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112|回复: 4

半导体第三季度,乍暖还寒时候

[复制链接]
  • 打卡等级:已臻大成
  • 打卡总天数:411
发表于 2023-11-9 10:1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查看更多内容,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美国半导体行业协会(SIA)日前发布的数据显示,8月全球半导体销售额环比增长1.9%,达到440.4亿美元。连续6个月环比上涨,预计今后将继续保持增长趋势。
SIA总裁兼首席执行官John Neuffer表示:本月全球半导体销售额连续第六个月环比上升,表明今年中期市场需求增长缓慢而稳定。8月份全球销量与去年同期相比再次下降,但同比降幅比2022年10月以来的任何时候都小,这为未来几个月的持续发展势头提供了乐观的预期。
地区的复苏和增长
按各地区来看,美洲的销售额环比增长4.6%,带动了整体增长。欧洲环比减少1.1%,日本减少0.4%,中国增加2%。亚太及其他地区的销售额环比增长1.2%。半导体受到全球通货膨胀等因素影响,2022年下半年销售低迷。进入2023年后,随着生成式AI市场的扩大,半导体销量出现上升。虽然仍低于去年同期水平,但半导体需求再次加强。
亚洲以韩国为例,韩国产业部表示,随着全球半导体需求持续复苏,韩国 9 月份出口连续第 12 个月下降,但同比跌幅为今年以来最小。根据产业通商资源部编制的数据,上个月出口额下降 4.4%,至 546.6 亿美元。去年10月以来,由于美国和其他主要经济体为控制通胀而大幅收紧货币政策,以及全球经济放缓,出口同比下降。这是2020年以来出口首次连续12个月下降。
但 9 月份同比降幅最小,引发了未来几个月经济好转的希望。继上月下降 16.2% 后,8 月份该国出境货运量下降 8.3%。一季度出口下降12.7%,二季度出口下降16.2%。尽管出口下降,但由于进口下降幅度更大,该国 9 月份仍实现了 37 亿美元的贸易顺差,创两年来最大顺差,并且连续第四次实现增长。
该部表示,上个月进口额同比下降 16.5%,至 509.6 亿美元,其中能源进口同比下降 36%。韩国的大部分能源需求依赖进口。6 月,韩国报告 16 个月来首次出现贸易顺差,此前,由于能源价格高企,贸易顺差从 2022 年 3 月持续到 2023 年 5 月,出现了 1997 年以来最长的逆差。分行业看,半导体出口连续14个月下降,9月份下降13.6%。
同时,8月份中国半导体销售额达130亿美元,环比增长2%。
存储是融冰的风向标
第三季度,市场破冰的复苏迹象慢慢延展到了很多领域。
首先是存储,根据TrendForce统计数据显示,今年Q3预估 DRAM均价跌幅收敛至0~5% 。NAND Flash均价跌幅收敛至3~8%。跌幅的收敛得益于三星、美光科技、SK海力士、西部数据、铠侠等一众厂商的减产策略。如今存储市场的供需关系正在加速回归平衡。
同时9月初到9月20日的市场价格信息显示,存储器芯片现货价格正在全线走高,反映市场交投较7月底的“寒冬”有所回暖。在三大DRAM原厂的市场供给量持续减少,以及终端电子装置搭载容量年成长五成情况下,下半年DRAM价格也有望迎来上涨。业内预计,DRAM将于今年四季度开始上涨,标志着新一轮增长周期的开始。并且,DRAM 价格上涨不仅是由于减产和库存清仓等因素,还与人工智能市场有关。
NAND方面,美光也宣布将自9月起提高NAND Flash晶圆合约价约10%,这一举措被认为有望改善美光下半年的盈利状况。不仅如此,随后,SK海力士、西部数据、铠侠等厂商也纷纷跟进,将价格上调了约10%。
半导体设备:中国稳定增长
近日,CINNO Research统计数据表明,1H'23中国大陆半导体设备厂商市场规模Top10营收合计约162亿元,同比增长39%,环比下降9%。目前整体半导体市场仍处于下行周期,下游厂商纷纷调整产能及扩产进程以应对市场低谷期,中国大陆半导体设备厂商市场规模短期稍有回落,长期呈稳定增长。
入围2023年上半年中国大陆半导体设备厂商市场规模Top10与2022年相同,具体来看,北方华创作为国内半导体设备商龙头企业,1H'23半导体营业收入超70亿元,远超国内其他设备厂商,稳居排名第一, 中微公司排名第二,盛美上海排名第三,TOP3同2022年排名。华海清科1H'23半导体营业收入超12亿元,由2022年的排名第六前进至第四,成绩极为亮眼。

放眼国际,CINNO Research统计数据表明,2023年上半年全球半导体设备厂商市场规模Top10营收合计达522亿美元,同比增长8%,环比下降6%。其中,荷兰公司阿斯麦(ASML)上半年营收超148亿美元,超过美国公司应用材料(AMAT),排名Top1;美国公司应用材料(AMAT)营收约124亿美元,排名第二;日本公司Tokyo Electron(TEL)排名第三;美国公司泛林(LAM)和科磊(KLA)分别排名第四和第五。从营收金额来看,前五大设备商的半导体业务的营收加总已超过457亿美元,占比Top10营收合计的87%。
功率半导体:丰收
IGBT的紧俏持续到了今年的第三季度。IGBT是近期半导体组件中,唯一还能大涨价且一路供不应求的品项。导致IGBT缺货、涨价的原因主要有四点:其一,需求旺盛,车用、工业应用所需IGBT用量大增;其二,供给不足,产能扩增缓慢;其三,风光储需求旺盛带动IGBT需求强劲;其四,特斯拉大砍75%碳化硅用量,IGBT为潜在替代方案。
据媒体报道,IGBT缺货问题至少在2024年中前难以解决。同时,福特Farley甚至认为汽车行业的芯片危机在2025 年之前都不太可能缓解。在IGBT市场,近期多位市场人士反映,受到需求与产能错配的影响,IGBT现有产能基本售罄,出现有价无货的缺货盛况。IGBT已超越汽车MCU,成为影响汽车扩产的最大掣肘。此前亦有消息指出,部分厂商IGBT产线代工价上涨10%。随着车用、工业应用所需用量大增,让可能成为替代方案之一的IGBT更受追捧。
在国内IGBT市场,龙头斯达半导第七代IGBT去年开始批量供货;士兰微车规级IGBT产能持续爬坡;时代电气去年国内新能源乘用车IGBT功率模块搭载量约63.28万套,位列全国第四。此外,华润微、东微半导、宏微科技、晶能微的IGBT产品也实现了突破。
代工:涨价、扩厂
据中国台湾媒体报道,台积电正在扩大CoWoS先进封装产能,以满足客户,尤其是AI芯片领域的需求。英伟达等大客户增加了对CoWoS封装的订单量,AMD、亚马逊等其他大厂也出现了紧急订单。为了满足这些需求,台积电已要求设备供应商增加CoWoS机台的生产数量,并计划在明年上半年完成交付和安装。
9月底,传出消息台积电再次追加30%半导体设备订单,带动联电、日月光投控等CoWoS先进封装中介层供应商接单量,并传出后者要涨价的消息。
6月份,台积电宣布计划扩充CoWoS封装产能,预计下半年月产能将增加3000片。此举旨在满足全球电子产品和芯片市场的旺盛需求,同时提升公司在全球半导体市场的竞争力。
7月,台积电董事长刘德音表示,台积电自有先进封装产能去年迄今几乎翻倍增长,今年到明年若又要翻倍,“确实是挑战”。为应对明年先进封装的CoWoS产能扩产,甚至把一些InFO产能挪到南科去,台积电希望能在龙潭扩张CoWoS产能,很多计划都会积极推动,希望应对客户即时需求
除了台积电,9月份三星忽然宣布,要扩大生产规模。据韩国新闻报道,三星公司计划购买10多台 EUV光刻装置,以此来提高4 nm制程的支持与存储器的产量,增强其在制造领域的竞争力,并为在2030年内,超过台积电奠定坚实的基础。
英特尔9月30日表示,其计划在美国俄亥俄州建设两家新的尖端芯片工厂,投资额超200亿美元(约合人民币1460亿元)。部分业界人士表示,英特尔此次巨额投资或是希望获得美国半导体补贴资金。
英特尔此前表示,其目标是在2030年前成为世界第二大晶圆代工厂。近几年,其展开了疯狂的扩产研发路线,如“四年实现五个先进制程节点追逐”,又或是在2030年实现在单个封装中集成一万亿个晶体管,以及开展全球代工服务业务等。
公开消息显示,英特尔目前在全球有10个制造厂,在现有的基地中,包括五个晶圆厂和四个装配和测试设施。过去几年,英特尔不断在这些基地的基础上进行扩产建厂。
今年,英特尔动态频频。9月29日,英特尔表示,其位于爱尔兰价值185亿美元的工厂已开始使用极紫外(EUV)光刻机进行大批量生产,并称这是其寻求重新夺回竞争对手地位的“里程碑”时刻。9月20日,英特尔举办“ON技术创新峰会”,定位为AI PC的酷睿Ultra处理器、AI计算芯片Gaudi2和Gaudi3、第五代至强处理器、先进制程工艺以及先进封装技术进展逐一公开亮相。8月28日,英特尔表示,将于明年推出的一款新数据中心芯片,每瓦特电能可处理的计算工作量将增加一倍以上,这是整个行业降低电力消耗努力的一部分。
面板
根据中芯国际披露的公开调研纪要:中芯国际预计 2023 年二季度营业收入和产能利用率会有所恢复,急单主要来自 28nm、40nm 的 12 英寸新产品,复苏的领域包括 DDIC、摄像头、LED 驱动芯片等。随着大尺寸液晶面板的持续涨价,相关产业链景气度已经逐步传递至 Driver IC 环节。考虑到以联咏、敦泰、瑞鼎为代表的 Driver IC 企业库存已经下降至相对合理的水位,Driver IC 的价格有进一步回升的可能性,并将带动相关产业链上游的晶圆制造、封装测试等环节稼动率持续上行。
从目前面板回升的情况来看,面板厂商的大尺寸产品已经能稳定盈利,而三季度又是面板旺季,若国内国外下半年出现消费共振,面板价格上涨有可能出现超预期的情况。从消费选择来看,国内消费主流尺寸是65寸,而国际出货的平均尺寸是48寸,国内LCD面板未来有大量的出海机会。另外,国内面板玻璃基板国产替代进度加速,国内已经跑出了玻璃基板龙头企业,盈利空间有望进一步打开。
WiFi、数字电视和显示驱动IC等消费领域需求出现短期复苏,电脑相关产品的需求也较上季温和回升。
  • 打卡等级:圆转纯熟
  • 打卡总天数:10
发表于 2023-11-9 23:40 | 显示全部楼层
消灭零回复。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打卡等级:已臻大成
  • 打卡总天数:424
发表于 2023-11-10 00:20 | 显示全部楼层
感谢分享!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打卡等级:已臻大成
  • 打卡总天数:562
发表于 2023-11-10 07:04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分享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打卡等级:已臻大成
  • 打卡总天数:478
发表于 2023-11-10 08:18 | 显示全部楼层
版区有您更精彩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文字版|手机版|小黑屋|RSS|举报不良信息|精睿论坛 ( 鄂ICP备07005250号-1 )|网站地图

GMT+8, 2025-9-15 01:40 , Processed in 0.265009 second(s), 5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