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93|回复: 0

华为和小米从起诉到合作,背后的意义是什么?

[复制链接]
  • 打卡等级:已臻大成
  • 打卡总天数:411
发表于 2023-10-5 03:5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查看更多内容,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1.jpg


昨日(9月13日),华为和小米宣布达成全球专利交叉许可协议,该协议覆盖了包括5G在内的通信技术。
华为知识产权部部长樊志勇表示:“华为很高兴与小米公司达成许可。这份许可协议再次体现了行业对华为在通信标准领域所做贡献的认可,也让我们得以加强未来移动通信技术的研究投入。”
小米集团战略合作部总经理徐然表示:“我们很高兴与华为达成专利交叉许可协议,这充分体现了双方对彼此知识产权的认可和尊重。小米将一如既往地秉持小米知识产权价值观,尊重知识产权,寻求共赢、长期可持续的知识产权伙伴关系,以知识产权推进技术普惠,让科技惠及更广泛人群。”
从年初的起诉,到现如今的合作,这个过程中两家公司都进行了怎样的博弈?
余承东曾经有过这样的吐槽:“在很多行业,尤其中国的一些企业,他们在抄袭我们的设计。包括我们的一些专利,大家用了也不给我们付专利费,直接用,然后还讲成是他们自己的专利,甚至有些东西是直接抄。”
2023年1月17日华为起诉小米专利侵权立案,消息一经公布,业界一片哗然,作为国内两家名声在外的科技巨头企业,任何摩擦碰撞可能都会在市场上掀起不小的波澜。
5月,小米做出反击,小米对华为一项专利发起无效宣告请求,该专利名称为 " 一种获取全景图像的方法及终端 "。
7 月,小米又对华为另一项名为 " 一种锁屏方法及移动终端 "的专利发起了无效宣告请求。
9月1日,国家知识产权局宣告 " 维持专利权有效 ",也就是说小米仍要向华为交专利费,但小米可以在3个月内向北京知识产权法院起诉。
显然,小米没有选择起诉这条路,而是在短短十几天之后便与华为达成合作。
为什么华为要在年初选择起诉小米呢?
真的是像网上的大多数人揶揄的就是在乎那点专利费吗?
有业内分析师指出,2019年到2021年,华为的专利费收入大约为12到13亿美元之间,比起动辄上千亿的研发费用来说,只是九牛一毛。
2022年4月华为公布了《专利许可业务汇报》,其中指出,以前华为的知识产权是为了自我防卫,现在拥有了一定的话语权后,要构建合理的价格基准。让产业界公平合理地使用华为的专利技术,在获得适当的研发回报的同时,也有利于华为在国际社会奠定创新者形象。华为使用了别人的专利,也要合理付费,这样就在全世界建立起了有利于创新的知识产权价值观和土壤。
联系到oppo和vivo在欧洲市场的遭遇,目前这个阶段,更加合理地使用自有知识产权,更加巧妙应对海外相关企业的制约,才是重中之重。
我国经济已经走上产业升级的快车道,专利和知识产权保护的重要性也在不断提升,尤其是在拓展海外市场的过程中,专利和知识产权保护更是绕不过去的一环。
比起眼前的利益,华为应当是有着“共同应对海外风险”的规划,这一点在原本稳赢的官司最终转化为双方合作的这件事上,就能得出相应的结论。
华为和小米达成全球专利交叉许可协议具有多重积极意义,这对两家公司以及整个行业都有一定的影响:
降低专利侵权风险:通过许可协议,华为和小米可以相互访问对方的专利组合,避免了潜在的专利侵权诉讼。这有助于降低了法律纠纷的风险,节省了双方的时间和资源,使双方能够更专注于创新和产品开发。
加强技术合作:这种协议通常包括技术合作方面的条款,允许双方在某些领域分享技术和知识。这可以加快新技术的研发和商业化进程,提高产品的竞争力。
推动产业创新:华为和小米之间的合作可以推动整个中国手机产业的创新。这种合作有助于在5G、人工智能、物联网等领域取得更多突破,加速技术进步。
扩大市场份额:通过交叉许可协议,华为和小米可以更好地集中精力进攻国际市场,在全球范围内扩大市场份额。
降低专利许可成本:双方可以在交叉许可协议中建立相互受益的商业条款,这有助于减少开发成本,提高盈利能力。
综上所述,华为和小米达成全球专利交叉许可协议有助于促进技术创新、降低风险、扩大市场份额,对这两家公司和整个行业都有积极的影响,这也是一种在竞争激烈的市场环境下,通过合作来实现双赢的策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文字版|手机版|小黑屋|RSS|举报不良信息|精睿论坛 ( 鄂ICP备07005250号-1 )|网站地图

GMT+8, 2025-9-14 06:54 , Processed in 0.138300 second(s), 8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