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15|回复: 1

“中国天眼”新发现76颗偶发脉冲星,包括一批最暗弱天体

[复制链接]
  • 打卡等级:已臻大成
  • 打卡总天数:411
发表于 2023-10-24 01:56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查看更多内容,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IT之家 10 月 2 日消息,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宣布,该台韩金林研究员领导的“王绶琯巡天突击队”利用 500 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IT之家注:被誉为“中国天眼”)最近有了新发现。
1.jpg


“中国天眼”在“银道面脉冲星快照巡天”中新发现了 76 颗偶发脉冲星,当中包括人类目前已知的脉冲星中最暗弱的一批天体。这批暗弱天体仅在少数旋转周期中偶然辐射脉冲,国际上称之为“旋转射电暂现源(RAAT)”。
2.jpg


▲ 图源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下同
据介绍,该突击队利用“中国天眼”对国际上已知的 59 颗旋转射电暂现源进行高灵敏度观测,最终确认其为偶发脉冲星。这些新发现以及相关研究成果论文已在今日以封面论文形式在中国天文学国际学术期刊《天文和天体物理学研究》(RAA)上发表
3.jpg


韩金林研究员表示,此项研究对理解银河系中恒星死亡后的致密残骸及其辐射特征具有重要意义
早先发现的 RRAT 显得非常特殊,不像大多数脉冲星那样持续辐射脉冲,一般都是很多周期偶然发射一个脉冲,因此很难在正常的脉冲星搜寻体系里捕捉到,需要从高灵敏度望远镜观测数据中进行一个脉冲的检测,检测到几个脉冲之后挖掘出公共周期。
4.jpg


IT之家此前报道,我国科研团队于 8 月中旬利用“中国天眼”FAST 探测到脉冲星辐射新形态:从一颗脉冲星原本被认为“熄灭”的状态中探测到一批极其微弱的窄脉冲。相关成果已于 8 月 18 日在国际学术期刊《自然天文学》发表。
5.jpg


当前,“中国天眼”已进入成果爆发期,今年以来发布多个重要成果,包括发现轨道周期仅为 53 分钟的脉冲星双星系统、探测到纳赫兹引力波存在的关键性证据等,继续保持了我国在低频射电天文学方面的国际领先地位。
截至今年 7 月下旬,我国自主建造的世界最大最灵敏的单口径射电望远镜 ——500 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FAST),已经发现了 800 多颗新脉冲星,这一数字是国际上同一时期所有其他望远镜发现脉冲星总数的 3 倍以上。
  • 打卡等级:初窥堂奥
  • 打卡总天数:15
发表于 2023-10-24 10:37 | 显示全部楼层
“中国天眼”已进入成果爆发期,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文字版|手机版|小黑屋|RSS|举报不良信息|精睿论坛 ( 鄂ICP备07005250号-1 )|网站地图

GMT+8, 2025-9-14 15:26 , Processed in 0.220926 second(s), 7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