接]
  • 打卡等级:已臻大成
  • 打卡总天数:411
发表于 2023-11-26 19:2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查看更多内容,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据路透社报道,英伟达正在开发基于Arm架构、适用于微软Windows系统的个人电脑(PC)CPU,最快2025年发布。

两位消息人士透露,AMD也计划使用Arm技术设计PC芯片。
本周一,美股尾盘受此利多消息推动,英伟达收盘大涨3.84%,至每股429.75美元,Arm上涨4.89%,至每股50.21美元,英伟达主要竞争对手英特尔跳水收跌3.06%,至每股33.85美元。
最新报道指出,英伟达和AMD最早可能在2025年销售PC芯片,英伟达和AMD将加入高通行列,高通自2016年以来一直在为笔记本电脑设计基于Arm的芯片。
英伟达、AMD和高通的举措可能撼动英特尔长期主导的个人电脑行业,目前,该行业正面临着来自苹果越来越大的压力,苹果的定制芯片为Mac电脑提供了更长的电池寿命和更快的性能。
微软自 2016 年首次公开公布其 Windows on Arm(WOA) 的战略以来,微软全力往 Arm 方向前进。
Counterpoint Research先前发布预测指出,基于Arm架构的PC芯片将在2027年底拿下约25%的市占大饼,而做为PC市场最大厂商,面对Arm解决方案的竞争,英特尔将蒙受最大损失,在5年内失去近10%的市占率。但英特尔仍将主导PC市场,占据超过60%的份额。
微软想靠英伟达强化Windows笔电能力

英伟达进军这一新领域,是微软协助芯片公司为Windows个人电脑设计基于Arm技术处理器的移动一环。微软的目标是与苹果公司竞争,因为自从苹果推出为Mac电脑自行设计、基于Arm架构的芯片以来,市占率在3年内几乎增加一倍。
一位知情人士透露,微软高层主管(包含Windows和设备业务副总裁达乌鲁里在内)24日将出席一场活动,高通计划在活动上公布一款旗舰芯片的更多细节,而这款芯片是由苹果前工程师团队所设计。
英伟达发言人Ken Brown、AMD发言人Brandi Marina、Arm发言人Kristen Ray和微软发言人Pete Wootton都拒绝发表评论。
目前,英特尔长期主导PC市场,但面临来自苹果与日俱增的压力。苹果的自研芯片让Mac电脑的电池续航力更长、运作速度更快,可以与使用更多电力的芯片匹敌。一位消息人士说,微软的高管已经观察到苹果基于Arm技术的芯片在AI处理等方面的高效,并希望获得类似的表现。
在2016年,微软请高通展开行动,要把Windows操作系统迁移到Arm基础处理器架构,此前,Arm的架构长期以来一直驱动智能手机。两位知情人士透露,微软当时授予高通独家协议,让高通开发能与Windows兼容的芯片,期限到2024年。
消息人士说,一旦这项独家协议到期,微软就会鼓励其他业者进入这块市场。
财务和策略顾问公司D2D Advisory首席执行官Jay Goldberg表示,微软从1990年代的经验学到,他们不想再次依赖英特尔,他们不想依赖单一供应商,“如果Arm真的在PC(芯片)领域起飞,他们不会永远让高通成为唯一供应商”。
AI功能将成为CPU新亮点

微软一直鼓励芯片厂商把先进的AI功能结合到他们所设计的CPU中。微软认为自家的Copilot这类由AI强化的软件,将成为使用Windows操作系统时愈来愈重要的一部分。为了落实这样的愿景,英伟达、AMD等业者即将推出的芯片必须把芯片上的资源分配于处理AI功能。
即使微软和芯片公司继续推动这些计划,也不能保证成功。软件开发人员过去花了数十年和数十亿美元为在英特尔x86运算架构上运作的Windows编写程序。x86运算架构属于英特尔,但也授权给AMD。为x86芯片所写出的电脑程序不会自动在基于Arm技术的设计运作,而要推动这种的转变,可能构成挑战。
英特尔也持续将AI功能融入其芯片中,最近展示一款笔电,上面的功能类似于把ChatGPT直接装在电脑上。
Arm VS x86架构处理器

移动时代精简指令集的代表Arm构架处理器和复杂指令集的代表x86构架处理器越发趋同,他们在互相借鉴之中不断进步,这二者的界限已经开始变得模糊起来了。
Arm构架处理器的制程工艺要领先x86构架处理器至少一代以上,根本原因在于,Arm构架处理器大多的应用场景体积有限,芯片必须采用更为先进的制程工艺才能满足功耗、性能的平衡。目前,Arm构架处理器普遍使用5nm~7nm制程工艺制造,这样才可以装进手机、平板电脑这一类空间极为有限的设备中;而x86构架处理器一般都应用在笔记本电脑、台式机电脑上,功耗和散热的要求相比要“低”不少,一般而言都是7nm~10nm的制程工艺就足够应对了。
Arm架构处理器的异构计算曾经是一大杀手锏,性能核与功效核这样的big.LITTLE架构设计很好的兼顾了耗电、性能之间的平衡。比如当手机常规运行时,只需要低功耗的小核心运行即可保证,当你运行一款复杂的游戏时,性能核心将全力工作。
但是,异构计算大小核的设计现在已经不是Arm构架处理器的独有技术了,包括英特尔在内的x86处理器厂商也开始使用了这种异构设计思路,例如从12代酷睿处理器开始,也同样分为性能核与功耗核,用以应对不同使用场景(AMD也将启用异构设计)。可见,随着技术的发展,二者的界限正在变得模糊。
随着搭载M系列芯片(M1、M2以及即将到来的M3)的苹果笔记本电脑上市,仿佛Arm构架处理器的绝对性能已经和x86构架处理器平起平坐了,实际上并非如此。M系列处理器的独特之处在于片上缓存,这个独特的设计极大的提升了数据的传输速度,另一方面,苹果有针对性的对特定应用方向进行了深度优化设计。用一个不太恰当的直白解释是,M系列处理器的定向优化能力非常优秀,这也让搭载了M系列处理器的苹果笔记本电脑在部分应用上表现甚至可以与X86构架的旗舰处理器一较高低(当然,这也和MAC OS操作系统与Windows操作系统对硬件资源调用的逻辑差异有关系)。但是在没有被“定向优化”到地方,表现自然不可能与x86构架处理器媲美,而且差距甚大。
在更为复杂的应用上,x86构架处理器的优势短时间内是无可取代的。最关键的一点,在于Arm 架构处理器的乱序执行能力远不及x86架构处理器。比如电脑在操作的时候多是随机且不可预测的,x86构架处理器在这方面就加强了乱序指令执行的能力,而且,x86构架还有一个特点就是单核心双线程的设计,让其在处理乱序指令的时候效率更高。但是这样的缺点也显而易见,那就是随时都要准备着应对乱序指令的执行,因此它的耗电量也比较大。
而Arm构架处理器在执行确定次序的执行指令时效率很高,而且依靠多核心协同处理而不是依靠单一线程来执行,这样不需要用到的部分就可以进入“待机”模式,耗电自然就更少。比如说手机使用的Arm处理器芯片,一般都是片上系统结构(SoC),也就是一块芯片上集成了多个功能模块。这些模块哪一个功做哪一个不工作?对于移动端设备来说很好判断,通过软件层就可以实现对它们单独控制,由此,时下不需要工作的模块大可以“关闭”让其待命,自然耗电就少了许多。
  • 打卡等级:圆转纯熟
  • 打卡总天数:10
发表于 2023-11-27 09:21 | 显示全部楼层
消灭零回复。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文字版|手机版|小黑屋|RSS|举报不良信息|精睿论坛 ( 鄂ICP备07005250号-1 )|网站地图

GMT+8, 2025-9-15 13:41 , Processed in 0.162009 second(s), 6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