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75|回复: 0

血亏超50亿也要卖,北京现代是如何被市场抛弃的?

[复制链接]
  • 打卡等级:已臻大成
  • 打卡总天数:411
发表于 2023-11-3 04:1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查看更多内容,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51君和北京现代最近的一次接触是在成都车展上的伊兰特N这款性能车,再上一次接触,是北京现代沐飒这款新车。
1.jpg


从产品线更新来看,其实北京现代并没有想象中那般落败,甚至还保持着一定的更新频率。不仅如此,在9月份时现代汽车还对外表示为了应对中国新能源市场的挑战,现代汽车集团将采取与中国本土企业开放合作的战略。
虽说现代的种种表现仍显示对中国市场的重视,但现实的打脸却也来得很快。根据北京产权交易所公告显示,北京现代重庆工厂第一次挂牌出让失败,现降价11亿元,二次挂牌,挂牌价不及当初造价的一半!
2.jpg


种种迹象表明,北京现代正在快速被中国市场抛弃,甚至北京现代也不得不以大降价的方式抛售手头资产,快速回血。为什么会造成如今局面呢?本文51君带各位了解北京现代近些年在中国市场的遭遇。
众所周知,北京现代曾经无限辉煌过,2013年至2016年的4年时间里,年产销连续破百万,一时风头无两。甚至北京现代用63个月实现从0到100万辆的产销成绩,是国内用时最短的合资品牌。
但后来事情想必大家也略知一二,2017年,北京现代销量滑落至78.5万辆,甚至不及2012年(85.9万辆)表现,此后更是连续多年下跌,直到2022年,年销量仅剩25万辆,不及巅峰的1/3。
可以说,北京现代创造了合资品牌的最快增长记录,但下跌速度,同样遥遥领先。
3.jpg


再说本文主角,北京现代重庆工厂。这是2017年时耗资77亿元建立的北京现代最新工厂。在当时的工厂落成仪式上,出席领导包括但不限于当时的中共重庆市委副书记张国清,中共重庆市常委陈绿平,北汽集团党委书记徐和谊... ...
众多领导的出席足以看出,北京汽车、重庆市政府对这座工厂的重视程度。当时徐总表示:“新落成的重庆工厂,将成为北京现代进一步优化产业布局和拓展市场空间的重要战略基地。”
4.jpg


但理想是丰满的,现实却相当骨感,因为2017年正是北京现代的分水岭,年销量从巅峰的114万辆,跌至78.5万辆。
按照北京现代原本计划,随着重庆工厂的投入使用,在国内5座工厂的总产能将达到165万辆!但根据当年销量来看,根本连一半产能都没有发挥出来,这座新工厂,建了等于白建,建了个寂寞。
5.jpg


在之后的2018年,北京现代销量达到79万辆,略有回暖,可到了2019年进一步滑落至66.2万辆。随着疫情到来,北京现代又实现销量三连跌,2020年44.6万辆,2021年36万辆,2022年25万辆。
疫情三年,北京现代成功把自己从一个主流品牌,跌至三线边缘品牌。如今当网友谈及可能退出中国市场的品牌时,北京现代必有一席。
原本北京现代寄望多座工厂大展宏图,但随着市场的节节溃败,原本的发展重器,也瞬间成了砒霜,于是乎北京现代开启了资产抛售之路。
6.jpg


2021年,北京现代位于北京的1号工厂被率先出卖,接盘的是理想汽车。之后两年想必大家也清楚,所有车企都不好过,北京现代也选择在这个时候蛰伏。
直到2023年6月的时候,现代汽车CEO张在勋在谈及中国战略时明确表示将关闭一家工厂,出售两家工厂。
7.jpg


很快,在8月11日的时候,北京现代重庆工厂就出现在了北京产权交易所的公告上,当时的转让底价36.8亿元,这大约是当初造价的一半,可直到截止日期,也并未有人接盘。
于是在9月27日,北京现代二次挂牌,价格下调11亿元,报价25.8亿元。此时报价,仅当年造价的1/3。血亏51.2亿元都没人要?
从张在勋的策略来看,显然是要放弃在中国市场崛起的可能,仅维持现有基盘。但不得不说,如今市场对北京现代的反应,也是相当冷淡。如今第一次工厂的售卖都如此不顺,下一座工厂的交易,不得赔掉底裤?
那么究竟是为什么,让现代赔掉底裤也要抛售资产从中国市场撤离?这和此前起亚中国杨洪海所说“等新势力烧死在进来接盘”的局面可不太像,毕竟这时候撤走,等坑位被填补,很有可能就再也会不来了。
8.jpg


那么这么多匪夷所思的事情背后,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的呢?
不少相关人士向51君透露,韩方在中国市场的决策方面,太霸道了,丝毫不尊重中方人员对于品牌的经营,基本事事都由韩方说了算。
该说法从一些第三方的报道中也能窥见端倪,之前现代汽车一直与韩国汽车供应链企业摩比斯保持同舟共济关系。而在北京现代因销量不佳利润大幅下滑的时候,摩比斯仍坚持不降价,不帮助这一合资公司渡过难关。
9.jpg


正式因为这一情况促使北汽集团成立海纳川供应链企业,才止住了“韩肥中瘦”的局面。
不少人谈及北京现代在中国市场的失利,总是归结于产品竞争力不足,国际关系等等因素,但在51君看来,最重要的因素还是在于缺乏对中国这个全球最大单一市场的敬意。
2022年现代汽车全球总销量684万辆,全球车企排名第三,他们有资格骄傲。但全球市场中的现代汽车真就一帆风顺了吗?像是面美国的打压,中国新能源的声名鹊起,该如何应对?说不定北京现代的经历会在其全球市场上再度上演呢?
10.jpg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文字版|手机版|小黑屋|RSS|举报不良信息|精睿论坛 ( 鄂ICP备07005250号-1 )|网站地图

GMT+8, 2025-9-14 18:39 , Processed in 0.172622 second(s), 8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